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冲击及对策探究

2020-08-19李冰

成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青少年对策

李冰

摘 要: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逐渐交融,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也有广泛的传播路径,对我国文化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青少年作为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缺乏客观认知进而丧失公共意识、弱化核心价值观、扭曲消费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的发展。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知识,同时社会也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活动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新自由主义思潮;消极影响;对策

1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背景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发展滞胀的危机现状而顺势形成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西方国家的自由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根源。早在古希腊时期,民主权利就得到重视并且在政治体制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崇尚个人自由和个性的思想得到了发展,传播更为广泛,在此基础上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领域获得了重大进展,冲破中世纪的宗教束缚,获得了政治权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资本主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为政治权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资产阶级在政治领域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政治集团的博弈中越来越有实力,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由于长期的自由民主观念的浸染,西方社会思潮也随着历史的车轮而转动,自由主义思潮营运而生。自由主义一直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指导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良方和灵丹妙药,直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为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新自由主义思潮随之产生。新自由主义思潮就是在历史与时代的交集碰撞中为资本主义经济实现更加迅猛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当然,在文化交融程度越来越深的今天,我们要正视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渊源和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要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2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具体内涵和特征

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西方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自由主义是在自由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它的基本主张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其核心思想主要是强调自由。

第一,在经济方面新自由主义强调私有化和市场竞争。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调节的主导性作用,弱化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力量,国家的职责就是要尽其所能地辅助市场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坚持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市场自由竞争调节的原则,减少国家干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只是市场的比重要大大高于国家干预的程度,新自由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是市场贸易自由、财产私有。

第二,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思想自由多元,不受某种或某几种思想的限制和强制约束。新自由主义十分推崇个人自由,个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的前面,先个人再集体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政治领域中的核心表现。政府和国家要保证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在公平公证中得到保护,尤其是在经济上要充分保护个人自由和个人财产,私有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根基。新自由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思想可以多元化,这样才能使个人自由得到充分体现,而这种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三,在价值观念方面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个人主义就是任何事情的先要条件就是个人得失,以个人利益为先。个人自由就是社会要充分考虑个人的活动自由和言论自由以及选择自由。个人在市场中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个人自由主义是市场经济经济运行的根基和保障,社会的存在是以个人的存在为基础的,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个人自由发展。这种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主流,突出个性的发展,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释放自我个性,进而使得社会意识淡薄,弱化了社会集体公共意识。

3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冲击

新自由主义重市场自由竞争弱国家干预,重个人自由轻集体意识的思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也影响到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全球化使得各国的文化碰触更加频繁,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也会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冲击,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必然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个人行为實践,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消极作用。

3.1 扭曲价值观念,丧失公共意识

青少年正处于增长知识,塑造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他们在中学时代懵懵懂懂,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正是塑造描画的好时期,但是,青少年的心灵又是脆弱的,如果被扭曲的价值观念浸染,很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道路,甚至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西方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个性,突出个性舒展,个人利益优先,社会集体利益为后,这种淡漠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若是植入青少年的心理必然会使他们原来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青少年时期是打好基础和心理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新自由主义的介入很有可能使得心理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在价值观刚刚需要引导建立时误入歧途。过分强调个性很有可能诱导青少年忽视校规和社会责任,淡漠对我国优良的社会公德的认同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而忽视社会需要,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只重视自己的利益和情绪,忽视他人的感受和公共利益。首先,在人际交往中青少年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侵入会以自己的好恶和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要出发点,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其次,在课堂学习中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追求所谓的个性独立和个人学习生活自由;最后,青少年的心灵会被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腐朽思想所侵蚀,不懂得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养成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因此,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我们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要防范西方腐朽思想对我国社会尤其是中学时代的青少年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3.2 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不仅要重视青年的知识养成,还要重视青年的人格和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的信仰,它是统一人民思想,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纽带,而能够使得核心价值观传承下去的桥梁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青少年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传播会给青少年如纯洁白纸的心灵任意描绘,使他们崇拜西方文明而对我国的思想文化产生怀疑。青少年是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如果青少年被西方西自由主义的腐朽思想所占据将会大大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继承。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个性化、自由化思想将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得青少年在行为表现上被西方思想逐渐同化,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额热情将会慢慢冷却。青少年的心理本就不成熟,感性因素远远大于理性因素,因此很容易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自由化的煽动。例如,西方自由化思想可能会影响懵懂的青少年做事只顾个人喜怒而不顾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对父母、老师、同学、学校不尽和善,不了解当代社会关系,不了解党和国家本身。那些消极影响在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实践中反应出来,危害的将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明天。

