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汝瓷的研学之路

2020-08-19刘恩霞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汝瓷研学旅游

刘恩霞

摘要:汝瓷作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民族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宋瓷代表,同时也吸引着大批陶瓷爱好者。陶瓷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不同,它的传承更需要整体性。研学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承教育形式,在强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和探索旅游转型新方式的今天,引发了国内文化界和旅游界对其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汝瓷作为一种良好的社会资源,将它与研学旅行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层次。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可以帮助汝瓷开拓了传承人群体规模。

关键词:汝瓷;研学;旅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汝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凝结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游学”。“汝瓷之美”和“研学之旅”二者相得益彰。汝瓷艺术继承了了中华陶瓷文化的精华,其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既展现出了宋瓷的婉约多姿,又在推展着宋文化的现代转化成与创意。研学游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研、学、游三要素都不能缺少。汝瓷研学游带孩子们开启中国传统工艺研学之旅,有力地补充了对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青少年在汝瓷研学旅行中不仅学到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还可以更直接地实践体验汝瓷的制作。很显然,同以往走进校门的汝瓷讲解教育相比较,汝瓷研学旅行显然更加深入和透彻。

众所周知,汝瓷目前的传承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存在诸多困境,汝瓷匠人断层突出、后继乏人,很多年轻人对汝瓷背后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不了解,受众面窄,消费市场小,缺乏传播动力。因此还需进一步将汝瓷向大众宣传,尤其应该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汝瓷知识。将汝瓷和研学旅行融合起来,有利于拓宽汝瓷的传承群体规模。如果说偶遇汝瓷使人们知道汝瓷,汝瓷文化进校园让人们了解汝瓷,那汝瓷研学旅行将促进人们懂得汝瓷,使旅行者走进原生环境更直观、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感知汝瓷,从而更喜爱汝瓷、传播汝瓷、传承汝瓷,进一步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和全民素养。同时,汝瓷是一种颇具独特魅力的宝贵文化旅游资源,将汝瓷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打造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名片,创新高品质研学旅行产品,能更加吸引旅行者的视线,让旅行者真切感到“不虚此行”,由此加大市场经济驱动力,增强旅游业发展功能,从而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近年来,国家对研学旅行给予了政策指导与大力支持。例如: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2016年教育、文化和旅游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建设文件,相关部门不断丰富了研学旅行的形式及内容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良好态势推动了汝瓷研学旅行的探索。同时,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汝瓷学旅行的主体,研学旅行群体尚未能在我国实现全面覆盖;作为汝瓷研学旅行的客体,汝瓷资源尚未在研学旅行中全面有效利用;作为汝瓷研学旅行的载体,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等。

根据当前“研学旅行”的相關文件,“汝瓷研学旅行”的主体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普通中小学和民办普通中小学共计在校生2亿人有余,而“汝瓷研学旅行尚未在全国中小学领域实现全面覆盖,可大力推广。同时,可探索更丰富的旅行主体,形成更大的市场动力。如: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5972.6万人,加之高等院校学生具有独立的个人管理能力和相对充裕的旅行时间,具备实践体验愿望并能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可尝试组织此类旅行;另外,从广义的汝瓷研学旅行来看,可探索组织汝瓷爱好者、相关从业人员集中参加。

当前,资本、人力、物力纷至沓来,我国研学游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热闹的背后也不乏发展的短板。课程开发、营地建设、导师培养,都已成为制约研学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其他项目的研学游,汝瓷研学游依托于规模庞大的汝瓷宝库,可资利用的公共资源极为丰富,其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都令人看好。汝瓷项目可以为汝瓷研学旅行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便于开发出高质量、口碑好的研学课程。汝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汝瓷进行课程设计,既可以有参观、体验,还可以将合作、竞赛、讨论等要素融入,形成十分灵活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汝瓷资源不仅给研学旅行课题设计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宝库,还给其以广阔的操作空间。

汝瓷工作者可以成为汝瓷研学游的活动导师,以有效解决研学旅行中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不足的问题。汝瓷工作者既包括汝瓷技艺的汝瓷传承人,也包括从事汝瓷保护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大都承担着传承、传播汝瓷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熟悉汝瓷项目的历史、内涵、价值与精髓,也能进行相关实践操作。由他们担任汝瓷研学游导师,既可以体现他们传播汝瓷的文化担当,又能更加精准地向学生讲解汝瓷相关知识,熟练完成汝瓷项目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汝瓷工作者可以向学生讲述他们与汝瓷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汝瓷事业的热爱,进而体会汝瓷与生活、人生的水乳交融。

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科学设计汝瓷研学旅行路线;成立专业课程研究团队,做好汝瓷研学旅行系统课程;通过汝瓷技艺的汝瓷传承,打造复合型导师队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后勤安保服务;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加大多元宣传力度;提供意见反馈渠道,促进活动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切实提升旅行主体的出行安全感、文化体验感、学习获得感、研修成就感和旅行幸福感。有利于跟紧时代保护并发展汝瓷,同时提升旅行的意义和乐趣。

综上所述,汝瓷研学大有可为,但真正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却也并非一蹴而就。汝瓷的研学之路要获得广泛推动、规范发展和整体提升,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配套,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统一协作,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积极联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2016-11-30

猜你喜欢

汝瓷研学旅游
当代汝瓷的美学特征及其创新设计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研学之旅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