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心脏磁共振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8-20陈明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心肌病磁共振左室

陈明煜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1999)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非缺血性的心肌病,此病症,临床表现为心肌功能失调,导致心室扩大,降低了心室的收缩功能,从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与生命均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尽早对其开展诊治,非常关键。目前,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进步,扩张型心肌病采用3.0T心脏磁共振技术诊断,在检查中,通过了解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解剖功能等异常情况,有效了解病变情况与范围,进而提高诊断效果[2]。本次探究了扩张型心肌病中3.0T心脏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8年1月—2020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研究,前者定为观察组,后者定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28~59岁,年龄值(44.25±6.35)岁;病程11~59天,平均(35.24±11.05)年;本组患者,均以气促、胸闷为临床表现,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扩大,左室壁出现弥漫性运动减弱。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6~58岁,年龄值(43.01±5.24)岁;此组患者,检查前无气促、胸闷等症状,体格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也无心血管病史。统计处理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无检查禁忌证者;心率每分钟低于100次者;无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研究前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1.2 方法

参与者均开展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即选用检查仪器(3.0T心脏核磁共振仪)与自动压力注射器。在检查前,详细向患者说明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消除心理压力,指导呼气末屏气方法,叮嘱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连接好心电图,检查心率,最后做好压力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扫描方法如下:

心脏扫描以B-TEE序列为主,M2D模式,偏转角为50°,层数20,层厚10mm,FOV450m,胸前心电门控为NO,扫描时间13s。定位扫描左室短轴、四腔心长轴位、左心室二腔长轴。

心肌灌注扫描:左室短轴位,扫描线需要保持与室间隔垂直,扫描序列DYN-sTFE-3sl,应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以4ml/s的速度注射,之后注射氯化钠(0.9%),进行MS扫描模式,FFE扫描技术,以单次激发为主,TFE因子:47,Shim:default;SENSE因子:2,偏转角为20度,TR/TE:2.3/1.12ms,层厚为10mm,层数为3层,层间蹑为10mm,FOV:350×350mm,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时间1分钟。

心脏电影技术: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参数TR为50ms,TE为1.7ms,翻转角为70度,视野:340×360mm,收集短阵256×192,左室短轴保持8mm层厚,收集7层数据[3]。

1.3 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同时对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诊断进行分析。

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EF、LAEDV、LAESV。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比

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其它左心功能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指标比

2.2 3.0T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

观察患者,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现象,以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为主要表现。其中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36.5±15.4)%明显高于心脏磁共振技术(23.6±5.7)%,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延迟强化现象,以左室心外膜中层及下层出现心肌片状强化现象为主,且多数扩心病纤维化患者,出现肌壁间弥漫性分布,好发部位为中间部间隔与基底部,且当患者出现心肌纤维化时,还会增加心肌灌注。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常见的一种心肌病,多因心腔扩大、心室功能减弱所致,在显微镜检下,可以发现心肌细胞出现不规律的肥大与凋亡,且间质与血管出现纤维化[4]。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地引起进展性的心脏衰竭与心脏猝死,预后不佳,且5年死亡率可达20%,因此,尽早诊治扩张型心肌病,对提高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

目前,临床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多采用超声心动图,其具有简单、经济、快速等优点,可以对全心结构、功能等进行判断,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易受声窗的限制,故降低检查准确性。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大力发展,3.0T心脏磁共振技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中,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下,可有效提高检查诊断准确率,属于目前心脏功能参数检查的金标准[6]。此外,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有多序列、多参数的特点,一次扫描后,即获得心室、心房等实际情况,了解心脏功能与结构,及时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诊断,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7]。另外,3.0T心脏磁共振技术通过应用电影技术,可以了解左室壁分段标准,对扩心病患者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及时了解预后情况。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多发生于基底部或是左心室中间部,呈现弥漫性分布,此现象的出现,可以因以上两个部位细胞数量较多,血运丰富,从而增加病毒感染几率[8]。且本次研究发现,心肌纤维化与心肌灌注成正比,由此可知,扩张型心肌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微血管功能会出现异常现象,从而降低血流储备,故增加心肌灌注。

综上所述,在扩张型心肌病检查诊断中,3.0T心脏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形态、程度、心功能、部位、心肌灌注等情况,结合各序列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提高扩张型心肌病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肌病磁共振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