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湖县稻-麦周年稳定高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19杨树彬
杨树彬
摘 要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西部、淮安市南部,地处淮河下游,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为主,粮食生产表现出单一作物的高产水平,尤其在种植规模化的背景下,稻麦年产量一直不高。基于此,针对金湖县稻-麦年均生产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稻-麦;周年稳定高产;江苏省金湖县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西部、淮安市南部,地处淮河下游区,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阳光温和,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达15 ℃,年均日照时间达2 200 h,年均降雨量达1 100 mm左右,是我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也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金湖县稻-麦两熟制为多年来生产主要的种植模式,种植水稻约4万公顷,小麦约3.3万公顷。
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稻-麦品种参差不齐
稻-麦优质品种少,市场上品种多、杂、乱现象严重。面对市面上的品种多样化,种植农户会难以选择到较好的品种。但随着种子经营范围的扩大,种子市场也逐渐放开,经营渠道更是多样,一些种子经销商受到利益的驱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根据当地生产水平和生态条件,盲目乱引稻-麦品种,使得全县种植的品种过多和品种混杂。在县城规模较大的种子销售批发商有10家以上,其各自代理着不同品牌,据统计,金湖县农资市场上小麦品种有35种,水稻品种55种。经销商为了盈利,会故意夸大宣传销售品种的优质,种植农户面对众多的种子品种也是难抉择,于是便出现了严重的跟风现象,而真正在大面积生产过程时,优质的高产品种选用较少,全县推广面积也只有占40%左右[1]。
1.2 稻-麦茬口衔接问题
全县4.6万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其中粳稻种植面积占近60%左右,所以水稻品种就由籼稻改为粳稻。近些年,大面积生产主要的是中熟中粳的水稻品种,这些优质粳稻品种的大力推广有助于提高水稻单产和粮食总产,中熟中粳品种生育期普遍都较为长,从而收割时间便会推迟,使小麦不能在适宜期间播种,导致每年播种都会推迟,长期下去,小麦前期的生长不足,影响小麦的生长进度,会严重导致小麦的生后期的高产下滑。
无论是种田大户还是普通农户,也会因烘干和场地的条件不足,而推迟水稻的收割时间,甚至于推迟到了下霜后,使水稻在田间完全干枯以后才陆续地真正收割。
田间稻麦秸秆禁烧的优点是一举两得,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培肥土壤,但在秸秆还田时,由于配套技术不到位,相应机械工作效率低,从而延长了种麦与收稻之间有效的农耗时间[2]。
1.3 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
1)稻麦播栽量偏大,农户抱着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老观念、老思想,这样使田间的基本苗过多,后期生长穗数也会过量,就很容易产生倒伏、病害、穗型偏小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周年产量难以提高。2)水稻在第二次分蘖时,无效分蘖会普遍增多,后期病虫害也会逐渐加重,导致倒伏和贪青;小麦在春季施用返青肥时,不能过早、过快,也不能科学地施用拔节肥和孕穗肥,形成前期旺长、后期早衰等现象。3)病虫害防治期间,要根据植保站提供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做到恰当选药和喷药,一旦错过防治最佳适期,不仅会增加成本,同时难以保证防治效果,影响后期产量和最终粮食的品质。4)杂草为害逐年加大,稻-麦封闭化除技术掌握不到位,田间草害重,与粮食争肥争光,影响产量。
1.4 稻-麦栽播精耕细作难以实现
直播具有省工省本的优势,最近几年来很受种植大户的青睐,面积在逐年扩大,从而使传统的培育壮苗与移栽的精耕细作方式面积大幅度减少。播种方式的粗放、播种期偏迟和播种量加大,水稻后期遇到风险也多,如倒伏、后期低温等天气不确定因素以及虫害,这些因素对水稻高产稳产非常不利,并且因播期迟水稻成熟期相应推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小麦播种期向后延迟,小麦生育期明显缩短,最终难以实现高产。
重视水稻生产而轻视小麦生产是种植大户普遍存在的想法,农机与农艺的不匹配再加上生产条件的变化,人工撒播面积迅速扩大,而机械化播种的作业面积逐年减少。当前免耕直播小麦成为主要播种方式,播种的均匀度和播种量很难掌握准确,播量偏大成本提高,同时容易造成深籽、丛籽、露籽,播种过密形成弱苗,会导致群体环境恶化和后期倒伏风险加大,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下降。在当前全面推广的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草量大,收割时秸秆粉碎不到位、稻草分布不匀,浅旋耕还田不到位,稻草大量富集表面,会直接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和壮苗生长。而且现在多数农机手是商业化耕作,耕作时往往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要“省”又要“快”,结果耕作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匀,播种质量难以保证,田块间常出现缺苗断垄等现象;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更难做到,高产稳产也难以实现[3]。
1.5 管理粗放,对稻麦周年高产稳产不利
近几年,全县农作物的土地流失性增大。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金湖县农作物流转面积在66.7 hm2左右的达到了20户左右,大部分种植农户的实际管理水平和生产规模并不配套或全面,导致所有农业机械化操作因缺少监管,基本苗播栽不足,耕作粗放時病虫防治和施肥都不到位,在栽培生产中受天气、机械、晒场等的制约,以至于不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2 金湖县稻麦周年生产现状
