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艺社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2020-08-19王秀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8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社团

[摘           要]  基于大学生茶艺社团的指导实践,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需求,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讨茶艺社团活动在大学生人文素养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借助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德育内涵进行相关实践研究,提出茶艺社团实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生;人文素养;茶艺社团活动;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064-02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兼具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支主力军,借助它的自发性等特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我校茶艺社团是学生自发组成,大家因为共同的茶艺爱好而设立,经过多年的沉淀,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学生搭建起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该社团以茶文化为载体,通过茶艺课堂、各种茶事活动,将美育思想、德育内涵、礼仪修养、处世哲理、人际交往、文化自信等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

一、茶艺社团活动中的人文素养元素及其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校茶艺社团活动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元素,这些元素可以陶冶学生个人情操、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提升道德情操,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和之道,协调人际关系

“中和”为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茶性平和,饮茶之人在饮茶时享受的是一种轻松、平和的氛围。茶艺活动中,将“和”“敬”“融”等思想融入其中,在饮茶中沟通思想,要求学生做到和诚处世、尊人敬人、增进团结、和谐相处。如,以“和”为主题的无我茶会,核心理念为茶树生长是茶与自然“和谐”的过程,茶叶加工是生化“和谐”的过程,茶叶品饮是人体健康“和谐”的过程,天下茶人是“和平”的使者,客来敬茶是“和睦”的行为。“和”是茶文化的核心,可以帮助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

(二)自然之性,陶冶个人情操

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自然是道家最尊崇的哲学层次,一切万物皆应效法自然,并从中汲取规律适应自然。在茶文化中,饮茶是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从茶汤的品味中感受到大地山川等自然之物的奇妙,从饮茶中体味不断微妙变化的真味、真香、真气,从而领悟自然之真谛,享受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精神感受。这种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与内化,可以将茶道精神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运用到自身修养中,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

(三)清雅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茶之清雅,既有茶人高洁的品性,又有茶的高雅。学生在茶艺活动组织中,要做到环境雅、茶具雅、茶客雅、饮茶方式雅,无雅则无文化,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雅致的一方茶室,古朴的琴声,悠悠的茶香,鲜醇的茶汤,烘托出了一种仿佛置身松涛、田园、高山、流水……意境中,空灵与美的契合。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潜移默化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茶艺之美中提升自己。

(四)明伦之礼,净化社会风气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这是东方大国特有的風水滋润出的传统美德。茶艺主张以礼待人,奉献爱心,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以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助于团队合作的开展。学生在规范茶礼的约束下,开展各种茶事活动,分工合作,养成了和谐美感和团队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校风。

二、茶艺社团活动中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途径

鉴于茶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途径,将茶艺社团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如下:

(一)健全社团的管理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团管理保障体系,是茶艺社团长久发展的基础。学校团委要加强对社团的管理与监控,正确引导社团开展活动,注重师资的保障。茶文化中人文素养内涵的挖掘,需要茶艺专业教师的参与与指导。选配专业素养好、责任心强的教师非常重要。要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考核,同时要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惩,确保教师指导力度与质量。

(二)构建科学的社团课程体系

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是完善育人体系、提升社团活动的育人质量而进行的改革和创新[2]。我校茶艺社团在遵循社团基本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将茶文化中的人文知识分模块、有计划、分步骤地融入社团活动中,提升社团的人文氛围和专业性,促进社团的长久发展。

社团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开发社团校本教材,编订《茶艺活页教材》,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二是认真制订课程计划,做好学生和指导老师的双重反思。社团课程实施方面如下:

一是定期组织讲座,如茶艺社围绕大学生人文素养需求,开设茶文化导读讲座。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找寻最起初的原点,梳理脉络,领会精髓,才能体味祖先的文明和智慧,感知悠久的历史,从而保持崇敬和信仰[3]。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国家,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二是开展阶段性茶艺考核或比赛,如以“师德”为主题的创新茶艺考核或比赛,让师范学生挖掘茶文化中的师德相关元素,创作作品。三是以推荐书目的方式辅助课程建设。加强课外阅读渗透,将茶事艺文的知识融入学生所学专业中,引导学生寻求专业与茶的结合点,拓宽学生人文视野。

(三)組织人文精神的主题活动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既有丰富的儒释道文化内涵,又有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等,是哲学、自然、人文的结合。我们在组织社团活动时,要深度挖掘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将其提炼升华为活动主题。如,唐代陆羽强调的“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崇尚的“致清导和”;福建茶人张天福老先生提出的中国茶礼“俭、清、和、静”;茶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总结的中国茶德精神“廉、美、和、敬”。精、俭、清、廉、和、美、静、敬……这些思想是茶人们从不同视角归纳总结的茶道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精神补充。将这些具有人文精神的茶道精神注入社团活动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修身养性、锤炼心性,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四)提高社团人文内涵吸引力

社团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4]。茶艺社团开设的意义在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其人文素养。为实现这个目的,社团必须从活动的内容、开展形式等方面提高自身人文内涵的吸引力。

在社团活动内容方面,一是茶文化内容要体现时代气息,加入现代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茶事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参与的激情与愿望。社团活动开展方面,一是常规活动:定期组织迎新、节日等主题茶会。如夏日夜晚的“校园星光茶会”,星光璀璨的夜空下,学生们在天地之间设起自己的茶席,分享独一无二的茶汤,体验人在草木中的独特况味。二是品牌活动:社团建设要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将茶艺的高雅文化引入社团活动中,营造高雅文化校园氛围,形成自己的品牌活动。又如,为专业插上茶文化的翅膀,让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如,开展“礼敬优秀文化,演绎经典阅读,绽放社团魅力”茶文化教学微课大赛,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书籍的认识,提升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三是社团活动要有创新性:首先活动内容要新颖,其次活动开展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泥于一格。

(五)搭建校外合作与交流平台

人文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应该是在社会中不断成长的动态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5]。只有深入一线,亲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茶文化的内涵。为此,我校茶艺社借助福州本地各种资源,为学生搭建起校外实践、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实践中触动学生的心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社区共建,爱心服务社会。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学校“四点钟服务”不仅为社区带去了温暖,更是搭建了弘扬传统茶文化的平台。如,组织学生到学校共建社区表演茶艺,以“敬茶”方式,为长者送去浓浓的“孝”意。二是学校共建,传承传统文化。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我校茶艺社团积极与共建学校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播中国茶道精神。三是行业牵手,拓宽专业视野。行业协会是行业从业者、行业产业及行业文化者的学习交流平台,是行业发展的标杆。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可促进专业的发展。福建省茶艺师协会致力于研习传统茶艺,弘扬中华茶文化建设及茶产业发展。学生积极参与福建省茶艺师协会举办的各种茶会等系列活动,拓展人文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四是以赛促练,搭建赛事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茶艺比赛,竞赛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如,组织学生参加201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9名,我校也荣获“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称号。五是茶区游学,创新学习方式。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游学既可以体验当地的茶俗文化,又能体会茶农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兰芬.高校茶艺社团建设路径探析[J].思考·探索,2017 (2):263-264.

[2][3]曹娟.高校大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问题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s2):30-31.

[4]张万杰,彭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0):47-48.

[5]黄英.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8(11):141-143.

编辑 司 楠

①本文系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课题“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能力为导向的茶艺社团实践研究”(FY18BO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秀英(1981—),女,中共党员,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茶文化与立德树人研究。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社团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Cup of Tea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