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有效指导方法
2020-08-19刘晓静
刘晓静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学科,语文阅读是语文的关键之一。因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阅读是语文教师、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联系,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强化学生对相关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学生的今后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课内
1 引言
语文阅读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知识的宝库。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感受到文章的真情实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语文教师精心设计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兴趣,有助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2.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依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使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语文教师单调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下,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使学生忽视了阅读内容的重要性,对小学阅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教师缺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并且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
2.2 缺乏情感体验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始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但学生对阅读理解知识在表面,感受不到课文内容的真情实感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情感的体验,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3.1 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学生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毛泽东主席的抗日战争视频短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聚精会神观看毛泽东主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并且语文教师将“井”图片播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的进行课文阅读。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的过程中,会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制作的教学方案,将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背景展示出来,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于是毛泽东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当时人们吃水的辛苦,饮水思源的道理[1]。
3.2 开展课外阅读读物
在现阶段的我国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课外读物。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阅读理解只限于在语文教材的课文中,使学生感受不到文章阅读的所蕴含的思想与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例如让学生每个人带一本课外读物,包括名人名著、童话故事等阅读素材。并且,在课堂上语文可以为推荐一些符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摘抄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逐渐学会体验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气息,为学生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2]。
4 结论
简而言之,基于分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水平探讨。首先分析出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其中包括缺少教学模式和缺乏情感体验两个问题。其次分析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通过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课外读物阅读两种途径。最后分析出语文阅读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知识的宝库,需要学生不断的丰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感受到文章的真情实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其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 童志斌,李姗姗.关于语文学科“翻转课堂”的冷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8(05):38-40.
[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9,35(0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