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2020-08-19宫鲜静李靖张自力
宫鲜静 李靖 张自力
[摘 要] 目的:通过调查,探讨高职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并上升到理论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克服存在的思想问题,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责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高质量人才。方法:调查法、文献检索法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调查问卷材料,查找高职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结果:统计分析目前高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相对应的策略。结论: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会,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新特点,以人为本,不断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学生思想道德责任感,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020-02
一、研究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诸如依赖网络、缺乏学习兴趣,离婚率高导致的个别单亲家庭的子女性格孤僻、适应能力差、缺乏道德认知和责任感等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就当前现状而言,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较多的学习、交友、就业压力,个别学生还存在着网络依赖症,缺乏学习兴趣、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崇尚个人利益至上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疏导,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认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本项目组开展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调研。
(一)调查对象
选择我校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法,分课外活动和双休日时间段校园内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总计119份,收回115份。
(三)调查结果及统计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但是学生还没有广泛接触社会,人生阅历并不十分丰富,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也不深刻。根据调查結果分析,学生思想观念主要呈现出以下的变化趋势:
(一)道德理念和理想信念方面
部分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缺失,体现在价值取向上: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公平、公正、道义、效率等方面的时代意识感不是很强烈,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其价值取向只追求实用、追求享乐、追求安逸,不思进取、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感觉自己奋斗不如找个好靠山,不如有个好父母,攀龙附凤的风气日益增长,严重缺乏自我奋斗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二)道德价值观方面
目前高职生普遍存在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传统道德价值体系裂变的现状,对“集体”“奉献”“道义”“高尚”不够重视,相反他们却越来越关注和追求“个人”“索取”“利益”“世俗”等。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再是“到祖国边疆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到最享受最安逸的地方去”,放弃能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对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无动于衷,而是选择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等经济条件优越的地区,更不愿意到人才奇缺且最能发挥他们专业特长的西部和边疆地区去建功立业。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改革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转折时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和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运用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入手,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Organizational Learning)并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形式与政策、就业创业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简称思政课),遵循客观性的原则,揭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及其本质联系和规律;用发展的思想观念来揭示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特殊现象;在教育学生的课堂上把教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
根据思政课的教育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注意使研究情境与教育实际情况相符合,并根据教育实践综合考虑其中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把思政课理论教育应用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改良等实践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绵延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传统文化是跨越人类生存时空观念、承载中华民族精神载体、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爱党、爱国、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的高尚品质,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新时代的职责和历史的使命。
(五)加强公德教育,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适应新时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使他们具备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校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具有特定的内涵。因此,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应注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等方面的建设,加大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的力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观,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風貌。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加强价值取向引导,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培育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评价标准的体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各种价值标准取决于人类本身的价值信念、理想观念等。青年学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职业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使之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达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从高职生存在的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对策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使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观念,自强自立,奋发向上,勇于追求真理,拥有为振兴中华而学习,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奋斗目标,这将是我国高校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4-10.
[2]罗妤,黄平林,余先德.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54-56.
[3][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4]陈大兴,后现代理念下高等教育的知识追求与现实转向:基于利奥塔后现代知识观的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8).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