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与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对比研究

2020-08-20姚雪侠魏相磊武玉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灵敏度颈动脉斑块

鲍 东,姚雪侠,魏相磊,武玉丽

(1临沂市中心医院 山东 临沂 276400)

(2莒南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600)

颈动脉硬化是可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原因引发的脑血管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颈动脉斑块极有可能破裂而导致血栓形成,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进行评价是决定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1-2]。临床目前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方法通常选用超声(US)方法,其效果得到广大临床研究者认可[3]。而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成为患者新的诊断选择,有研究报道该方法对斑块易损性的评价价值高于US[4]。为实际验证该结论,本研究以我院行常规体检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为例开展实验,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对比并探索更具评价价值的诊断方法,现有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资料

前瞻性采集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我院行常规体检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的88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37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2.19±7.80)岁。患者行剥离手术共剥离96个斑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45个,稳定斑块51个。

1.2 评价方法

本组患者分别行HR-VWI与US检查,HR-VWI检查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序列及参数设置:三维时间飞跃序列,TR:18.0ms,TE:3.3ms,矩阵:320×256,层厚:1.0mm,激励次数:1次,观察野:16cm×16cm,扫描时间:3min 7s。横断面双反转恢复加脂肪抑制T2WI,TR:870.0ms,TE:14.0ms,矩阵:256×256,层厚:2.0mm,激励次数:3次,观察野:16cm×16cm,扫描时间:7min 43s。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T2WI,TR:3500.0ms,TE:72.0ms,矩阵:256×256,层厚:2.0mm,激励次数:4次,观察野:16cm×16cm,扫描时间:16min5s。

US检查使用西门子2000超声诊断仪,使用L9-3型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9MHz,指导患者维持仰卧,头部仰伸,叮嘱患者放松肩颈以暴露颈部,头部朝被检侧对侧偏向,按双侧颈总动脉主干及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对患者斑块进行观察。

由两名高资历、职称的超声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患者HR-VWI与US检查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斑块厚度、管腔面积、沿外膜外缘描画的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等数据判断颈动脉斑块类型,最终统计结果,若结果不一双方协商直至结果统一。

1.3 研究指标

分析患者行MR-VWI及US检查的结果,统计其对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价效能,其中易损斑块定义为阳性,稳定斑块定义为阴性,灵敏度=真阳性斑块数/(假阴性斑块数+真阳性斑块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斑块数/(假阳性斑块数+真阴性斑块数)×100%;准确率=(真阳性斑块数+真阴性斑块数)/总斑块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计数单位(评价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录入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分析,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VWI对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价效能

MR-VWI评价96个颈动脉斑块,其中阳性44个,阴性52个,即易损斑块44个,稳定斑块30个,评价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98.04%,准确率为96.88%,MR-VWI评价结果对比病理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MR-VWI对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价效能(n)

2.2 US对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价效能

US评价96个颈动脉斑块,其中阳性38个,阴性47个,即易损斑块38个,稳定斑块47个,评价灵敏度为84.44%,特异度为92.16%,准确率为88.54%,US评价结果对比病理检查结果见表2。

表2 US对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价效能(n)

2.3 两种方法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

MR-VWI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US,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随着近年医学技术发展,临床研究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渐完善,其认识到斑块易损性才是影响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5]。当前主要评价斑块易损性的方法是采用US检查,其可以清晰观察斑块表面形态、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超声设备多样,不同分辨率的探头往往会影响对斑块内部成分的判断[6]。

为此,本研究提出采用MR-VWI负荷评价,其是近年推行的新型影像学评价方法,对软组织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可通过不同序列信号鉴别脂质核心、斑块内出血或钙化,同时还可通过注射对比剂,掌握纤帽厚度、连续性及表面溃疡发展情况,相比US,MR-VWI 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斑块构成信息,为临床预测不良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7-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MR-VWI评价96个颈动脉斑块,其中阳性44个,阴性52个,评价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98.04%,准确率为96.88%;US评价96个颈动脉斑块,其中阳性38个,阴性47个,评价灵敏度为84.44%,特异度为92.16%,准确率为88.54%,提示HR-VWI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的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HR-VWI相比常规超声可更为准确地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临床可借此更具前瞻性地制定后续诊疗计划。

猜你喜欢

灵敏度颈动脉斑块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