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进行高中数学网络授课的分析

2020-08-18李浩天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李浩天

【摘 要】当代教学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高效率地进行网络授课,笔者分析了实际教学经历。笔者认为,教师想要高效实施高中数学网络授课,就应该做好多元化备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数学;网络授课;多元化备课;情境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29-02

如今,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网络教学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学习空间。然而部分教师不能高效地实施网络授课,学生与实际脱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大相径庭。因此,如何高效进行网络授课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要想高效进行网络授课,教师从备课、教学到反思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备课不精,就会形成拖沓的教学局面;教学不熟,就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反思不及时,就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教学的不足,不能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使自身教学素养也得不到提升。笔者将从上述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高中数学教学实例,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高中数学网络授课更加高效率。

1   多元化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基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预测学生的学情,化解各种认知上的冲突,让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网络环境是复杂的,所以多元化备课成为了教师的不二之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多方面使用网课软件

网课软件中的教学工具相对全面,而且数学课通常有代数运算、图形建模等需要,如果忽略软件的功能,将会在屏幕上出现符号混乱、公式错误等情况,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了解、使用软件中这些教学工具。如在讲解“计数原理在排队中的应用”时,可使用“编号工具”对个体进行编号,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在讲解排列组合的“涂色问题”时,就需要用“涂色工具”代替实际课堂中的彩色粉笔;在讲解立体几何时,则需要用“虚线工具”构造辅助线。学会使用网课软件,能使教师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解惑答疑[1]。

1.2  多角度讲解知识

网课的受众不仅仅有学生,还有家长、其他教师等,上网课对高中数学教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单一的解题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且解答问题,让他们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产生新的思考方式[2]。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总结不同的方法,既是对教师自身的提升,也能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解疑答惑。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的备课中,网络中海量的信息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为教师开拓一条备课捷径;而且省时省力,只需要在搜索栏中输入要查询的内容,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有效地减少备课时间。受众群体之复杂和网络资源之方便决定了教师必须多角度考虑学情,多层面解决问题,多元化丰富课程内容。所以笔者在备课时设置了这样一道题:

将一个四棱锥(如下图)的每个顶点都染上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异色,若只有4种颜色可供使用,则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   )。

A.48种 B.72种

C.96种 D.108种

答案是这样的:①用四种颜色,A、C同色或B、D同色。当A、C同色时,依次涂点A、B、P、D,则共有4×3×2×1=24种涂色方法;同理,当B、D同色时也有24种涂色方法。②用三种颜色,A、C同色且B、D同色。依次涂点A、B、P,则共有4×3×2=24种涂色方法。综上所述,共有24+24+24=72种涂色方法。笔者认为还可以用“特殊位置法”,于是又有如下新思路:与点P相邻的点是最多的,所以点P就是特殊位置。先涂点P,再涂点A、B,就有4×3×2=24种。接下来对A、C是否同色分类:①A、C同色,涂C、D就有1×2=2种;②A、C异色,涂C、D就有1×1种。综上所述,共有4×3×2×(1×2+1×1)=72种涂色方法。

在第二天实际网络授课时,笔者发出问卷调查:更接受哪一个方法?结果显示,57.3%的学生选择第一个方法,40.6%的学生选择“特殊位置法”,还有3.1%的学生表示两个方法都不接受。上述结果反映出一个事实:提供多样的解题思路,能让更多的学生从网络授课中获益,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授课教学环境。

2   情境教学

在上述调查中,“3.1%的学生表示两个方法都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够融入到网络教学氛围当中。他们很难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求知欲较弱,逻辑不清晰,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而情境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必需的情境(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逐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网课的新颖性和虚拟性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如教师可以这样讲述:假设你站在P点山峰,你有4条下山路径,能分别到达A、B、C、D4个驿站,所以与点P相邻的点是最多的。然后借助软件工具给点涂色,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理解该问题了。

又如笔者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为(   )种?

A.144 B.120

C.72 D.24

笔者注意到许多学生留言“不太理解‘插空法”,这时笔者放慢教学速度,设置合适的情境,用“□”代表“空椅子”,用“△”代表“有人的椅子”,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了其中一种情况“□△□△□△”,学生就立刻明白了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

教师要思考怎样通过远程网络教学构建屏幕上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和教师有感情上的交流,使學生和教师的思维同步,达到“无形问题→有形情境→无形思考”的转化。

3   网课教学反思

教师可通过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网络授课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教师每讲完一节课都要反思成功与缺陷,反思是否把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是否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是否通过网课把数学知识进一步内化成学生的能力、是否能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最有效的反思方式是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4]。

然而网络授课时,教师只能隔着屏幕和学生交流,一些教师把距离看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顺应时势,转变思路,用网课软件或者是其他直播软件自带的视频、音频及文字功能,主动与学生沟通。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1)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沟通方式,激发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兴趣。

(2)易于生成谈话记录,为课后开展教学反思提供便利。

(3)顺应时代发展,教师通过此途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反思笔记结合起来,是多媒体教学的另一种延伸。

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论述了高效的网络授课方法。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需要发现和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许多教学方法需要尝试,许多教学环节需要优化。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课堂环境,结合新科技,勇于探索,才能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授课惠及更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孙丽梅,吴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微课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2).

[2]朱亚珍.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1).

[3]石卫东.运用信息技术改善高中数学备课效果[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2).

[4]张丽丽.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7).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