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0-08-18蒙志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高职

【摘 要】工程测量技术人员一直很抢手,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国家对这种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近些年来,国家选取了一些学院的相关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以探索改革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述我院的这一改革过程,分别是改革背景、改革具体实践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3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将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有需要就会有供给,人才也是一样。所以近些年来,高职中与工程测量技术相关的专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专业的教育模式还是较为传统,以讲授理论为主,不能保证学生以后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所以,应普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将介绍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改革的实践与成果,以为之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思路。

1   改革背景

之所以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因为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促使改革的因素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对测绘人才的需要促使学校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第二个方面是测绘技术的发展促使相关专业包括测量技术专业要能培养新型人才;第三个方面是新型人才的培养能促进该行业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最后一个方面是这种专业自身也需要发展。下面来具体介绍这四方面。

1.1  适应社会对测绘人才的需要

公路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基建项目,因为它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公路建设这一领域需要很多测绘技术人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类人才很稀缺且容易流失。所以社会上对这专业人才的需要非常迫切。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1]。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已基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踐相结合,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只会理论不会实践的情况,学校才能培养真正被社会需要的人才。

1.2  适应测绘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科技在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测绘技术也不例外。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从业者也需要及时了解并使用这些技术,这就需要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话,学生便很难接触这些新技术。所以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接触这些新的技术,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指整个国家的发展。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测绘行业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培养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测绘人才,那么测绘技术也就更能发挥价值,整个行业也会进一步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这类新型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有利影响[2]。

1.4  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经有很多学校开设了这类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测绘人才。但是,这些专业的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性太强,不太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新的技术成果和相关知识已经脱轨。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没有和生产一线相结合,导致学生真正工作时会手忙脚乱。所以,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促使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   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

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只是说说而已。理论能为实践提供行动指南。相关人员,包括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为这次改革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会有一些挫折,但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很多成果[3]。下面将会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讲述这次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取得的成果。

2.1  打造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实践的第一个方面是打造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产学结合其实并不难理解,就是指生产实践和学习理论知识相结合,生产一线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从事该岗位真正需要什么技能,这样在学习中他们会有明确的方向,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对于学校、社会和个人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对于学校而言,培养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自然会提高,知名度也会相应提高。对于社会而言,人才供给很充足,经济就会快速发展。对于个人而言,自己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个人的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工作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2.2  重视行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以行动为导向。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实践。要实现这一目的,学生需要在实际岗位中先体验,这样才能对工作中需要的相关技能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就是经过实际岗位中的体验,学生会对所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兴趣,这样他们会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得更扎实。最后一步还是实践,只不过这次的实践跟第一步的实践不太一样。第一步的实践是为了对相关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最后的实践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果。

2.3  实行技能证书制

为了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能够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证书。这些证书代表了持证人有符合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水平。通俗地讲,如果毕业生能够拿到相关的技能证书,则未来求取工作岗位上更容易。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考取相关证书的目标,也使得用人单位更容易招聘合适的人才

2.4  有效发挥技能考核的作用

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考核不同于一般的考核方式,技能考核更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技能考核不仅可以在学校使用,用于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企业使用,用于考查员工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或者用于招聘合适的人才。总之,如果能够把握好技能考核的用处,那么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能更加高效。对于学校而言,通过技能考核能够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企业在招聘和做人事调整的时候也是一样。

2.5  成果:实现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质量

上述实践只是这次改革众多实践中的一小部分。相关单位为这次改革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取得这样的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一方面,学校通过这次改革培养出了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就业率会提高,就业质量自然也会高。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教育改革,学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对学习的相关的知识更感兴趣,这样他们自然就能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实现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也就不难了[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我国有着十几年的历史,但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才开始强调以新的教学模式,如实行产学结合、实行技能证书制、发挥技能考核的作用等,培养出更合适的人才。这些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才能总结经验,探索真理,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张静,王建国.从含地质类专业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看我国地质人才培养的趋势[J].中国地质教育,2016(1).

[2]陈礼仪,黄润秋.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6(1).

[3]张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民营科技,2017(9).

[4]张雪莲.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四部融合、岗课证相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9).

【作者简介】

蒙志军(1963~),蒙古族,新疆人,本科,高级工程师,高校讲师,高级测量技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公路工程方向)。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