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内涵、路径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0-08-19王利晓
摘 要:梳理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归纳我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梳理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提出中国国际产能合作面临的困难、风险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中国国际产能合作的机制和路径相关研究,提出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方向;最后,对前期研究进行理论述评,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合作机制;合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169-0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进一步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构想。两大对外开放战略的先后提出,使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存在着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经济开放度不够的现实问题,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产能优势和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优势,是我國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现状,梳理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内涵、思路、机制与路径问题的相关研究及未来研究发现,以期为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国际产能合作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相关研究
2015年4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加强国际产能三方合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众多学者针对国际产能合作展开了相关研究,截至2019年12月,以关键词“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在外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到的相关外文文献较少。以关键词“国际产能合作”为篇名,在知网检索工具中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国内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论文共329篇,期刊238篇,报刊等91篇。其中,核心期刊47篇(包含CSSCI 28篇)。基于此,对检索到的国际产能合作内涵、思路和路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
1.国际产能合作的提出背景。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行业企业的产能大大高出了市场需求,出现了产能过剩情况(曹建海、江飞涛,2010)。同时,我国产能过剩呈现出垂而不死与过剩并存的特征(翟东升,2013)。现阶段,我国钢铁、水泥、船舶等的利用率还远低于国际上平均水平(魏琪嘉,2014)。赵付德(2014)提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该着力开拓培育新的市场,加强政策宏观调控。基于此背景,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这一概念。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提出的新概念,如何从理论上研究并指导国际产能合作实践日益受到重视(邱斌等,2016)。
2.国际产能合作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闫敏(2015)论证指出,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新方式的重要创新,它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经济合作共赢的新模式。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寻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本国经济恢复的方法,国际产能合作迎合了恰好这一需求(吕铁,2015)。历史上,日、英、美等国家为打开对未开放新局面,都曾推动过国际产业转移,也验证了国际产能合作是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规律的。
3.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国际产能合作可以把中国经济与亚非拉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把欧美技术融入中国经济发展之中,创新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新方式,扩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的经济分工协作和产业链对接之中。梅新育(2015)指出,我国产能过剩说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高,造成产能国际调节渠道不畅通和“走出去”受阻。因此,要疏解我国过剩资本和过剩产能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国经济产业链和全球经济间的联系,扩展我国产业市场空间,克服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的限制。
二、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理论、动因与合作思路相关研究
1.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目前,关于国际产能合作比较经典的理论,主要包括全球价值链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资源禀赋理论、“雁行模式”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等。Stephen H.Hymer(1976)提出,垄断利润是发达国家境外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Mcewan & Mawdsley(2012)指出,国际产能三方合作具有多样性、过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一种双边和多边相混合的特殊形式。小岛清(2010)基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视角,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为产能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发展中国家为投资主体的视角,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Wells,1977)和技术地方化理论(Lall,1983),两位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以特殊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协作活动,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吴殿廷和杨欢等(2014)测算了金砖五国在农业产能合作方面的潜力指数,杨易和姜晔等(2012)总结了农业方面国际产能合作的经验。
2.国际产能合作的动因。劳动力成本提高是发达国家将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的关键原因(W.Arthur Lewis,1954)。随后,R.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1978)提出的边际产业理论、Dunning(1988)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不同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做了阐述。卢根鑫(1997)基于劳动力价值的差异性和重合产业的相似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基于危机角度,张庸萍和刘建江等(2011)指出,冲击国际产业的外部推力是次贷危机。傅强和魏琪(2013)提出,随着社会制度不断变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价值链也不断加强,从而产生了产业转移。基于国家和企业层面,袁丽梅和朱谷生(2016)分析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动因。
3.国际产能合作思路相关研究。现阶段,我国需要激励国内产品市场相对已饱的企业走出去,扩张市场容量与市场版图,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周业樑、盛文军,2007)。要加快我国产能海外转移的步伐,支持过剩产能产品的出口,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张前荣(2013)。要鼓励部分企业产能转移到国外(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2013),让过剩产能“出海”,能帮助外汇储备找到出口,彻底释放外部消费需求,有利于“中国制造”占据产业链尚有,走向国际(董小君,2014)。曲凤杰(2017)针对来自亚、非、欧、拉美等地区政府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后指出,东道国普遍对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持欢迎态度,且国际产能合作与东道国发展战略对接状况良好。
三、国际产能合作机制及路径相关研究
1.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研究。国外众多学者研究提出国际产业转移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边际产业转移”模式,主要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另一种是“优势产业转移”模式,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国内学者认为,中国产业合作模式和日美模式不同,呈现产业和区域选择上多样化的特点。在产业方面,主要涉及到自由贸易、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区域选择方面,中国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对象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张梅,2016)。曲凤杰(2017)对比分析了我国的经济条件与周边强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与贸易结合度。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始将共生理论用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研究,提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刘荣增(2006)、冷志明和张合平(2007)通过研究提出,共生理论对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黄小勇(2014)认为,共生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张洪和梁松(2015)从共生理论角度,提出了了中哈产能合作的共生模式。除此之外,共生理论还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相关领域。一些学者将共生理论运用于区域旅游共生发展(马勇和何莲,2010;唐仲霞、马耀峰和肖景义,2012;王晓丽和杨佩群,2012)及城市群区域合作(朱俊成,2010;肖东生和石青,2011)等问题的研究。
2.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研究。刘佳骏(2016)基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一是通过重点港口城市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基于基本输出带动过剩产能走出去;三是通过构建跨境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发展。张欣(2016)以辽宁的高端制造业为例,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并购境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和承揽境外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三条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孙海波(2016)提出,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已经具备了跨境产业园区建设、首脑外交与顶层设计、相关合作基金支持和部际协同与部省联动等支持路径。劉瑞和高峰(2016)区分了不同区域的产能合作路径,提出针对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合作方向:对独联体应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应重点放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对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应重点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陈继勇和蒋艳萍等(2017)提出,应深挖“一带一路”地区与沿线国家市场潜能,提升金融发展对产能合作的服务功效强,加大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中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外部环境。
四、研究述评
国际产能合作研究已具备一定基础,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意义、动因、路径等方面,更多进行的是定性的研究,但从定量角度考察国际产能合作的合作潜力和比较优势方面的研究还需丰富。研究这些问题,将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有利于引导中国有潜力的重点企业、行业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之中,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制定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引导并提升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效率和频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塑造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在国际产能合作中的比较优势,是新形势下中国要素配置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战略持续深入的重要保障。未来关于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值得期待:一是如何在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实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升级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值得我们共同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二是现有研究对于某区域的国际产能合作问题研究较少,如何更好地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和流动经济,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区域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相关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4,(55):3-18.
[2] 李志鹏,徐强,闫实强.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富余产能的效果和策略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6):39-43.
[3] 翟东升.解析“中国式”产能过剩[J].宏观经济管理,2013,(7):34-35.
[4] 秦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4,(9):65-68.
[5] 耿强,江飞涛.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1,(5):27-35.
[6] 韩秀云.对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12,(8):171-175.
[7] 黄海波,唐露萍.三方合作:推进全球伙伴关系的可行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2013,(8):55-60.
[8] 邱斌,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7,(5):188-198.
[9] 梅新育.“一带一路”建设的六个“点位”[J].改革,2015,(7).
[10] 张洪,梁松.共生理论视角下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探析与机制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5,(12):121-128.
收稿日期:2020-01-09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2019KRM043);2018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8D50);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资助项目(2019Z070)
作者简介:王利晓(1979-),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从事产业经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