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0-08-19耿书宝侯贺丽王国君潘鹏亮

农技服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耿书宝, 侯贺丽, 尹 健, 乔 利, 王国君, 潘鹏亮*

(1.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2.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 河南 信阳 464000)

2019年6月28日,来自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也同时明确指出“新农科”建设的目标和使命,要扎根中国大地掀起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1]。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新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1-2]。专业英语是国际化科研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推进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升其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推进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事《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多年,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对高等农业院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举措,以期为新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1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加强对植物保护专业的认识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本科生学习《大学基础英语》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杂草学等领域的词汇、文献阅读和写作技巧,是植物保护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扩充和巩固植物保护专业领域的相关词汇,促进对植物保护专业学科前沿的认知,从而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

随着新农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不断引入植物保护领域,传统农业学科需要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只有掌握了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追踪国际前沿,有效把新技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促进植物保护学科的良性发展。

1.2 为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写作奠定基础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毕业试验内容后撰写的一份学术性论文[3]。毕业论文是学生对专业研究的一次尝试和训练总结,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大学4年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摘要是全文的精炼浓缩,而英文摘要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文摘要是历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最多的部分,大多都是直接简单机械地翻译,导致很多专业词汇选用不当和语法错误。通过《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英文摘要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奠定基础[4]。

1.3 成为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信息文明社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进行产品服务全球化推广中越显重要。在毕业生就业面试中,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除考查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看重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以及熟练运用专业英语知识宣传推广其产品的能力。另外,毕业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更需要掌握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同时追踪国际科研进展,专业英语逐渐成为研究型植保科技工作者的一种必备技能[4]。

2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

根据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3个等级,其中,基础目标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需求确定,提高目标针对英语基础较好、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发展目标是根据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有学者认为,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应是公共英语的主流课程,而通用英语课程则必须不断边缘化[5];但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将专业英语设置为选修课,反而重视基础英语教学。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的问题,教师难以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将《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杂草学的相关专业内容讲授完毕;加之该课程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此期多数学生都忙于毕业实习或复习考研,对课程学习不够重视。因此,应对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满足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的教学需要。

2.2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兴趣不高

伴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植物保护专业的生源质量不一,部分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较低[6]。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有部分学生是专业对口生,生源多为职业高中生,大多英语基础较薄弱,甚至有些在高中阶段不开设英语课。进入大学后学生普遍存在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畏惧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尽管积极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直到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还有很多学生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六级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学生一方面普遍认为专业英语没有四六级英语重要,另一方面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总感觉自己四级都没过,专业英语就更难学[7]。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高。

2.3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

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和拓展,同样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能力。然而,目前在许多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还是沿用原来的“一言堂”“满堂灌”等陈旧的教学方式[8],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被动听讲,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陈旧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也是教学效果不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考核仍然采取一次性闭卷考或者让学生翻译一篇专业论文的方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和交流能力。

2.4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广泛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强调在专业领域中的实际运用,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英语能力都很高。目前,《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的教学一般都由专业课程教师承担,但是这些专业教师往往只对植物保护专业的某一方面,如昆虫学的研究较多,而对植物病理学和农药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导致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讲述内容有些片面,不够广泛。因此,植物保护专业教师需要对专业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或者由几位不同专业的老师共同讲授这门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探索

3.1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可以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这时,学生刚结束基础英语的学习,对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理论也有所掌握,可以将所学专业知识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加以巩固和提高,同时加强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和英文科技写作的能力。另外,此时学生还没有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英语。《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涵盖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杂草学4个专业部分的内容,教学课时应不少于64学时,保证每周4个学时的教学,才能保障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本课程。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尽管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对学生保持失望、消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意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设定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在讲授专业词汇时,要善于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对专业知识做进一步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运用。同时,灵活安排一些课堂小测验、课堂情景对话,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让学生有主动参与感。最后,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英语的自信。

3.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是学生最为关心的事情,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模式,再探索对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英语技能。基于此,笔者采取平时成绩、课堂作业和期末PPT答辩考核三者相结合的考核方案,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率和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占30%,包括课堂专业词汇小测验(表1)和论文翻译作业;期末PPT答辩考核占50%,采取分组进行PPT课件答辩的形式,PPT内容要与课程相关,每个小组成员不多于5人,每个小组的成绩由其他小组长和教师打分决定,每个小组长和演讲人可以附加10分(不重复加分)。

通过实践,上述考核方式保证了学生的出勤率,教学过程中随时会有小提问,提问重点为专业词汇的拼读和释义。课堂教学中灵活安排小测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学习的“紧迫感”,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最后,为了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用分组教学,分组讨论学习,选择与本课程相关的英文文献,共同制作PPT课件,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综合翻译能力。期末考核采取分组共同完成文献翻译并进行课堂PPT汇报,对于演讲人,能提升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其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对于其他小组成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互相监督和评价,保证学习效果。

笔者在课堂教学第一节课就对信阳农林学院2016级植物保护专业3个班级的学生(2016级植物保护1班学生共27人,均来自对口招生;2班学生共21人,均来自普高招生;3班学生共27人,则来自专升本)进行小测试(表1),限时10 min,以了解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在教学结束的最后一节课,以同样的试题再次对学生进行测验,也限时10 min。对比课前课后测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用SAS 9.3软件进行t测验,结果表明,3个班级的课后成绩均显著高于课前成绩(图1)。2016级植物保护1班的平均分从84.1分提高到90.2分,2班的从74.8提高到95.2分,3班的从65分提高到89.8分。

表1 将下列词语汉译英或英译汉

3.4 提升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

教师引领着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4]。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对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杂草学的专业知识均有所掌握,不能只专攻其中一个方向。其次,教师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英语,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性地学习英语的构词法和翻译技巧,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授课结合在一起。最后,教师应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一方面了解本专业的研究新进展,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活学活用,掌握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7]。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剧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新农科”建设,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英语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对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植物保护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乃至出国留学深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探索和改进《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专业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教师,要紧跟“新农科”建设的时代潮流,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专业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