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过你的一双手
2020-08-18耿世诚
耿世诚
真题回放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一双手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漠;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50分)
写作点拨
纵览近几年四川内江考查的中考作文,2017年是命题作文《遇见》,2018年是命题作文《我心中的英雄》,2019年是半命题作文《______的精彩》。2020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题目一改多年考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风格,今年考查的是材料作文。这在某些程度上增大了难度,检阅考生深度审题、灵活拟题、准确选材的能力。从文题提供的整体材料来看,命题人要强调和弘扬的,是勇敢、乐观、坚强、奋斗、爱心等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力量,给考生以正面积极的人生引导,可谓一种真情关怀。
审读材料 作文题目中展示了4则材料。第一则是课本素材,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第二则也是课本素材,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让·焦诺的《植树的牧羊人》。第三则是生活素材,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朱丽华的感人事迹。第四则也是生活素材,2020年上半年备受世人关注的焦点新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件。材料安排是按课本到生活的顺序,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考生觉得写作选材时有据可循。
挖掘内涵 材料作文就是要根据提供的材料来挖掘材料的内涵,进而确定写作的主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朱德的母亲有着勤劳、奉献、慈爱、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第二则材料主要表现了牧羊人的坚强、勇敢、乐观、善良、执着的高尚品质。第三则材料重点突出了朱丽华的拳拳爱心与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第四则材料着重展现的是当今疫情防控者的勇敢、团结、奉献、释放人间大爱的闪光品质。思考一下这4则材料的共性,表现的都是“一双手”或“一双双手”以自己美好的品质,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的高尚精神。
确定立意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来说其内涵是十分豐富的。从不同角度就可以确定不同的立意。比如:通过一件事来表现母亲的任劳任怨、慈爱奉献等,进而温暖着“我”的人生;通过特写父亲的手,体现父亲的坚强乐观、宽容豁达等,激励着“我”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以场面描写来表现老师的风趣幽默、甘于奉献等,哺育着“我”茁壮成长;以细节描写来展现同学或朋友的真诚帮助、热忱关心等,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促使了“我”的进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凸显英雄模范人物甚至是无名小辈的勇敢无畏、舍己为人、奉献爱心等,促使人间更美好,营造社会更和谐的氛围等等。所有的立意都是紧紧围绕“手”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巨大变化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一篇作文只能在这众多立意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表达的立意方向来写作,否则容易主题不集中,中心杂乱。有一个原则必须要遵循,文章的立意必须要与材料的内涵高度一致,反之就掉入偏题的泥坑。
运用素材 根据文题所提供材料的内涵以及确定的立意,这次写作的选材范围是很宽泛的。凡是符合在生活中“给过你温暖与触动”的“一双手”或“一双双手”,都可纳入写作素材。从家庭生活中取材,可以选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亲人的“手”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来写。从校园生活中取材,可以择取老师、同学、校友等人的“手”对“我”有教育帮助的事件来写。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可以关注那些坚强勇敢、执着追求、有爱心、有奉献的典型人物的“手”来写。对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精准,既要符合原材料内涵,又要能突出文章主题,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所选的素材时,要重点叙写出与这双手有关的动人故事,以一定的故事性来吸引读者,也可勾勒与“手”有关的感人场景或细节,甚至可以对使“我”内心受到很大触动的手的特征、状态等进行特写,产生一定的画面感,借此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文章结尾,还应结合选用的素材,挖掘出素材的深刻内涵,进而照应题目或开头,点明全文的主题,生活现象与本质相互结合才算完美。