近几年,全县稻-麦单季小面积高产高效,其中,2016年时水稻品种甬优2640在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稻麦展示示范基地田块创造了667 m2产量达875 kg的高产纪录;小麦品种均为宁麦13,2018年小麦作物在金湖县银涂镇于沟村取得了667 m2产量595.2 kg的高产成绩。近些年因耕地流转的面积之多规模之大,使稻麦年均产量大大偏低,667 m2产量产仅850~950 kg。基于金湖县周年的丰富温光和土壤肥力条件充足,稻麦年高产目标定为确保水稻667 m2产量在 680~700 kg,确保小麦667 m2产量在450~500 kg,全年的目标实现高产在1 100 kg以上即可。
3 针对当前稻-麦稳定高产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选择播栽时间
无论是种植大户还是小型范围种植的普通农户,都存在一些受天气条件影响的因素,从而没有形成科学明确的规范。对此,要科学地引导农户,在水稻、小麦的收获与播种及水稻的移栽的具体时间,与根据茬口衔接时期,前后应5天左右。
3.2 科学、合理的品种搭配
选用的稻-麦品种必须是国审或省审品种,且适宜当地种植区域,具备良好生态适应性、综合抗性好、成熟期适中、稳产高产等特征。水稻肥床旱育秧一般是杂交籼稻品种,如微两优996、Y两优17、Y两优级900等要适当早播,粳稻品种南粳9108适宜机插早播早栽的品种;淮稻5号、武运粳27号等品种适合机插秧迟播迟插。生产上小麦品种选择应是播期弹性大、增产潜力强、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种,如淮麦30、宁麦13、扬辐麦4号、镇麦168等。
3.3 深根整地
采用机械深松整地方式,既可减少环境污染,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耕地的效益;利用机械可以打破更深处土壤的结构,有着加厚松土层、增加温度、提供土壤肥力的优势,使灌溉水及雨水更容易渗透下去,只有使农作物的根系更好地吸收和储存水分,才能起到其防倒伏的作用,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3.4 茬口管理
季节间合理的茬口衔接是实现周年高产高效的关键。根据稻麦茬口衔接适期,科学确定适宜播(栽)收临界期。一般水稻在10月下旬收割,小麦播种适期是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最迟不能迟于适期播种时间后15天。小麦收获正常是6月上旬结束,水稻适宜移栽期在6月上中旬,要求在6月20日前栽插结束,根据秧龄时间向前倒推法来确定人工栽插的杂交稻育秧为5月5日左右,水稻机插集中育秧播种期为5月25日左右。
3.5 肥料管理
农作物吸收养分是引起土壤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肥料管理的基础。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施用,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稻麦的产量,还有利于土壤肥力的稳定和提高。稻麦轮作时,既要把控基肥、氮钾(复合)肥,也要利用农家肥着重用于水稻,做到浅水干插、薄水护苗、干湿交替、保根保叶的措施;小麦同样需要基肥的把控,孕穗期追施尿素,田间开好畦沟、腰沟、田边沟,同时做好清沟防渍,从而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3.6 科学管水
水稻间歇灌溉是节水灌溉的主要特征。长出第1片叶片时,白天上水层晚上脱水,长出第2片叶片时,以浅水层为主直到整个的有效分蘖期;拔节、灌浆期需要降低用水量,3次透水灌溉;抽穗期要保持水层,在抽穗扬花时需间歇灌溉、干湿交替。而在麦田为了防止漫灌,必须采取节水灌溉,配合适当的措施,利用好水源,这样更能获得较高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3.7 应对气候变化
在淮河下游区,如小麦在生长后期都会遇到高温气候,必然造成高温逼熟的现象,因早熟品种春季发育较快又易受倒春寒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种植户偏爱中熟品种。而从提升产量的角度考虑,成熟期的品种有逐步变晚的趋势,晚熟品种不但易遇后期灾害,对一年稻麦两熟周年高产也有一定影响。
3.8 加强抗病虫害力度
水稻在往年的生产上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由于金湖县位处的气候特点,大面积采用机栽和直播后,出现苗小情况,6月下旬或7月初会遇到大雨天气,小苗因雨水被淹没在水中,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白叶枯病大发生,所以科学合理选种尤其重要。
4 稻麦周年高产稳产对策
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要大力压缩耕作粗放、不利高产的直播稻面积,减少成本较高的人工栽插面积,全面推广高产稳产的钵苗机插秧,示范并推广抛秧技术,做到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生产主要在于稻茬麦机械均匀撒播技术、机械条播、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全苗壮苗技术、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施肥复式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从而达到周年稳产增产、绿色增产、省工、省本、省种、节药、节肥,示范推广稻秸秆全量还田与稻茬麦优化播种全苗壮苗高产技术、重大病虫害绿色精准减量控害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肥料综合调控技术和新型实用生化制剂等,促进稻-麦生产的丰收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加强农机与农艺配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最大限度挖掘稻-麦生产增产增效的潜力。
5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与宣传,确保落到实处
