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中互评互改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0-08-19张秀娟
【摘 要】互评互改不仅可以让学生互相欣赏优秀作文,还可以让学生在修改其他同学作文的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积累一些写作心得,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互评互改;教学模式;中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56-02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作文教学,同时作文教学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明白写作文的目的,没有写好作文的动力,对查找与积累相关的资料缺乏相应的动力,进而写作水平提升缓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引导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互评互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作文教学的一些现状
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几乎是教师包揽了全部工作,是单向灌输的,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师的评语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写作信心、写作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教师付出多、学生收获少的高投入、低产出的作文教学现状,新课标提出了让学生自己互评互改的作文教学方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首先做到文从字顺,然后利用各种修辞方法形成文章。并能做到与同学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有心理学家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作文评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不寻常的工作,也是会让教师头疼的任务。语文教师承担着批改全部学生的作文的重担,批改作文是个细致的工作,既需要改正学生作文中的错字,还要句句斟酌。对于教师煞费苦心的精批细改,学生似乎又不全部领情,很少有学生会仔细品读教师的批语,只是偶尔有学生拿着作文本找教师来探讨,按照教师的批语进行修改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好像变成了写作文是学生的任务,而批作文是教师的任务。这种情况下,批改作文既是教师费时费力最多,也是最劳而无功的工作,师生间的作文沟通流于形式。
二、作文互评互改教学的优点
语文新课标在作文教学部分的“教学建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的“评价建议”则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自改作文和互改作文,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弥补各自的不足,进而相互促进,提高各自的写作水平”[1]。因此,要把互评互改作为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同班学生的经历相似、阅历相似,写的作文题目相同,写作水平也最接近,学生通过阅读评改其他同学的作文,能认识到自己与同学相比的不足。很多学生通过互评互改,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即或是阅读量不足,或是平时对社会新闻热点关注不足,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再按照教师的指导一步步地评与改,进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重的任务之一,教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与时间,但效果常常不理想。而让学生互改,一方面可以解放教师,使教师可以把节省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互改作文也可以提高写作的效率,学生写好后可让同学帮助评改,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文互评互改提高了学生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逐渐有了担当意识,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渐养成了写作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此外,作文互评互改这种方式又营造了赶、超、比的课堂学习氛围,特别是在同题写作中,学生能更容易地学到别人作文中立意选材、提纲结构、布局谋篇、行文表达描述方面的长处,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短处,变被动为积极主动[2]。
最后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几本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量,让学生懂得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不断总结学习方法。
三、学生互评互改的相关要求
第一,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让学生互相修改错别字,改正病句,能使学生的角色由学生变成小教师,这时他们会极为认真,兴致也非常高。评改别人的作文让学生变成作文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与批评者,这主要表现在学生问教师字词的频率明显多了,而且他们还不断查各种资料,认真探讨,反复研究,最后用教师规定的各种符号将错字、病句一一标出,达到语句通顺[3]。
第二,作文的表述是否正确,条理是否清晰,观点是否新颖。这要求学生把作文通读一遍,理清作者的思路,再次详读全文,感受作者描述事物或表达的观点是否清晰明确,观点是否有新意,然后把作文中好的句子、段落给标出来,以示鼓励。上述评改,有利于改变学生写作文时假话、空话与套话连篇的通病,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文风,准确表达主观感受,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此外,评改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予以补充完善或者提供表述更加准确的语句。如在空白处写出准确表达原意的名言或名句,或者是写出表达更准确的句子。
第三,对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夸奖与赞美,特别是同学的赞美与肯定,所以作为评改者的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要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精美的修辞,表达细腻感受、充满智慧文采的段落。当写作者看到那些赞美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自信与兴趣,更加用心地去写作[4]。
第四,要给出切合实际的评语,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评语是包罗万象的,可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可以只点评亮点,如“开头的设问很吸引人,结尾照应了主题,文章开门见山”。最后由指导教师给出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形成共识,提高作文水平。
四、作文互评互改的结论与反思
在作文的互评互改过程中,学生能从欣赏别人的作文入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获得双重的心理满足,逐渐增强写作的信心,对写作的兴趣逐渐浓厚。此外,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赏析优美语句、片段,积累写作素材,对作文进行推敲与自我修改,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5]。
作文互评互改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需要各位同仁不断探索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与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洪芳.学生作文互改初步尝试[J].华夏教师,2017
(17).
[2]向国淑.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模式浅析[J].文学教育(上),2016(7).
[3]石秀芳.互评互改 让学生作文更有生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6(4).
[4]李佩文.农村初中作文互批互改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5(12).
[5]王永生.学生合作互评互改在作文评改教学中的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作者简介】
张秀娟(1979~),女,汉族,福建连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语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