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2020-08-19管延贵

建筑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诸城市人居建筑节能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建治并举,综合施策,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2020年,诸城市持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绿色建筑推广行动,并通过推动昌城、桃林等特色小镇发展,以点带面,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诸城样板”。

一、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整治,保卫蓝天碧水

为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诸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大力整治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全力提升监管工作成效,助力蓝天碧水保卫战。

工地围挡定型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工地周边要求设置连续、封闭的硬质围挡,围挡上连续设置喷雾降尘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主要道路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其他道路不低于2.2米,围挡墙内外应保持美观整洁,公益广告展示面积不少于围档墙体面积50%,严禁乱涂乱画,确保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施工现场规范化。施工现场大门内应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要求明确划分;在进入工地的主要通道及施工区域上悬挂红、黄、蓝、绿等各种安全警示标牌;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管理精细化。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防治措施,提升建筑工地扬尘监管效能;落实“两个监控头”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着力强化过程监督,实现扬尘防控常态化管理。目前,在建建筑工地52处,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动态巡查与静态监控相结合,做到巡查无死角,监控全覆盖。

处罚标准化。对未有效落实工地扬尘防治措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令其停工整改;对工地扬尘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不良信用信息,与企业招投标、资质管理、评先树优挂钩,形成“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

1、2.特色小镇

今年以来,诸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扬尘防治检查200余人次,检查扬尘治理建筑施工项目单位65家,下达扬尘治理整改通知书46份、停止施工通知书7份,对11家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通过动态检查、有效监控、严格监督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

二、打造特色生态小镇,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诸城市立足自身条件,加快推进小镇资源聚集、要素集中、功能聚合,推进小镇差异化发展,使小镇特色更加鲜明,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产业转型新引擎、创新创业新高地、城乡融合新纽带、乡村振兴新平台、文化彰显新名片。目前,诸城市共创建包括昌城镇健康食品特色小镇、桃林镇茶旅风情小镇和林家村西海岸智能装备小镇等省、市级特色小镇3处。诸城市的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山东省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认可,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推广。

全面提升农旅特色项目建设。桃林镇立足独特区位优势和文化条件,大力实施“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闯出了一条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目前,桃林镇辖区内的大源茶园已栽植450亩茶苗,道路硬化工作也已完成。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为周边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如特色小镇昌城镇的启动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明确特色定位,完善功能配套,扎实做好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规划,充分体现现代化水平和人性化理念。全市已改造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0个,新建小型绿地广场51处。

坚持宜居为本,建设新型生活社区。提升聚合居住水平,坚持区域统筹、科学布局,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棚户区改造和商业开发政策,加快规划建设进度,鼓励引导农民聚集融合。

三、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诸城市遵循“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思路,组织镇街(园区)合理确定改厕模式,稳步推进全市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深化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确保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新增改厕8318户,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积极引导、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发展;结合秸秆禁烧工作,同步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方面进行引导,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花。

坚持聚焦关键。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全面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塘沟,河道、主干道沿线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积极引导群众规范养殖禽畜、整齐堆放物品,严禁随意倾倒垃圾、直排污水等现象,通过对人居环境整治,使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

坚持建章立制。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引导加强美丽乡村文明建设,抓住创建文明镇、文明村的良好契机,做好村内绿化、改厕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红黑榜单晾晒等形式,约束村民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增强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四、抓好建筑节能,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近年来,诸城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建筑能效提升,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民用建筑均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建成建筑节能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建筑占节能建筑的100%;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将全部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施工;新增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面积5万平方米;全市建筑高度100米以下住宅和采用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的公共建筑太阳能光热系统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标准设计、施工;完成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40万平方米。

工作中,我们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绿色建筑推广为中心,强化从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建筑节能闭合监管制度。立足全市建筑节能市场建设和发展实际,逐步完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严格建筑节能监管,提升新建建筑能效。紧紧抓住建筑节能专项设计、节能设计审查及设计变更审查、节能材料进场检测、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确保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到位。

推进绿色建筑量质齐升。强化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监督;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民用建筑在工程验收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未进行绿色建筑工程各专业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组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未通过绿色建筑工程总体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进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加强技术支撑,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全市新建建筑符合应用条件的应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建筑工程在屋顶等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探索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及绿色建材的应用。做好全市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认定受理工作,加强对认定产品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认定产品质量。引导企业申报绿色建材星级评价标识,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目前,诸城市金东世纪城二期、东鲁家园一期设计阶段和金东世纪城一期运行阶段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绿色建筑二星级示范项目。

五、倡导农村清洁取暖,确保空气质量改善

近年来,诸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把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强力推进,在提高农村居民供暖水平的同时,让全市人民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在完成2019年21225户任务竣工验收的基础上,2020年计划改造4万余户。

制定规划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布局设施建设。将农村清洁取暖工作纳入重点工作攻坚,确保工作推进有部署,有落实。工作中,定事、定人、定时、定责,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同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底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满足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清洁取暖方式。按照“镇街(园区)主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总体思路,引导有条件的镇街(园区)根据实际,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在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城郊村、城边村,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在镇驻地、社区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与节能分散”供暖,能接入市政供热管网的优先接入管网,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采用“燃气壁挂取暖炉”或者“生物质节能炉具”进行分散取暖。

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建立合理的财政资金补贴机制,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按照“补初装不补运行”的财政资金补贴模式,确立“可持续、能承受”思路,采用“政府补得上、居民用得起”的可持续运转模式,达到“清洁供、节约用”。

猜你喜欢

诸城市人居建筑节能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中国梦,飞起来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初冬的雨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