邀请专家带着技术明白纸进镇、村定期组织大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集中培训,在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县稻-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平台,每年水稻小麦不同品种展示的生产约10 hm2的田块适宜金湖县种植的,在稻麦生长期的关键节点组织种植农户进行实地观摩与面对面的技术交流,让农户亲眼看到好的品种优质,从而筛选出适合自己家田间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使广大农户少上当少走弯路。
在稻-麦高产创建田块组织大户观摩学习,邀请种植水平高的大户现身说教,并请专家田头现场指导,这种现场说教的方式有利提高种植大户的种植管理水平[4]。
通过组建种植大户微信群、QQ群、为农服务网等多种媒体渠道及时发布稻-麦优质品种的信息和关键农时的技术指导意见等,为农户提供了一个相互學习交流和相互提高的机会。
6 全力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近年外出打工的人员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减弱化形势严峻,导致农作物的成本偏高,所以实现机械化稻麦生产作业,1)能保证稻麦的按时播栽,对于推进农业增产增收、农业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2)能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加速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全面推进工厂化集中育供秧、机械化耕整、播栽、施肥、植保、收获、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等环节实现机械标准化作业,将稻-麦生产各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加快稻-麦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种植效益。据统计,全县2019年新增75马力以上拖拉机110台,乘坐式插秧机12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65台,烘干机设备40套。2019年金湖县被推选为省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7 加强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
专业化服务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生产的效益,必须减少农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化服务。2)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化成本。专业化服务组织可以直接从厂家批量购买、大包装供应,并且进行机械化、标准化的作业,减少无效浪费,实现节本增效。3)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残留污染。许多地方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专业化服务,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生产者、流通者、有效地提高技术的到位率,促进高产增效。当前,金湖县已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主体超过200家,全县稻-麦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截至2019年全县成立机插秧专业合作社40个,植保防治专业合作社50个,机械收割专业合作社25个等,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99%,农田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7.3万公顷次,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7.3万公顷次,这些作业大多是专业服务组织实施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能够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也解决了稻-麦种植的管理粗放问题。
8 对规模种大植户加大资金投资,提高硬件设施
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典型种植大户扩建或新建大型倉储地、水泥晒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投资大型粮食烘干配套设备,切实解决种植大户粮食无处晾晒问题,减少遇雨烂场的风险,确保水稻在已成熟的情况下能及时收获归仓,小麦能在适期范围内播种,在稻-麦生长正常的情况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而达到稻-麦周年高产稳产。
9 积极引导种植大户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在现有条件下一般种植大户生产规模以20~33 hm2为宜,超过33 hm2,对管理要求相对较高,在利润增加同时,生产风险相应加大。加大种植大户的引导力度,指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物力、财力等因素确定适宜生产规模,同时能为种植大户生产过程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龙俊.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3(5):1-6.
[2] 卞保雷,伏广成,冯素飞,等.浅析灌云县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18-20.
[3] 范文省.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2018(22):48.
[4] 杨其光,黄义德,黄正来,等.淮北地区稻麦连作节本高效配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37-539,54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