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地区花岗岩机制砂细度模数及修正砂率研究

2020-08-19宋宏伟何磊王浩张雨雷

中国港湾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河砂砂率石粉

宋宏伟,何磊,王浩,张雨雷

(1.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2.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0 引言

颗粒级配对沥青混合料[1]、土、水泥[2]、砂浆[3]和混凝土[4]等性能的影响已有众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机制砂混凝土,规范中要求的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考虑诸如岩性、粒型等不同对颗粒级配[5-10]的影响,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施工便利性以及最终强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仅仅按照规范要求去配制,混凝土的工作性[11]差强人意。

本文基于实体项目中使用到的花岗岩机制砂,参考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对机制砂级配的要求,通过试验缩小其取值范围,确定合理的花岗岩机制砂级配区间。同时提出一种修正现有配合比的方法,来考虑细度模数[12]与石粉含量对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其修正关系清晰。通过上面的研究并在室内及现场进行试验,以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欠佳的问题,期望改善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为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推广积累经验。

1 原材料特性

水泥:廉江市丰诚水泥有限公司的P.O42.5水泥。

粗集料:廉江市石岭采石场5~16 mm(含泥量0.4%)、16~31.5 mm(含泥量0.3%)碎石,掺配比例为各占50%。

减水剂:山西康特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TPC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7%。

细集料:廉江市石岭采石场机制砂,细度模数3.18~2.58,压碎值22.1%,MB值为0.6。廉江市青平砂场河砂,细度模数2.22~2.86,含泥量2.0%。

2 细度模数

2.1 级配的影响

通过对30组机制砂与15组河砂进行筛分试验,机制砂细度模数在2.58~3.18,主要集中在2.80左右,河砂细度模数在2.22~2.86,主要集中在2.40左右,依据《建设用砂》规范,河砂与机制砂定性为中砂(2.3~3.0)。

为了便于确定机制砂与河砂的级配是否良好,本次对于级配的分析从分计筛余百分率入手,通过几组机制砂与河砂代表组、规范中值的对比,来分析级配的状况(见图1)。

图1 分计筛余百分率曲线图Fig.1 The curve of percentage retained

通过图1中机制砂(6组)与河砂(5组)分计筛余百分率对比规范中值,可以看出机制砂存在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的通病,机制砂的级配在1.18 mm以上颗粒含量比较高,0.075~0.60 mm档颗粒含量较少;河砂大部分级配在规范中值附近,0.075~0.30 mm档颗粒含量较少,有少部分河砂级配同机制砂类似,级配在1.18 mm以上颗粒含量比较高,0.075~0.60 mm档颗粒含量较少,经过追踪发现这些河砂一般含泥量比较高,采取水洗法降低含泥量,在水洗的过程中0.075~0.30 mm档颗粒含量减少,级配变差。

结合规范通过细度模数确定机制砂属于中砂,细度模数一般在2.8左右,根据以往河砂的使用经验,河砂细度模数在2.8左右时混凝土的状态一般偏好。但机制砂的使用却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通过分析下面各筛孔分计筛余与细度模数的关系,来解释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对于计算细度模数的各级筛孔分计筛余α,分别进行每级与细度模数的回归分析,回归公式:

式中:Mx为机制砂细度模数;α为各级筛分计筛余百分率,%;C1、C0为回归常数。

对试样细度模数与各筛孔分计筛余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在0.80以上者有4个粒级,其中具有正相关关系的为2.36 mm与1.18 mm粒级的分计筛余,具有负相关关系的是0.30 mm和0.15 mm粒级。见表1。

表1 各级筛孔分计筛余与细度模数回归统计Table 1 Regression statistics of percentage retained and fineness modulus of sieve holes at all levels

通过调整某一档的筛余质量以增加60%、减少60%,其余档的筛余质量保持不变,研究细度模数的变化(见图2),发现4.75 mm档与0.60 mm档对细度模数影响很小,而2.36 mm、1.18 mm档筛余质量减少细度模数降低,增加则细度模数增大,与0.30 mm、0.15 mm档对应相反,这两档筛余质量减少细度模数增长,增加则对应细度模数减少;这与上面做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变化幅度为0.30 mm档小于0.15 mm档,2.36 mm档大于1.18 mm档,呈反对称的蝴蝶形,通过图2还可以发现2.36 mm档对减少比增加敏感。可以通过对2.36 mm、1.18 mm、0.30 mm和0.15 mm的筛余百分率进行调整来指导机制砂生产中细度模数的控制。

图2 机制砂细度模数与各粒径含量调整关系Fig.2 Adjust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FM of MMS and content of each particle size

2.2 石粉的影响

石粉是石头粉末的通称,本文定义为机制砂中粒径0.075 mm以下的成分。以规范中值作为基准,在保证石粉(0.075 mm)以上粒径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石粉在机制砂中的比例,可以明显发现石粉含量每增加10%,细度模数减少近0.3。

在机制砂生产工艺中,机制砂是从大颗粒逐步破碎、研磨成较小颗粒的,通过对2.36 mm、1.18 mm、0.30 mm和0.15 mm的这几个粒级筛余百分率及石粉含量的控制,使成品砂的细度模数不产生较大的偏差。