3.3 消费理性渐失,消费观念扭曲

青少年的物质消费观念还处在养成阶段,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好学习的时间,打好知识基础,但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是追求个人感受和自我个性,在日常生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生活奢侈,追求物质享受。青少年的物质消费观还是模糊的,而西方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单位,也是社会组成的基础,因此非常重视个人的生活发展状况,这种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观会影响青少年的消费导向进而影响青少年的未来理想,诱导“青少年的理想目标指向权力、金钱、物质享受”[1]。首先,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青少年很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在吃穿用戴上追求名牌时尚,与周围同学攀比,更有甚者在姹紫嫣红的纷繁世界中被不良分子带入歧途,为了得到金钱满足自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前途。青少年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过于追求外在需要,在自身学业方面就会收到阻碍,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从而错过追求知识,增长才干的最佳时期。最后,消费观念扭曲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思想观念。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是不容易改变的,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青少年的消费价值观若是受到西方物质欲望的思想灌输,必然会危害到青少年的未来,难以矫正这些长时间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腐朽价值观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影响社会风气。

4 应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少冲击的路径

4.1 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

中学教师不仅承担着向中学生传授知识的使命,还担负着塑造中学生品行和人格的使命,更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思政课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状态,将知识教学和价值观教育统一起来。首先,中学教师在平常生活中要多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地书籍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学生作为中国未来新生力量的代表,在学生时代就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想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明和党的思想,这样学生才能逐步了解党,进而让中学生对我国的主流意识达到认同感。然而中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常常是被动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意识才能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中学教师要经常关注国家和社会热点,以现实素材解释或贯通教材内容。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素养不仅仅是只停留自对所教科目的熟悉程度,更多的是要着眼于国家的发展动态和社会焦点内容,这样才能跟进党和国家的的发展脚步。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就会运用这些热点内容让学生对时事政治有所了解,还会实现现实事态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增强中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爱国意识。

4.2 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中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西方新自由主义宣传的自由化,个性化思想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在行为表现上趋向私立化,因此,在中学时期,学校要适时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中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偏离正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可以多样化,要吸引强少年的眼球,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兴趣。首先,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基础上适时举办多样的活动。举办校运动会,鼓励中学生参加,在学校运动会中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班级荣誉感,使中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重要性和增强集体凝聚力。其次,以榜样的力量感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列举大量为党和国家及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使中学生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国家和人民情怀,在感性认知上达到共鸣。中学时代的青少年在情感上是容易冲动的,也是容易受到鼓舞的,用榜样的力量向他们传递社会正能量很容易感化他们。最后,教他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在青春期可能会有叛逆的表现,因此,老师要格外注意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变化,引导他们与父母沟通,与同学和善,与老师互敬,逐渐增强集体主义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和行为上也就不容易被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所宣扬的个性化、私利化所影响。

4.3 加强社会引导和社会保护

青少年的思想和心智并不完全成熟,除了家庭父母和学校需要经常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外,社会也需要对青少年的行为作出判断和引导,避免被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影响进而作出不正确的行为选择。青少年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有着极强粘附性,当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宣传的享乐性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时就会引诱青少年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比如沉溺于西方网络暴力游戏、不健康的西方影视视觉冲击等。因此,社会主体要考虑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禁止未成年去网吧、出入刺激娱乐场所,禁止向青少年出售不健康的书籍等,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升.当代青年评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4.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青少年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