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0-08-19张孝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张孝梅

【摘 要】语文是初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33-02

在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的意义

大部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上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同时,传统的初中语文是比较枯燥的课程,在真正深入学习语文知识之前,都是在了解文字,而这又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从而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改善阅读课程的教学方式,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有助于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应试教育下,教师更加习惯占据主体地位,将课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去“复制粘贴”教师的想法。但是课堂的主体本应是学生。新课改实施以来,相关部门要求逐渐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课程的乐趣。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量不够

当前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阅读兴趣,还是一味地停留在应付考试上。这样的被动阅读导致学生对阅读有排斥心理,除了完成教师指定的阅读内容,学生在课外不能主动地拓展阅读,长此以往阅读量有限[1]。

(二)学生阅读浮于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自媒体等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热衷于网络新生事物,对经典书籍的兴趣不足。而网络出版物良莠不齐,初中生由于自身心智的局限性,对网络上的信息无法准确甄别,难以吸收到有价值的文化营养。

(三)学生个体差异性无法体现

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会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而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在教学中得以充分考虑,影响了教学效果。如讲解《乡愁》时,在面对“谈谈自己的乡愁”这一问题时,就会有不少本地学生由于没有离开过家乡而无法体会乡愁,而家在外地的孩子,面对这一问题反而会有所体会。

三、新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只解释重难点的字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主体地位归还给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学生潜力,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如在学习《雨巷》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各抒己见,达成一个统一的理解,然后派出一个代表发表组内见解,最后教师对这些理解进行评价,选出答案最全面的小组给予表扬。这样,对于取得成绩的小组,能够起到正激励的作用;而对于没有取得成绩的小组,可以促使他们下次更加努力,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寓教于乐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整天坐在座位上听课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可以利用初中生爱动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又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提高学习质量。如在学习《蜡烛》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理解文章内容。

(三)选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改的深入人心,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单一的成绩评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测评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如讲解练习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阅读之后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只要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成绩就一定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四)加强朗读训练

根据相关研究,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朗读训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明确朗读目的,有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训练。这里的差异化是指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对他们划分等级,着重训练水平较差的学生,帮助其取得进步。第三,教师要控制好朗读的时长,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也要注意朗读的时间,最好是早读或者学生有集体活动的时候;再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赏析佳句。

(五)注重课外阅读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会更有方向,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开始朝着那个方向努力。这时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喜好,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有着诸多的好处,如让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为写作积累素材以及开阔视野等,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初中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还不够成熟,对此,教师可以遵循以下两点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第一,尽可能让课外阅读与课本有较大的相关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文章、理解文章;第二,要指导学生在进行不同的课外阅读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六)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帮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够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受益终身。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选择真正适合初中生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子旭.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寇红光.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