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演员如何突破脚色制的束缚

2020-08-19陈丽虹李晓华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戏曲表演

陈丽虹?李晓华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戏曲表演脚色制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国戏曲的程式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戏曲演员如何突破脚色性的束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戏曲表演;脚色制;程式性

脚色制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一种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关系的方式。中国戏曲将戏剧中的人物按其性别、年龄、性格等共性特征分为五个门类,即生、旦、净、末、丑,戏曲演员根据自身的特质条件在这个五个门类中选择某种作为自身在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由此,形成了演员-脚色-角色这种特殊的关系。在戏曲表演中,每一种脚色都有着自身所独有的表演规制与程式,演员需严格按照属于自身行当的程式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所谓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演员对自身所属行当程式技艺的打磨,功到自然成,舞台表演才能游刃有余。但中国戏曲将千人万貌归属于五种类型,难免失于笼统,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人物,在细节处也各有不同,而正是这种细微之处的精确表达,最考验演员的功力,也是戏曲演员高下之分的重要评断标准。因此,在熟练掌握脚色制所特有的基本程式技艺之外,如何突破脚色制的束缚,塑造更为鲜活、更为传神、更为独特的人物形象,成为戏曲演员舞台表演更上层楼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以飨大家。

1中国戏曲表演的脚色制概述

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洛地先生曾对中国戏曲的脚色制给出如下定义:即“脚色”既是一群演员各有所司又互补相成的分工,又是对戏剧中众多人物的分类,戏曲表演中各有分工的演员谓之“脚”,演员群体各有所司的装扮谓之“色”,每门“脚色”各有其特殊的技能、在一剧中的功能及在戏剧中的性能,从而构成中国戏曲舞台表演的组合体制-“脚色综合制”。

中国戏曲的脚色制,从内容上来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

中国戏曲的脚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型,每个脚色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不同的程式、规制,具有各自独特、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戏曲脚色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是某一种类型人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年龄、身份、气质、神态、行为举止等,以及表现这些特征的一套表演程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戏曲演员只要掌握了某一脚色的程式技艺,也就等于掌握了这一脚色所包括的所有此类型人物的基本特征,也就具备了登台表演的能力。

2中国戏曲的程式性特征

程式是中国戏曲的一种独特的技术范式,是在戏曲脚色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手段。中国戏曲的舞台表现手段“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程式,是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语汇。戏曲舞台表演的主要特征就是其程式性,戏曲表演必须要遵循这些程式规则,才能展现中国戏曲所独有的魅力。这些程式,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炼,形成了严谨的技术范式,某些程式已经提炼到了举手投足,往往就能抓住人物精神气质特征,赋予人物极具特点的、鲜活的形象。

有了程式,戲曲演员的表演就有了可供遵循的依据。演员在对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学习、练习过程中,可以不涉及对生活观察能力、对成剧本和角色的理解能力、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就可以塑造出合格的戏剧角色,因为脚色制下的人物塑造,共性大于个性,每一个角色在戏曲舞台上都有表演模式可循。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戏曲的程式性特征,为戏曲演员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捷径,只要掌握了程式技艺,即便是一个髫龄演员也可以完成角色创造,尽管其并不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但中国戏曲的程式性特征,同样对演员也是一种束缚,即便经过刻苦的技艺训练,当技巧达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的所有演员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舞台表演中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人物塑造,演员的高下之分,也就在如何突破脚色制、程式性的制约,推陈出新,在人物塑造上融入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

3戏曲演员突破脚色制束缚的路径

戏曲脚色的程式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一种人物塑造的手段,是一种表现手段,掌握了程式,并不等于就有了具体角色。演人物与演脚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历来的优秀戏曲演员,总是在程式技艺达到一定高度后不断寻求突破,在运用脚色程式来塑造具体的剧中角色时,总是要根据自己对生活、对角色的理解,对程式进行微调,在细微处进行再创造,使之与具体角色更为契合,表达更为传神、精准,而不是在程式的制约下兜兜转转,使角色塑造因循守旧,难以出彩。

戏曲演员要突破脚色制的束缚,关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对脚色制下自身所属脚色门类的程式技艺达到一定高度,因为脚色制是中国戏曲的最基本特征,打破脚色制无疑是不现实的,根本不能丢,基础要扎实。在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中,演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程式技艺训练才能进行舞台表演,而不能仅凭生活经验以及对剧中角色的理解或是情感体验,这与其它类型的戏剧表演有着很大的不同。二是在精通脚色门类程式技艺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增强人生阅历,丰富情感体验,进而突破脚色程式的制约,推陈出新。周传瑛曾说戏曲表演要“大身段守家门,小动作出人物”,其意为戏曲表演要遵守本门脚色制所规定的身段和程式,不同脚色之间不能混淆,以创造“这一类”角色;而在此基础上,则要通过“小动作”来表现同一脚色不同角色间的细微差异,这就需要演员深刻理解剧本、分析角色,用心体验不同角色的独特之处,然后运用精湛的程式基本功为角色的细微情感表达创造合适的外部形式,从而突破戏曲脚色制所固有的人物塑造类型化的不足。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突破戏曲表演脚色制的束缚,对戏曲演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戏曲演员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建立在对表演技艺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只有对所属脚色的表演技艺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在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尽可能感受具体角色的情感并加以表现,才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元鹏飞.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J].文艺研究,2011(11):72-79.

[2]田志平.众生相的归类与表现(上)——戏曲行当纵横谈[J].戏曲艺术,2006(04):39-44.

[3]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J].文艺研究,2006(05):86-94+167.

猜你喜欢

戏曲表演
谈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概述
锣鼓伴奏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