3 混凝土状态

根据《建设用砂》规范,机制砂中值计算得出1.18 mm以上颗粒占总体质量的30%,即粗细比3:7,根据不同粗细比设计试验,通过缩小花岗岩机制砂级配区间,使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

表2 机制砂级配调整配合比Table 2 Mix proportion of MMS grading adjustment

通过表3可以发现,河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小5 MPa左右,同时其含气量要高于机制砂1%~2%,河砂中增加8%石粉可以增加强度,同时可略微提高混凝土坍落度减少泌水,也可能是8%石粉提高浆体的流动能力起到润滑的效果。通过对混凝土泌水性等工作性指标判断,细集料粗细比在3:7~5:5间的混凝土状态较好。粗细比大于5:5后混凝土泌水量增加,坍落度与扩展度降低明显,工作性较差,强度有下降。

表3 测量数据汇总表Table 3 Summary of measurement data

4 修正砂率

本体系配合比设计,仅对砂率进行修正,其余相关参数如水灰比、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等均参照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在确定机制砂混凝土砂率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于机制砂岩性的考虑,当机制砂岩性波动比较大时,需重新调整配合比。本次根据机制砂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给出调整方向。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首先根据粗集料品种和粒径、水灰比以及对坍落度的要求,按常规方法确定砂率βs,然后再进行修正,按水灰比、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的修正系数来修正。对于不同岩性的机制砂,应该根据试验作出修正,这里给出花岗岩的水灰比修正经验参数θw,c(见表4)。

表4 水灰比的修正参数Table 4 Correction parameters of water-cement ratio

本参数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在保证工作性能相近的前提下,机制砂要比河砂的砂率提高若干个百分点。

对于石粉含量的修正:用一个基准的石粉含量(根据岩性确定)减去当前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乘以石粉含量的修正系数θrd,花岗岩的修正经验系数为12。对于细度模数的修正:将生产的机制砂的细度模数除以机制砂规范中值计算的细度模数2.54,加上石粉的修正值,再乘以岩性修正系数θmx,花岗岩的修正经验系数为2.5。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使用砂率即:

式中:βs,new为机制砂混凝土修正砂率,%;βs为基准砂率,%,通过《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确定;θw,c、θmx、θrd分别为水灰比、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的修正参数,根据岩性确定;Mx为机制砂的细度模数;rd为石粉含量;2.54为规范中值计算的细度模数(其中0.075 mm分计筛余定为6%,以下为8%);0.12为根据试验确定的分界石粉含量。

式(2)中的修正砂率,通过对水灰比、石粉含量、细度模数进行修正,修正关系清晰,修正砂率与水灰比、细度模数成正比,与石粉含量成反比,通过6组不同水灰比、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见表5)计算修正砂率,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对细度模数的修正里面可能包含对于岩性的修正,这里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将公式使用范围扩大到不同岩性,来考虑不同岩性对配合比的影响。

表5 机制砂砂率室内试验的修正参数Table 5 Correction parameters of laboratory test for sand ratio of MMS

图3所示构件为本项目实体工程护栏,由图可以看出修正砂率的使用,明显的改善了机制砂泌水情况,调整后的外观虽然有一些气泡,但整体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验证了修正砂率在现场使用的适用性。现场使用机制砂指标与情况见表6。

图3 机制砂调整前后外观对比Fig.3 Appearance comparison of MMS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表6 现场使用机制砂指标与使用情况Table 6 Target and application of MMS on site

5 结语

本文通过缩小规范要求的机制砂级配取值范围,改善花岗岩机制砂泌水情况,同时提出一种砂率修正方法,得到如下结论:

1)对试样细度模数与各筛孔分计筛余进行回归分析,正相关关系的为2.36 mm与1.18 mm粒级,负相关关系的是0.30 mm和0.15 mm粒级,相关系数在0.80以上,与通过调整某一档质量得出的结论一致。同时发现2.36 mm档,对减少占比较增加占比更敏感。

2)以规范中值作基准,保证石粉(0.075 mm)以上粒径比例不变,发现石粉含量每增加10%,细度模数减少近0.3。在机制砂生产工艺中,通过对2.36 mm、1.18 mm、0.30 mm和0.15 mm的这几个粒级筛余百分率及石粉含量的控制,可以使成品砂的细度模数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3)同等条件下,河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机制砂的小5 MPa左右,同时含气量高1%~2%;河砂中增加8%石粉可以增加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性能。机制砂细集料粗细比大于规范下限小于5:5的混凝土状态较好。粗细比大于5:5后混凝土泌水量增加,坍落度与扩展度降低明显,工作性较差,强度有下降。

4)提出一种新的砂率修正方法,考虑对水灰比、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对砂率的影响,修正关系清晰,使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河砂砂率石粉
不同岩性石粉关键物化指标及胶砂性能
堤防岸坡防渗材料的单轴力学及透水性能试验分析
砂率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不同地区花岗岩石粉特性试验研究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含石粉的C3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建立河砂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途径
石粉变胶让发大财的梦想飞起来
石粉变塑料变出财富和快乐
河砂耦合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含氟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