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将课堂导向精彩

2020-08-19陈慧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的途径,提出通过关联已有经验让学生的思考有方向,通过引领活动目标让学生的操作有实效,通过辨析概念本质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通过关注经验迁移让学生的课堂生成更加多元化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问题导向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66-02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采用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将落脚点放在“为什么”与“是什么”的操作与思考上,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用数学意识去审视和概括数学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建构。笔者结合部编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片段,谈谈问题导向下的教学策略。

一、关联已有经验,让思考有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应与已有经验相关联。旧有知识和旧有经验正是引入新知的基础,也是展开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对接学生的已有经验,关联新知,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动机,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的思考路径。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之后,笔者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如茶叶罐、纸盒子、课本等,让学生对接生活经验,分别用实物说出长方体的面、棱以及顶点这三要素,(如图1所示)要求学生识别出哪个物体是长方体。

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争议与分歧,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这三个要素,如果要深入研究长方体,你想设计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梳理出自己接下来想要研究的方向,列出的问题如下:长方体共有几个侧面?长方体有几条棱?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长方体各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长方体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长方体中的表面积相等吗?长方体中有没有等长的棱?很显然,这些问题比较散乱,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笔者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紧紧围绕面、棱、顶点三个要素设置如下问题:长方体有几个侧面?长方体的侧面形状是什么样的?长方体的哪些面是相等的?长方体有几条棱?有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还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了吗?

接下来,笔者将这些问题设计成任务报告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每个小组仔细观察并研究手中的长方体模型,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角度展开思考和探究,并将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方法填写在报告单中。(如表1)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展开教学,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概括并指出长方体实物中的三要素,认识并理解各部分的学名,然后让学生根据旧有知识和已有经验设计问题,这样就为接下来进行课堂探究指明了方向。最后,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设计学习成果报告单。这份报告单的编排是按照“面、棱、顶点”三个要素有序分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和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为接下来的课堂探究明确了任务,学生有了方向和任务,就会有动力主动探索。

二、引领活动目标,让操作有实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的有效途径,然而操作并不是机械化动手,而是在智慧参与下的有效操作,换言之,手脑结合的操作才是真正的操作。因此,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用问题引领思维,让操作活动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操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还是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当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要素建立了初步的认知之后,还需要丰富的具象做支撑,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空间思维。为此,笔者设计了操作活动,准备如下学具:材料为长度15cm,8cm,6cm的小棒和三通接头若干,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相同。然后要求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组,根据已经探索得到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分组活动,动手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在活动操作之初,笔者提出问题:请各小组认真思考,如何选择组合小棒才能一次性做好长方体框架?想好了再进行装配,然后比赛哪组最先完成。

操作中,A小组15cm,8cm,6cm的小棒各选了4根;B小组只选了两种长度的小棒(4根15cm和8根6cm);C小组也只选了两种长度的小棒(8根15cm和4根6cm)。三个小组选择的小棒数据如下表2所示。

学生装配之后,笔者挑选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提问:你们最先完成的秘诀是什么?说一说你们的方法是什么?率先完成的小组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分享操作方法:我们先挑选等长的4根小棒组装成一组棱,一共组装成3组棱,然后再依次装配,很快就完成了长方体的外框。

这样教学,教师以操作活动为核心,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小棒搭建长方体,以此帮助学生将研究视角指向棱的研究。在操作活动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原材料以保证搭建长方体最高效,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盲目选材造成低效操作;让学生分享搭建秘诀,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平行的四条棱等长这一知识点,又让学生智慧运用平行的棱等长这一性质选取材料,由此在思维指引下展开操作,让课堂操作具有目标性和条理性,把握了长方体的棱长对长方体形状的影响,实现了课堂操作的实效性。

三、辨析概念本质,让思维更深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被一些近似的概念迷惑,因为学生没有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为此,教师要去伪存真,设计教学活动,在问题中引导学生辨析概念本质,让思维走向深刻。如在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这部分知识时,笔者没有直接出示长、宽、高的定义让学生背诵记忆,而是设计了如下的活动环节。

首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已经装配好的长方体外框,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老师随意取下其中的一条棱,你能推测这条棱有多长吗?为什么?学生认为,因为长方体平行的棱是等长的,所以能推测得到另一条棱的长度。笔者继续取下一条棱,并提出問题让学生继续思考:如果再取下一条棱,你还能复原长方体的大小吗?学生认为还能。此时笔者再次展示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指着其中一条棱追问:还能取下这条棱吗?为什么?学生认为不能,因为取下其中一条棱就不能分别确定长方体的高。以此类推,笔者继续演示,学生由此认识到,不能继续取下其中任一条棱,因为取下后就不能确定长方体的长和宽。笔者继续提问:想一想,那最少需要保留几条棱才能复原长方体的大小?学生经过观察和实践,发现这相交的三条棱缺一不可,它们可以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以上环节,教师紧紧围绕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一教学难点展开提问,借助直观演示与操作去伪存真,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长、宽、高的功能和本质上,带领学生探明其中的真相,有效预防学生将长、宽、高与棱长产生模糊认知,造成概念混淆。为此,教师不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本质,不但让学生明晰了长方体的结构特征,而且提高了思维的缜密性和深刻性,进而对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棱长之间的关系有了透彻的理解。

四、关注经验迁移,让生成更多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经验的迁移是促进新知建构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关注经验的迁移,密切把握课堂生成这一教学资源,抓住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利用问题让课堂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促进学生经验的正向迁移。

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指出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学生指出长、宽、高分别是8cm,3cm,3cm。然后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想一想,怎么改变棱长能将一个长方体变形为一个正方体?说说你的方法。学生认为,要将长方体变形成为正方体,则需要让长、宽、高的长度一致。由此提出了2种方案:一是将代表长度的那条棱缩短至3cm;二是将代表宽和高的两条棱都延长至8cm。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演示将长方体改变为正方体,继续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认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密切相关。顺着学生的这一思路,笔者追问:要研究正方体的特征,从哪里入手?学生认为,和研究长方体一样,也要从面、棱、顶点这三个要素开始。于是,笔者要求学生觀察正方体框架(学具),并继续追问:请认真观察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什么特点?和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一样,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而且对面全等,平行的棱等长。但正方体和长方体最大的不同在于,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经过讨论之后,学生认识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以上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经验的迁移,抓住课堂中的生成点,以课堂生成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改变长方体为正方体入手展开探究,并以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探究正方体的特征”,由此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完成从长方体到正方体的过渡,认识到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推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实现自主思考。只有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课堂,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在实施操作活动时有既定的目标和解决方法。当研究有方向、有目标,而且亲手实施操作,就真正实现了学习探究。

作者简介:陈慧(1978— ),女,广西兴业人,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