APP下载

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中对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的意义

2020-08-20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肺门纵膈误诊率

朱 峰,于 晶(通讯作者)

(1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800)

(2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1800)

肺部肿瘤发病率可随着生活习惯改变、空气污染问题加重,呈上升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漏诊[1],为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还需注重放射技术检查,目前常用的放射技术为CT、X线检查,其均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快速、性价比高等特点[2]。而本文进一步探索放射技术优势以及在肺部肿瘤诊断中作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91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8月20日期间收治。患者性别:男性59例,女性3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2.58±4.36)岁。入选标准:(1)患者存在呼吸急促、胸腔积液、剧烈突发性发热、咯血、胸部疼痛等症状;(2)患者能够表达内心感受,遵医行为较好。

1.2 方法

检查方式:本次使用的X线机为柯达公司生产的800毫安诊断仪,仪器参数设置为:10mAs、110kV,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面,主要对患者胸部进行正位拍摄。

CT扫描仪选择日本东芝公司提供的64排扫描仪,主要对患者肺窗、纵膈窗进行平面扫查,参数范围:螺距设置:5.5;图像层厚设置:7mm;扫描层厚:3mm;管电流:55mAs;管电压:120kV;矩阵512×512;准直器宽度2.5mm×4;FOV(视野)380mm。扫描前,嘱咐患者屏气,确保扫描层面在扫描过程中不会移动,保证在患者最大吸气末屏气,以免影响测量效果。随后在粗大的静脉内建立留置针通道,连接MEO-RAD自动高压注射液,注射40ml优维显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保持每秒4mlSuunto,并对肿块最大径层面进行PERFUSION系列扫描,在患者屏气曝光的同时注射对比剂,并将扫描参数调整为:间隔0.5s,球管旋转时间0.5s,FOV250mm,矩阵512×512,重组层厚10mm,层厚5mm,准直器宽度2.5mm×4;管电压:120kV;管电流:110mAs,总扫描时间为30s,共扫30层,随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动态增强图像分析,再以每秒2.5ml注射速度,追加60ml对比剂,增强扫描整个胸部。

确诊: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活检工作,必要时结合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

1.3 观察指标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在肿瘤位置分辨、疾病类型判断准确率以及诊断价值(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误诊率)。

分析疾病各类型的CT和X线影像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当统计值为P<0.05时,即说明相关数值存在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正确率

91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经确诊的有80例,其中18例为转移型肺癌,20例为中央型肺癌,20例为周围型肺癌,22例为肺错构瘤,放射技术诊断正确率为95.00%(76/80)。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在疾病类型判断中准确率[n(%)]

2.2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在肿瘤位置分辨中准确率

80例确诊的患者中,5例双肺病变,38例左肺病变,37例右肺病变,放射技术诊断在肿瘤位置分辨中正确率为95.00%(76/80)。如表2所示。

表2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在肿瘤位置分辨中准确率[n(%)]

2.3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价值

放射技术的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9.09%。如表3所示。

表3 分析放射技术诊断价值

2.4 疾病各类型的CT和X线影像特征

转移型肺癌:CT表现:肿瘤密度小,局部结节呈栗粒状,形态规则,肿块边缘光滑;X线:局部结节会出现空洞与钙化,有血行转移,肺野显著,两肺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结节。

周围型肺癌:CT表现: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肿块呈中强化,肿块边缘不齐,位于左上肺后段,呈分叶征,远端可见短毛刺;X线表现:左上肺可见肿块与肺纹理重叠,左下肺内部结构较为模糊,肿块清晰,二者间可产生间隙形成“轮廓征”。

中央型肺癌:CT表现:肿块可形成胸膜凹陷征,肿块边缘见短毛刺,右下肺门增大,肿块位置明显;X线表现:纵膈向右出现轻度偏离,右肺门增大,边缘多呈S型,右上肺出现大片密集阴影。

肺错构瘤:CT表现:肿瘤内可见砂粒状样钙化影,结节状病灶清晰,主要位于支气管口与纵膈间隙;X线表现:边缘光滑、整齐,无分叶及毛刺,肺门出现密集的图形影像。

3 讨论

肺部肿瘤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属于肿瘤常见类型,具有病发率高、预后差、难治愈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降低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为此还需尽早发现、诊断、治疗[3]。

对于肺部肿瘤目前常运用X线、CT等放射技术检查,其中X线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性价比高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密度、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局部组织受侵情况,且通过冠状面扫描,可很好显示肺段以上支气管阻塞、狭窄情况,更好显示大支气管的全貌,但单方面使用,对胸壁受侵、胸膜受侵以及某些团块、结节显像较为局限,因此不可作为单方面诊断依据[4];胸部CT检查是目前检查纵膈疾病、肺门等疾病常用方式,能够显示某些普通X线难以扫描到的部位,且没有影像重叠,可提供胸部横断面图像。本次受检者为疑似肺部肿瘤者,可因为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比如纵膈组织之间可存在肺门、脂肪间隔等复杂结构,容易出现误诊,增加诊断难度性,而CT检查能够完整显示大血管和肺门转移淋巴结部位、纵膈淋巴结部位的关系,清楚显示纵膈内各种组织和肿大的淋巴结,更好判定远处有无转移,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通过联合CT、X线检查等放射技术,能够达到相互弥补作用,对病灶组织进行矢状面、多平面重建,更早确定病变位置,更好判断肿瘤分型,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科学依据[5]。在本次结果中,放射技术诊断正确率为95.00%(76/80),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9.09%,由此说明,放射技术能够更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位置,不仅能够为疾病判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还可降低误诊率。而达到此项疗效的原因为CT能够反映结节某个层面的真实情况,了解病变性状、位置、大小,更好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联合X线检查,能够降低误诊率。

总而言之,放射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尽早确定病变形态、位置、大小、性状,用于肺部肿瘤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门纵膈误诊率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