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锥形束CT 和螺旋CT 口腔修复全冠图像伪影的对比研究

2020-08-19朱科技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冠实心氧化锆

朱科技, 施 雄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72)

牙齿缺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 冠修复适用于牙体牙髓治疗后、牙齿隐裂或折裂、牙体大面积缺损等情况,是临床常用的口腔修复手段。 常用材料包括氧化锆、纯钛、镍铬、钴铬等[1]。 研究表明,不同修复体材料的使用会影响CT 结果;图像伪影会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2-3]。 专家指出,虽然拆除修复体能够消除此影响,但容易造成修复体和牙体组织不可逆的损伤,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4]。明确不同材料全冠修复体对CT 影像的影响, 能够为口腔CT 检查提供指导。 本研究将3 种临床常用的全冠修复体材料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和螺旋CT 图像中的伪影特征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择期行口腔全冠修复的98 例患者进行研究。 依据不同的修复材料将患者分为钴铬全冠组(32 例)、氧化锆全冠组(35 例)和纯钛全冠组(31 例)。 钴铬全冠组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为(40.54±5.47)岁,病程3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71±1.06)年;氧化锆全冠组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20~69 岁,平均年龄为(40.08±5.25)岁,病程3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65±1.02)年;纯钛全冠组男性15 例, 女性16 例, 年龄21~70 岁, 平均年龄为(40.33±5.35)岁,病程3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66±0.97)年。 3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前磨牙或磨牙经牙髓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需进行全冠修复者;②符合口腔修复适应证;③医生详细解释后,患者愿意选择相应的修复材料, 同时接受口腔颌面CBCT 和螺旋CT 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口腔手术史或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②合并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严重感染者;④有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者;⑤中途退出本研究或失访者。

1.3 方法

1.3.1 口腔修复 口腔修复前对3 组患者进行口腔全面检查,对牙齿松动、牙髓炎或牙槽脓肿等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做好口腔修复的充分准备。 根据口腔颌面组织形态设计牙齿模型,并将修复体在模型上进行反复调试。钴铬全冠组选择钴铬合金(63%钴、29%铬、6%钼、锰+钨+硅<3%,密度:8.75 g/cm3)作为修复材料; 氧化锆全冠组选择二氧化锆(100%二氧化锆,密度:5.85 g/cm3)作为修复材料;纯钛全冠组选择纯钛(99.9%钛,密度:4.5 g/cm3)作为修复材料。 口腔修复完成后进行定期复查和修复体定期维护。

1.3.2 CBCT 和螺旋CT 检查 分别使用CBCT(日本森田公司,电压:90 kV,电流:4.0 mA)和16 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电压:130 kV,电流:1.0 mA)对3 组患者进行常规颌骨CT 条件扫描, 扫描时使用自凝塑料(高密度聚乙烯)制固定支架进行选点定位,扫描区大小及同层扫描位置均保持一致。 扫描完毕后使用DICOM 软件测量伪影的尺寸与形态,并使用Photoshop CS4 软件测量面积。

1.4 观察指标

CBCT 与螺旋CT 的伪影图像特征包括图像中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中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使用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2 个独立样本比较采取t检验与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患者CBCT 和螺旋CT 图像中均存在以冠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伪影。3 组患者的CBCT 图像中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均小于螺旋CT 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全冠组患者的CBCT 与螺旋CT 图像中,其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均大于氧化锆全冠组、纯钛全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全冠组患者的CBCT 与螺旋CT 图像中,其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均大于纯钛全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不同的全冠修复材料在CBCT 和螺旋CT 图像中均出现以冠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伪影,主要包括实心伪影(围绕伪影中心区和靠近全冠的高密度影像)和条索状伪影(以实心伪影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状扩散的条索状伪影)2 种[5]。其中,实心伪影的形态不能完全代表口腔修复全冠的实际大小和形状; 而条索状伪影则会干扰周围结构的影像[6]。 从实际测量数据来看,3 组患者的CBCT 图像中,其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均显著小于螺旋CT图像,即不同修复材料的CBCT 图像伪影均小于螺旋CT 图像伪影,表明CBCT 图像更为准确,全冠修复对其影响更小[7]。也有专家指出,采用高密度的修复材料进行口腔修复后,选择低强度照射的设备进行检查能够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8-9],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进一步对不同修复材料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后发现,CBCT 图像与螺旋CT 图像中的近远中向伪影直径、颊舌向伪影直径、实心伪影面积及条索状伪影面积按照修复材料从大到小排列为钴铬全冠组>氧化锆全冠组>纯钛全冠组,可见随着修复材料密度的增加,伪影面积越来越大,提示在口腔修复时选择密度更小的材料有利于减小伪影[10]。

综上所述,CBCT 口腔修复全冠图像的伪影更小,且口腔修复时选择纯钛材料,有利于减小图像伪影。

表1 比较3 组患者CBCT 与螺旋CT 的伪影图像特征(±s )Table 1 Comparison of artifact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CBCT and spiral CT in three groups (±s)

表1 比较3 组患者CBCT 与螺旋CT 的伪影图像特征(±s )Table 1 Comparison of artifact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CBCT and spiral CT in three groups (±s)

注:与同组螺旋CT 数据比较,aP<0.05;与氧化锆全冠组、纯钛全冠组比较,bP<0.05;与纯钛全冠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 近远中向伪影直径/mm 颊舌向伪影直径/mm 实心伪影面积/像素点 条索状伪影面积/像素点CBCT 螺旋CT CBCT 螺旋CT CBCT 螺旋CT CBCT 螺旋CT钴铬全冠组 32 6.85±0.71a,b,c 7.27±0.80b,c 5.18±0.57a,b,c 5.64±0.64b,c 288.46±30.43a,b,c 310.48±33.26b,c 151.45±15.64a,b,c 388.28±27.65b,c氧化锆全冠组 35 6.16±0.62a,c 6.81±0.70c 4.88±0.45a,c 5.02±0.55c 232.06±20.65a,c 248.93±27.25c 47.43±7.83a,c 177.46±14.74c纯钛全冠组 31 6.07±0.57a 6.45±0.61 4.45±0.48a 4.63±0.44 217.46±18.44a 228.25±21.07 30.25±5.65a 81.74±9.15

猜你喜欢

全冠实心氧化锆
后牙隐裂行不同材质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
氧化锆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氧化锆牙种植体的现状与未来
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扫描正确度对整体的影响
全瓷髓腔固位冠与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湖州要建“实心”的“城市大脑”
一种高韧性氧化锆基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
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