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分析

2020-08-19李双

考试周刊 2020年71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小学音乐课堂

摘 要:音乐是人类生活的一大填充,近年来,随着课改的实施,教育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加重视。音乐作为一种天然的财富,对于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将传统音乐与小学音乐课堂结合,能够有效地丰富音乐课堂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音乐对人生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将传统音乐引入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文章着重分享教师如何将传统音乐引入课堂。

关键词:传统音乐;小学音乐课堂;引入策略分析

近年来,伴随科技,文化的发展,传统音乐逐渐被人们忽视,人们更加倾向于喜爱潮流的音乐。但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传统音乐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一种音乐的流行,都离不开本身对于传统音乐的追根溯源。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的教授时,完全可以将传统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补充,将传统音乐逐步深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此下文着重分享一些关于传统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 营造传统音乐氛围

小学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健全,对于许多新鲜事物仅具有一些皮毛式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引入传统音乐时,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逐渐渗透传统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对传统音乐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解,从而为后来传统音乐的深入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侧重于营造一个传统的音乐氛围,能够在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对于传统音乐的健全的认识,了解其中的定义、种类、范围等。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逐步向学生渗透传统音乐的内涵,让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理解不仅仅停留于欣赏,更多的在于了解传统音乐本身。教师深入传统音乐的内容分解,能够让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日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有莫大的帮助。

教师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系列的关于传统音乐的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欣赏,了解这种传统音乐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入戏曲音乐时,可以将戏曲四大声腔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解,丰富课堂内涵,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首先皮黄腔,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皮黄腔的经典句段,如《勘玉钏》《白蛇传》,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感受皮黄腔的氛围,欣赏皮黄腔奇特而又优美的声腔;梆子腔,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梆子腔的代表性剧种,如晋剧、豫剧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梆子腔的特点;昆腔,也作昆曲,昆山腔,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昆曲是十分特殊的,它有独特的表演体系以及表演风格,在昆腔的基础上,其中优美而又和谐的舞蹈更是锦上添花。伴随优美的曲调与专业人士细腻的动作,向人们传递了诚挚的感情,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如《翡翠园》《金钗记》等著名大戏,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爱好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传统的音乐氛围,能够起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深入课堂的作用。学生在传统音乐的氛围下,能够感受不同种类的音乐风格,丰富自我的认知。如以上的皮黄腔、梆子腔、昆腔等,每一种戏剧都是一种独特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独领风骚。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剧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感受到无限的文化。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来说,是有巨大好处的。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抓取传统音乐的特点,形成基本认识。从这一点上来说,既丰富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又让传统音乐的内涵得以深化,还提升了学生对传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与生活结合

音乐源于生活。音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生活的一种反馈。同时,生活赋予人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物质、精神等方面,而音樂就是生活赋予人类的一个最大的馈赠。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人的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音乐的渗透工作时,完全可以将传统音乐的引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让传统音乐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更加的贴合,提升音乐课堂的效率,相信在生活的角度上,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传统音乐,使传统音乐发挥更大的魅力。

例如学生平时旅游时,走到大山里,总是会听到许多游客或当地的居民对唱山歌,那么就可以让同学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一位同学这样分享:“老师,我去广西旅游的时候,我听到当地的居民在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只有山歌敬亲人》,唱歌的人声音优美,情感热烈,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我听妈妈说那是传统音乐,自那以后,我就对传统音乐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它让我对于音乐有了很深的感受,感受到音乐不仅仅在于好听,还在于情感的抒发。”“老师,我小的时候生活在村子里,村子里流行着一些非常经典的歌曲,后来我听爷爷说,那是小调,歌曲通俗,非常的贴近生活,因此十分受到民众的喜欢。后来我经过查资料,还找到了许多小调相关的歌曲,比如《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每一种小调都十分的清新脱俗,因此我非常喜欢小调。”另外,劳动歌曲也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尽职尽责的警察以及辛苦勤劳的消防队员,每一种职业都是劳动的身影,均全面地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音乐的学习时,可以将劳动歌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课上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劳动歌曲,比如《劳动最光荣》《劳动者之歌》《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将传统音乐引入现代小学音乐课堂时,要注重发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的奠基作用。生活给予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基础,更多的在于精神、心灵上的启发、洗礼。课堂上许多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以及生活经历,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摆脱了传统模式中枯燥生硬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更加舒服、愉快、欢乐的教学氛围,让传统音乐的渗透变得顺畅体贴。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学生以及老师的互相配合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出色地完成,课堂效率较高,构建了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堂,让传统音乐焕发出了更加光辉的色彩。因此教师在日常音乐课堂的教授下,可以将传统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课堂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 增加现场活动

传统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较少,在网络经济的大流行下,人们更多接受的是网络的潮流歌曲,一些符合当代流量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歌曲。长此以往,传统音乐就遭到了人们的忽略。但其实,传统音乐反而是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创作源泉,离开了传统音乐,其他的种类的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增加现场活动,邀请当地的民间乐队到校演出,则为学生更多的学习传统音乐,欣赏传统音乐提供了机会。在欣赏、了解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区分,体会到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中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一些大型的现场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传统音乐的氛围与魅力,逐步养成自身独特的审美能力,而非随波逐流。

随着各地文化氛围建设的逐步深入,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特色,涌现出了大量的民间乐队,他们的音乐纯粹、正宗,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以及地方氛围。因此教师从組织大量的现场活动,邀请民间乐队入手,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求知欲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价值。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乐队为学生带来表演,如一次校内邀请当地的民间乐队,为班级演唱《战士歌唱东方红》,在演奏时,乐队的成员的歌声以及乐器取到了较好的效果,让人们更加投入到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整个乐队由多种乐器组成,笛子、二胡、琵琶、扬琴等,集吹、拉、弹、唱于一体。乐队成员们互相配合得十分默契,让整个表演十分精彩而又完整。在演唱歌曲时,每位乐队成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对于歌曲的演唱,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向学生展示了建国的不易,让人们更加的歌颂毛主席,珍惜当代的和平生活。歌曲中有好几句歌词令人印象深刻。如“毛主席的恩情写不尽,警卫战士窗前过新国歌唱东方红”,这一句歌词言简意赅,好想让人们回到了当年。

教师邀请民间乐队来校演出,让学生通过观察,充分感受到了民间乐队的风采,在民间乐队的倾情演绎下,他们将传统音乐中蕴含的民族气概以及自己独到的理解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整个乐队的演出过程中,学生以及教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传统音乐都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乐队的演奏过程完整而又深刻,乐队成员之间配合十分默契,每一种乐器的声音以及节奏感都发挥的恰到好处,让整个表演过程发挥得十分完美。学生在欣赏民间乐队演绎传统歌曲时。既看到了乐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感,又看到了乐器独到的声音,好像瞬间将学生拉回到了过去。学生在一场简单的现场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了传统音乐的氛围,使得教师在日后的音乐课堂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 总结

传统音乐对于现代小学音乐课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任何一种音乐的创新、创造,都离不开对传统音乐的取精去糟。在吸收传统音乐优点的过程中,逐步对现代音乐做出一定的改变。教师在音乐课堂中逐步渗透传统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音乐的历程,形成一个更加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长此以往,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信教师在日后教学模式的改革下,传统音乐能够发挥更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音乐教育呼唤传承与创新: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小学音乐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1):17.

[2]洪晨.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律动”的有机融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294-295.

[3]周含凝.传统音乐引入教学音乐课堂的策略分析[J].当代音乐,2018(5):43-44.

[4]赵梅.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12):181.

[5]李秀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6):57-60.

作者简介:

李双,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小学音乐课堂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土与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