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08-19郭军帮
郭军帮
【摘 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回归真实的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让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充分彰显出思想品德课程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219-02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巧妙地将学生的实际生活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想品德课中,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程。
一、引入生活化事例,丰富思想品德课程
在將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到思想品德课中时,需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引入生活事例,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深入挖掘学生心灵上的感悟,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
如在讲授《爸爸、妈妈抚育我》这节内容时,可巧妙引入生活事例,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事例中得到感悟[1]。让学生回想一下爸爸妈妈做早饭、买菜、收拾房间时的情形,积极思考爸爸妈妈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学生说:“妈妈理菜的时候需要帮忙。”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做饭累了的时候,需要歇一歇。”这时,老师便可顺势引导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做这些的时候,需要你们明白他们的苦心,所以请把你们对爸爸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将生活事例融入到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课所涉及知识点的内涵,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实际生活中是怎么样关心自己的,以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在一些学生说父母对自己很好时,老师便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例:父母是如何对我好的呢?如生病的时候,父母日夜陪伴在我身边;下雨、下雪的时候,父母用自己宽厚的臂膀为我遮风挡雨等。通过一件件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些真挚的情感并不是老师能够讲明白的,而是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启发而感悟出来的。引入生活化事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真正受到教育,能为强化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老师可充分利用汶川地震中全国人民开展的赈灾活动进行教育,以真实的情感诱发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2]。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生活化策略时,老师还应该紧密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
如在讲授“学会竞争”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竞争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师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原有的跳绳成绩以及想要争取到的名次,再进行测试。当学生完成测试之后,老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比自己先前说的成绩好呢?为什么又不如自己先前说的成绩呢?”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有利于让学生真正明白爱拼才会赢的道理。
三、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面对自身讨厌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抵抗情绪较为明显。反之,若学生对事物感兴趣,则会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展开,如此既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科知识,又能让学生逐步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
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相应的生活化剧本,而后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促使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能切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生活化的游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游戏既是低年级学生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生活环境中,可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如在讲授《友爱残疾人》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的不容易,在内心深处学会尊重和帮助残疾人,教师可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并将其中一组学生的眼睛蒙上,让他们在教室中自由走动。这些蒙着眼睛的学生常常会被桌子和椅子磕碰到,而其他没有蒙住眼睛的学生却感觉到很好笑。这时老师便可以让另外一组学生扮演盲人,将眼睛蒙住,其余学生扮演跛脚的人,合作走完那段路。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再分别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学生会纷纷表示:“残疾人在生活中很不容易,而且心灵很脆弱,所以我们不应该嘲笑残疾人,而是应该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赋予他们一定的能量。”这样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评价,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教师需合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给予尊重,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教育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飞.渗入“生活世界” 深化道德教育——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7(5).
[2]边爱新.回归生活,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探索与思考[J].学苑教育,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