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0-08-18余春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渗透高中物理

余春兰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唯物精神、实验精神与科学探究方法,是推动学生不断反思、总结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渗透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69-02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及未来发展中必备的能力与品格。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内容较繁杂,包含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其中,力学与电学不仅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与新课标要求的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相互呼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系统的教学方案,是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探究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基本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物质的构成、运动的预测、能量的守恒与物理价值等基础知识,使物理学知识与概念在头脑中得以持续存在。第二部分是良好的科学思维。从物理学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基础属性和规律,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学会模型构建与抽象表达,拥有推断证明和综合分析等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三部分是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探究,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然后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利用科学方法去检验求证,从而得出结论,并分享与交流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第四部分是科学的态度与责任。带着钻研的精神认识与学习科学,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在物理实验方面,能够坦然接受由于错误的实验方法或顺序导致的失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物理核心素养与物理能力相辅相成,只有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其次,渗透物理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让学生敢于质疑真理、挑战权威,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亟需具备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人才。物理是解释事物运动规律的学科,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2.1  优化物理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被划分为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融合,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要结合讲授与应用,让学生将学习的重心转变为知识的迁移运用。还要对物理基础知识结构进行更深层的讲解,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物质观、运动观、能源观、相互作用观。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才能保证物理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在讲授“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既要向学生讲授“摩擦力”的相关概念等基础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对比学习摩擦力与重力、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构建出“力和运动”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与吸收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2.2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提供时间与空间;就要提出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开展自主探究活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增强实践意识、养成科学态度。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在课堂提问基础上生成,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现象生成。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自主探究,学生才能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开拓视野、提高能力、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2.3  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把握物理规律,逐步掌握物理的学习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更能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课堂体验与感受,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教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教师演示实验,包括教师在讲台上实际演示和播放实验操作的视频录像。虽然播放教学视频有些许死板,但是视频中的实验操作较为规范。教师演示实验能够将枯燥复杂的知识点浅显易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更加直接、直观地掌握知识。第二种是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就是教师在讲解实验或者是播放实验操作视频后,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让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让每一名学生都动手实践,不可流于形式,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掌握物理原理。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可以以学生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对而言,小组实验更为科学,因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上的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与才能,不断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实际出发,设计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学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贵富.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

[2]封海军.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教育学文摘,2018(10).

[3]蒲永松.高中物理课堂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

[4]陈礽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J].教育界,2017(3).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素养渗透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