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
2020-08-19殷巧娟
摘 要:“课堂理答”存在于课堂活动中,良好的理答是师生主体对话最重要的推动力。笔者通過三大策略:理答内容指向学习目标、理答内容针对学生回答和理答内容关注学生生成来提高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新手教师的理答行为能力,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新手教师;课堂理答;培养策略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理答”存在于课堂活动中,良好的理答是师生主体对话最重要的推动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师的理答行为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理答,发挥理答的巨大作用,值得每个新手数学教师思考。
一、 理答内容指向学习目标
有效的课堂是每位教师的追求,要使有效教学真正实现,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的选择与把握。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下展开教学,教师通过提问知道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教师再提供那些帮助等。
案例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实验《用磁铁摆数》。
在本节课中教师理答的内容对学习目标的指向情况如何呢?通过对课标、学段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分析,将本节课学习目标描述为:1.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复习100以内的数的相关知识,感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重要性。2. 通过摆小磁铁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则为:根据磁铁的个数,有序地摆出所有数,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明确规则,提出猜想:
1. 明确规则:位值原则
师:用两颗磁铁在黑板上的计数器上摆数,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2颗都在十位就是20,2颗都在个位就是2,一颗在十位,一颗在个位就是11。
小结:看来小磁铁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也就不同。2颗磁铁可以摆出3个数。
2. 牛刀小试,猜想验证
师:3颗磁铁会摆出多少个数呢?
学生活动:(1)猜想:数的个数(3个、4个)
(2)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一边摆一边记录。
3. 交流展示,智慧碰撞
呈现三张作业纸,一张无序,两张有序(一张从小到大,一张从大到小)
(1)对比有序与无序
追问:这两张作业纸,你们更欣赏谁的?为什么?
生1:第一张作业纸没有写全摆出的数,还缺少一个。
生2:第二张作业纸上的数有顺序而且也写全了。
小结:有序地摆一摆并将这些数记一记,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
(2)对比两种有序
作业1:3、12、21、30作业2:30、21、12、3
追问:这两份作业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生:这两份作业都是有序地摆数,一个从小到大,一个从大到小。
小结:不管按照什么顺序,只要有序来摆数都不会遗漏和重复。
3颗磁铁可以摆出4个数。
纵观这节课的第一环节,对于小磁铁在不同数位上就表示不同数的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一个小问题及小结环节进行落实。对于3颗磁铁可以摆出哪些数,是本环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后续4、5、6颗……9颗磁铁摆数的一个“教结构”过程,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引导,一个问题紧扣一个问题的追问,落实3颗磁铁摆数的规律,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对比展示,突出有序的思想,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回应和补充,层层深入,花了一些时间引导学生思考找规律,从而为后续的放手探索4~9颗磁铁摆数提供帮助。
二、 理答内容针对学生回答
走进新手教师课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经常听到的理答是:“好”“很好”“你真棒”等一系列的通用肯定的评价,不过这样的表扬过于空洞,使受表扬的学生根本不在乎,其他学生也不知道发言的学生哪里好因而受到老师的表扬。研究表明,模糊笼统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学习促进作用是很小的。尽管这些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缺乏针对性导致了评价廉价。
案例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
在本节课中教师理答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回答的评价是如何呢?教师没有使用明显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却让学生在评价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有思维含量的追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没有参与发言的学生紧跟发言学生的步伐思考、探索。
计算分类,在“变与不变”中理解本质:
出示六组相关联的量。(如下图)
师:辨一辨,这六张表格中的两种量它们相关联吗?
生:它们都是相关联的量,因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在变化。
师:如果将这六张表格中的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分类,分成几类?
生1:(1)、(2)、(3)中的量同时都变大,(4)、(6)中的量一种变大,一种在变小,(5)中的量同时在变小。
师:这个同学分成了三类,还能不能继续再分?
生2:我觉得还可以再分,一类是同时变化的,比如同时变大、变小,一类是反着变化的,一种变大,一种变小。
师:今天我们来专门研究其中的一类变化,就是同时变大和变小。擦去表格(4)和(6),留下表格(1)、(2)、(3)和(5)。剩下的这四张表格,你再仔细观察,计算比较,看看还有什么秘密?
生1:我发现表格(1)跟表格(2)、(3)和(5)不一样。表格(1)两种量的差不变。而后面三张表格的商好像不变。
师:从商和差的角度观察,确实是一种方法。你很善于观察。
生2:是的、是的,第一张表格用减法计算,算出年龄差不变,后面的三张表格用除法计算,算出的速度、单价不变,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也不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计算和比较,确实发现了这个重要的秘密。有点意思,不错!这三张表格中两种量的比值一定,即商一定。
师:仔细观察这三张表格,其中变化的是什么,不变又是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1:变化的是时间和路程,但是路程时间=速度不变。
生2:变化的是数量和总价,但是总价数量=单价不变。
生3:变化的是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但是周长边长=4不变。
师:比较每组两种相关联的量,变与不变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了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的整个师生问答中,不难看到教师对学生的理答非常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当学生回答正確后,教师肯定回答并通过追问激励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清楚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使自己的思考越来越完善,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能力。
三、 理答内容关注学生生成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新手教师包括老教师都会遇到超出预设的问题。遇到这些现象,很多教师选择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还有一部分老师以下课后再解决等理由化解尴尬;当然还有一小部分老师比较有耐心,无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都给予解答。选择置之不理或者搪塞过去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无论什么问题都给予解答,无疑会打扰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根据问题的价值与学习目标关联度,兼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区别给予回应。
案例3.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一个弱弱回答让全班都陷入了沉思,老师并不急于肯定和否定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自行解决。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这些动态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必定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执教二年级《认识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用6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用8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看看谁搭得快?
学生也很轻松地完成。
师:请同学们用9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1:不可以的,9根小棒不能搭平行四边形。
师:为什么,你们不搭怎么知道?动手试一试再说。
生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对边都一样,我觉得搭平行四边形需要的小棒数应该是一个双数,9是单数肯定搭不起来。
师:是这样吗?你们试试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
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搭平行四边形,最终全班学生抢着总结规律:单数根小棒不能拼平行四边形。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双数根就一定可以拼平行四边形了?
全班都回答是的,这时墙角边一个小男生起来说:不对,2根就不能,4根好像可以。我觉得应该是4根以上的双数根才可以。
师:我们可以再检验一下。
全班陷入沉默并积极动手操作。
生:我们发现了至少要4根以上的双数就可以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发现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是最真实的,动态生成的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还可以生成更高价值的教育目标。
课堂中师生高质量的“课堂理答”,将大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数学学习能力。不同的课堂环境,教学组织过程和课堂推进方式,决定了教学本身的转化成效。高质量的“课堂理答”将促进新手教师与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对话,学会合作探究,学会数学化的表达等,这些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将成为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彦.基于证据的小学教师课堂理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殷巧娟,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