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五嵌”课程建设模式在高职“课程育人”中的构建与运用
2020-08-19黄宇
[摘 要] 中共中央明確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于“三全育人”的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旨在通过探索课程思政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落实、如何运行。在二级学院推行“三融五嵌”工程,建设“德业融合”特色鲜明的“课程育人”体系构建研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066-02
“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平台,更是引领自身理想信念建立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自身信念的培养十分重要。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育人体系,对高职院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供了有效经验,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基础。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达到课程教学与综合素质的同样高度。所以,对课程思政的把握不仅仅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开发,更重要的是要把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并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的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特点为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比较重视,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本科学生的深入。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和自律能力欠缺,如果单纯只在思政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政育人教育,育人效果将受到影响。
三、“德业融合”课程思政一体化框架搭建
为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必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进行构建,必须从整体入手,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出发,对专业育人模式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德业融合”的构建思路
在构建思路上,坚持“德智并进”,发挥思政课程育人职责,根据“德业融合”,德育与专业课程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思路,制订“专业教学、德育工作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能力的要求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主要在专业课、实践课中获得,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专业教学体系设计时,注重与人文素养德育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因材施教、能力本位,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德业融合”的课程思政一体化框架搭建。
(二)推行“三融五嵌”工程,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育人”生态系统
“三融”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工匠精神。
“五嵌”是在课堂教学五个关键要素——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
1.“三融”工程的运行
以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运行管理、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将德育目标摆在首位,融入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让课程育人目标更加鲜明。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学生的岗位能力为设计思路,以职业岗位作为培养目标,围绕所需的岗位能力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能力侧重更突出、培养目的更明确,职业岗位能力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职业态度的德育要求以及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反映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符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力度大、工学结合能力强的特点。
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上,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全面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建筑供配电课程为例,教学内容针对设计员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和任务,把建筑供电与照明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工作流程分为5个学习情境,理论和实践一体,突出专业知识与岗位工作相结合,融入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2.“五嵌”工程的实施
教师在课程育人中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传道受业解惑、教书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如何在课程育人过程中找到课堂知识与德育融通的契合点是课程育人的核心部分。因此,在课程育人元素的设计上,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合作,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专业学习、实践中提升自己,让思政思维深入学生的思想修养。
在教材的使用和设计方面,鼓励教师使用融入职业规范的教材,开发嵌入工匠精神的教案,掌握精益求精的课程教学流程,并在引企入教方面下大力度,对各专业进行市场调研,修订“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进行方面,举办“匠心育人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教学大纲评比、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评选优质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责任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共建嵌入企业文化的典型校企合作示范订单班“碧桂园腾安班”。在“课程育人”基地互动云平台上展示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录制视频材料,对典型案例进行信息化教学制作,展示典型校企共育示范班级的育人成果供师生随时学习研讨。
(三)形成“三融五嵌”课程建设模式
1.落实“三融五嵌”工程,推进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
重点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实现课程育人。难点是如何找到专业与思政的契合点,如何发现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必须创新方式,必须整合思政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队伍,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才能实现红色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多角度渗透。
2.持续改进的组织保障,是激发“课程思政”内生动力的前提
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德育目标》,修订了《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办法》《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工作办法》等育人制度,树立了主体责任意识,有效激发了课程思政的升级改造。
3.“三融五嵌”的课程育人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以开展“匠心育人系列比赛活动”,带动其他专业的课程育人模式协调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将“一体化育人”课程思政實施运行。
4.形成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联动长效机制
依托重点打造的给排水工程技术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一批系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项目,鼓励全系教师借鉴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劳动者和接班人”的工匠精神与精益求精职业素养。
(四)形成“三融五嵌”课程建设模式在运用中的创新特点和局限性
1.创新特点
“三融五嵌”课程建设模式是针对高职“课程育人”中的创新模式,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创新点在于探索运用了适合于专业课教学的新型课程育人教学模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2.局限性
此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在教师教授知识点的契合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能不能适应,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模式的选择还需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探索的空间还较大。
“三融五嵌”课程建设模式在高职“课程育人”中的构建和运用,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育人格局,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促进了思政和专业的有效结合,同时必将推动专业课程改革的进行,践行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孟君.“一二三四”课程建设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构建与运用[J].职教论坛,2013(6):80-82.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3]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市政府工程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编.《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编辑 司 楠
①基金项目:2018年校级“三全育人”项目“‘精于工,匠于心基于‘三创驱动的高职院校一体化育人模式探索”。
作者简介:黄宇(1982—),女,广西玉林人,硕士,讲师,工程师,就职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