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中学数学“四导学教”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08-18吴宝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抛物线中学数学核心素养

吴宝

【摘 要】“四导学教”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实施“四导学教”,教师应依据数学基本思想,在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围绕“导问、导学、导练、导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着力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建模、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四导学教;核心素养;中学数学;抛物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71-02

本文主要在遵守“四导学教”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对课前准备、答疑解难、自主探究、课堂训练、总结提升等六个环节分别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出每个环节的以“四导”中“一导”为主的特点,以及促使这六个环节在教学中彼此照应、相互联系、共成一体。

1   “四导”的基础——数学核心素养

1.1  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数学教学之后能够逐渐建立自身的发展规划与需求,通过数学学习建立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能力,并且在内心深处能够形成的良好素养和品质[1]。

1.2  数学核心素养的要义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能力、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数学观念指的是能够有效认识数学学习中的相关知识要点,并且能够在自身的头脑中进行整合和升华,提炼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技能,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科学思维指的是能使用数学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整合,判断出事物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对生活实践中的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判断,必要情况下能够建立数学模型。

科学能力指的是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能够利用数学思维对事物进行批判和创新。

科学探究指的是能够具备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能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的判断,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猜想和假设探究事物的本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指的是能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建立自身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具备数学研究的专注性和理性,树立数学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意识。

2   “四导”的前提——课前准备

“四导学教”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原因在于该教学模式十分强调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教学前的准备。而教学前的准备,不仅是指教师对“教”的准备,更是学生对“学”的准备[2]。由此认为,“教”与“学”的准备是师生在多方面(物质、精神等)的“双重”准备。课堂上好的导问、导学、导练、导智是以课前的精心准备为基础的。如在教学“抛物线”以前,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情,需要了解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度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情况,在初中抛物线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

3   “导问”的起点——答疑解难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长见识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汲取知识、提升自己。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而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以往经验表明,根据学生学习中问题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可将问题划分为真假两类,真问题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假问题则可通过自我领悟得到解答,案例中的“答疑解难”和解答的问题均视为真问题。为此,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相关内容基础上,结合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展开分析,即教学“抛物线”过程中,设置了下文这样的情境导入。

师:回忆一下学习椭圆和双曲线时,老师在黑板上利用教具分别用怎样的方法画出它们的图形?(学生回答)

师:根据以下方法,画出的图形会是什么?(学生回答)

通过上面的导问,为学生答疑解难,得出抛物线的图形特点,仿照椭圆与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引导学生说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而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4   “导学”的重点——自主探究

首先要求学生在推导前回顾求椭圆方程、双曲线方程的步骤,即建系、设点和列方程。但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的所在位置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因此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一下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并画出图象。经过讨论交流,他们得出分为三种情况,并画出图象,如图1所示。

5   “导练”的核心——课堂训练

结合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结构的培养,可以看出仅表达、反思的训练是相对单一的。实际上,任何训练都可能达到知识巩固、检测评价的目的。而中学数学“四导学教”之“导练”,能够有效完成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巩固以及教学效果的监测评价。尤其是數学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训练”,作为“导练”的核心之处,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效果。经过练习题的巩固和检测,学生能将“导学”所学习的理论内容在具体的题目中加以运用,从而更深入地掌握抛物线的相关知识。

6   “导智”的升华——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属于“导智”升华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教材内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到知识,并用于思考和推理,学生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但这种积累难以稳定,因此,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有方向、有意识的总结,才能实现能力、知识的双重“内化”。

综上所述,本次课程完全遵循了“四导学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导问、导学、导练、导智,学生亲身经历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掌握了抛物线这一知识。

【参考文献】

[1]朱晓伟.四导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8).

[2]黄国维.试析四导学教课堂中的问导与导问[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5).

猜你喜欢

抛物线中学数学核心素养
巧用焦点弦公式,妙解抛物线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让抛物线动起来吧,为运算量“瘦身”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一道题目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