巧拟题目 材料作文对题目的要求就是自拟,这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有很大区别的,也恰恰让某些考生煞费苦心。题目的拟定,可在这“一双手”或“一双双手”上下功夫。可以把它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手”能体现事件的具体过程,也蕴含着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按“手”的特征拟题,如《那是一双粗糙的手》《一双苍老的手》《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记忆中的那双手》《那手,多美》《手牵手》等。可以按“手”的社会功能来拟题,如《一双双奋斗的手》《勤劳的那双手》《给予温暖的一双手》《暖手暖心》《生命之手》《你的手为我扛住天》等。也可以不出现“手”,而以“手”的动态及变化来拟题,如 《拂去心中的恐惧》等。还可以凭借修辞手法来拟题,如《那双手说,慢点,走慢点》等。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很多,只要针对材料内涵来缜密思考,灵活拟题,是可以突破这个拟题难关的。
满分佳作
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
一考生
我见过春日夏风,秋叶冬雪,见过山顶,遇见过陡崖,看过繁花似锦,却也经历过长夜漫漫,但我从没彻底怕过。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永远有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在帮助我,支持我。
夏天像一个怪脾气的老头,说生气就生气。忽然之间就从月朗星稀到电闪雷鸣,那闪电将积蓄已久的能量,一股脑的释放出来了,划破了墨泼似的天空。雨和风也不甘示弱,像两个顽童,争先恐后弄出噪音,想引起人们的注意。风声和雨声渐渐盖过了蛙叫蝉鸣,也成功地吵醒了熟睡中的我。
半梦半醒的我被无孔不入的热气扰得心烦意乱。因雷雨所导致的停电,让我置身于炎热且黑暗的环境。看向窗外,闪电所发出神异的光,像世界末日即将到来,雨和风狠狠地击打在窗上,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就像有人在敲窗户。恐惧在黑暗中滋生。不安,像藤蔓一样疯狂生长,蚕食我的意识。
“叩-叩-叩”在幽深的环境,敲门声被无数倍放大,显得格外瘆人。各种妖魔鬼怪,仿佛都在我身边,紧紧地盯着我。我一言不发,不敢出声,却汗毛竖立。门,打开了!是母亲。她仿佛携带着一把神剑,将所有的妖魔鬼怪都驱走了。
实际上,她带来了一把扇子。她轻轻地坐到我床前:“被热醒了吧?没事儿,我替你扇扇,快睡吧!”温柔的话语,含着无穷的力量,驱走了黑暗,赶走了不安。她轮换着双手,不急不缓地扇着扇子,送来阵阵凉风,让热气无所遁藏。而我呢?就像小时候一样,抓着她粗糙却温暖的手,渐渐地陷入了梦乡……在睡前模糊的记忆中,那双手一直存在,一直不知疲倦地替我送来凉意,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有一个美梦。
在梦中,我看到了母亲。一个勤劳的母亲,用那双熟悉的手操持家务,给我一个舒适的家。一个热爱生活的母亲,用那双灵巧的手,编织着我童年的美梦。一个爱我的母亲,用粗糙却温暖的手,赋予我无穷的力量,让我越过一座又一座高山。
风雨过去,第二天是一个大好的天气,阳光灿烂,繁花似锦。关于昨夜却记忆犹新,那种温暖,仿佛不曾消失,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仿佛不曾离去,永远留在记忆的长河。
趁着风华,赶着日茂,可能长路漫漫,也可能永夜无昼,但我从未彻底怕过。因为总有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一直在我身后,默默保护着我。
名师点评
细节逼真 题旨鲜明 考生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夏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夜,母亲用她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给“我”扇凉风,为“我”“驱走了黑暗,赶走了不安”,“ 让热气无所遁藏”,让“我”夜里有一个美梦。这个暖人的镜头,在读者的心中深深扎根。在景物描写和事件叙述的交替过程中,一个慈爱、勤劳的母亲形象呼之欲出。考生满怀深情地讴歌了母亲对儿女的真切关心、默默奉献和精心呵护。母亲的手,永远在帮助“我”,支持“我”,保护“我”,为“我”编织人生的美梦。
結构精巧 笔法灵活 开篇运用烘云托月手法引出写作对象,点染文章主题。主体部分重点叙写夏天那个恐怖的夜晚,母亲用她粗糙的手给“我”扇走了黑暗、不安和热气,“我”抓着她温暖的手陷入美梦之中。结尾和开头遥相呼应,达到结构完美、主题突出的境界。拟人手法写景,将夏天、闪电、雨和风等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成功营造了恐怖的氛围。比喻手法逼真地表现了“我”内心的不安,把扇子比作神剑更显得幽默有趣。景物描写为事件叙述作铺垫,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彼此融合天衣无缝。语言简练利索,而又不乏诗意,耐人寻味。
责编: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