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8-19彭丽芬董占雪江丽雯

农技服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顶岗园林岗位

彭丽芬, 董占雪, 江丽雯, 苟 敏

(贵州省林业学校, 贵州 修文 550201)

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相对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可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巩固知识,学到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视野又增长见识。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精神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顶岗实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以贵州省林业学校(采用“2.5+0.5”教学模式开展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为例,于2020年3月采取问卷调查法(用问卷星生成电子问卷,通过QQ、微信等平台,由企业、教师、学生自愿填写,2周后关闭电子问卷)对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调研(回收合作企业问卷31份,回收2014—2020届毕业生问卷90份,回收2018—2019级在校生问卷175份,回收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问卷35份,各调查对象均超过30个样本,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效度),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寻找对策,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1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1.1 实习岗位类型

调研发现,目前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主要有施工员、绘图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监理员和安全员7个岗位。同时,企业会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到其他岗位顶岗实习,如苗木培育、养护等岗位。从图1看出,企业顶岗实习岗位需求集中在施工员(67.74%)、造价员(48.39%)、资料员(58.06%)3个岗位,需求接近或超过50%,绘图员、材料员、安全员、其他也有一定需求;学生实际顶岗实习岗位集中在施工员(26.67%)、资料员(34.44%)、其他(25.56%)3个岗位。

在校生对顶岗实习岗位的期望比较平均,与企业需求和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有较大差异,如施工员、资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岗位的期望值远低于企业需求,说明在校生的岗位期望和市场需求不一致。总体而言,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如造价员、绘图员的培养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

1.2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3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80.65%)、毕业生(71.11%)还是在校生(78.29%),对个人的专业技能都很看重,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信息化使用能力、学习能力。从职业素养来看,市场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是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从图2看出,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是综合性的,超过一半的企业希望学生具有复合型能力;在校生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与企业的要求相吻合,同样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毕业生的认识也类似。因此,学校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3 顶岗实习指导

1.3.1 实习计划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学校与企业要深度融合,双元育人,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64.52%的企业也将顶岗实习学生作为企业人才的来源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学校与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和态度不一致的问题,仅有25.81%的企业会与学校一起为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61.29%的企业没有制定计划,12.9%的企业表示不知道。表明,学校没有与园林企业就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共识,没有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缺乏深度合作。

1.3.2 岗前培训 企业重视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前培训,93.55%的企业会安排人事部(29.03%)、项目部(29.03%)、技术部(32.26%)对学生进行培训,少部分由企业管理部门组织。从培训时间看,培训3 d以内的占29.03%,7 d以内的占41.94%,2周以内的占6.45%,2周以上的占22.58%。培训时间在3 d以内的有大型企业,也有2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培训2周以上的既有年产值6 000万以上的企业,也有小规模企业。表明,学生顶岗实习前培训时间与企业规模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重视程度。

1.3.3 实习指导 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人员有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师傅)、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学生到公司进行顶岗实习,90.32%的企业会安排师傅指导学生实习。实习指导具体方式中,32.26%由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25.81%是师傅操作示范,学生观摩;29.03%是学生顶岗,师傅指导,指导方式多样。但也有12.9%的企业安排实习较为随意,有7.78%实习生没有企业指导教师。

从学校方面看,80.0%的班主任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够经常主动询问了解情况,做好学生实习过程就业前思想意识等的引导;71.11%的实习指导教师能够较好履行职责,主动了解沟通情况,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思想意识等进行引导,了解学生动态。

1.3.4 实习效果 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效果普遍认可,认为增加了就业机会,达到了实习目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自身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和对实践能力有一定提升的占98.89%;80.00%的学生认为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激励,对就业前景有了信心或有了一定的信心和目标。同时,71.11%的实习生认可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师傅),认为帮助很大,很钦佩老师;自己在专业技术(75.56%)、人际关系(58.89%)、工作方式(67.78%)、工作态度(61.11%)等方面均有提高。

1.4 顶岗实习考核

无论是企业,还是指导教师和学生,均认为顶岗实习考核的指标应包含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手册填写情况、学生职业道德情况、主动与人沟通情况4个方面。从表1看出,对4个方面的指标,企业、实习生、指导教师的认同程度不一致,企业和实习生认同程度较接近,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高于前两者。

表1 不同主体对实习岗位考核指标的认同程度 %

2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融合深度不足,双元育人成效未体现

园林企业主要追求经济效益,对无效益或低效益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加上贵州省园林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放缓,部分企业甚至生存困难。因此,在学生顶岗实习中,部分企业并未真正将顶岗实习学生作为企业人才来源培养,没有与学校一起制定实习计划,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足,更多是依靠熟人介绍来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同时学生也不注重网络招聘;实习期结束就获得录用通知的仅占36.67%。总体而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导致双元育人的成效未能充分体现。

2.2 学校对企业需求存在认识偏差,学生能力有缺失

园林企业能够提供的岗位主要有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3个岗位,需求接近或超过50%,但学生实际实习的岗位以施工员、资料员为主。表明,学校和教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上有缺失。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目前,实习生所学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梳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专业教师“双师”能力不足。

2.3 学生实习指导和考核体系不健全

在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中,无论是落实岗位,还是中途的实习指导、结束时的考核评价、信息反馈等管理体制与平台不健全,指导人员的责任心有待提高,尤其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学生实习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成效的对策

3.1 进一步强化校企融合深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力度。一是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对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顶岗实习标准和计划,共同考核评价学生,构建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考核-就业的一体化体系,提高学生实习后就业成功率。二是学校要多渠道、多路径的提供实习岗位,要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成效,重视网络招聘,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到企业进行实习。三是学校要提升自身实力,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帮助,共同开展科研、生产实验等,双方共同提高指导人员的责任心、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程度。

3.2 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与培养

要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宽基础,方向化”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差异、企业实际需求,分段实习,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技能,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采用专业教学和渗透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吃苦精神和安全意识。面向学生、学校和企业建立三元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多方了解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及时有效调整顶岗实习工作方案[2]。

3.3 构建顶岗实习管理与反馈的信息化平台

目前,顶岗实习成果主要通过实习手册、实习考核鉴定表、实习总结来体现,这些文件对顶岗实习的过程与质量并不具备很强的反馈性[3]、及时性。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实习管理平台[4],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反馈体系,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全程跟踪[5],收集学生或企业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各类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和实习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顶岗园林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