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研究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0-08-18肖秋香方雯锐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贵州省意愿家乡

肖秋香 方雯锐 赵 浪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更需要一定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思维活跃,既精通专业基础知识又对家乡大环境有一定了解的群体,大学生返乡就业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因此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鼓励返乡就业、创业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一、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分析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毕业生16.7万人;2019年达到了17.9万人,预计到2020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0.7万人。《贵州省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毕节市、遵义市为贵州省高校的主要生源地,而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集中在贵阳市、遵义市地区就业(详见表1),其他地级市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现象,这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马太效应,使得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增大。

表1 2018年贵州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在市分布情况

(二)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网络问卷370份,有效问卷350份,问卷有效率95%。本次问卷以百分制来收集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值与返乡政策的激励程度的数据,问卷填写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高低及政策激励作用大小在0-100中填写最符合自己的数值,该方法与五级量表法相比能更准确地反映大学生就业返乡就业意愿及政策激励程度。

1.返乡就业意愿分析

本文通过统计调查数据中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值,按概率加权平均来计算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期望值,计算发现当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期望值仅为59.06。将返乡就业意愿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划分为五个梯度来看,总体返乡就业意愿不够强烈,对于是否返乡就业摇摆不定。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区间分布

2.返乡就业地区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知,在被调查的350个样本中,按照家庭户口性质将调查对象分为农村户口大学生和城镇户口大学生。将两类调查对象的返乡就业意愿按概率加权平均计分别算期望值,其中城镇户口性质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望值约为64,明显高于农村户口性质的学生。同时,从就业地区的选择来看,大部分学生返乡就业时都会优先选择在地级市就业,其次是县城及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而经济欠发达乡镇和农村则排在最后。

3.就业单位类型倾向

大部分大学生在返乡就业的单位类型上选择是政府及事业单位,而选择进入企业或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所占比重小,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较低(详见图2)。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大学生在对返乡就业单位的选择更侧重考虑工作的稳定性。

图2 大学生返乡就业单位选择

二、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假定大学生基于理性预期做出就业决策,他们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做出最利于自身的就业选择。由此在研究大学生返乡就业时,柯文静提出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选择的数学表达式来进行分析并指出当返乡就业的净收益大于在城市就业的预期收益时,大学生才会返乡就业。本研究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了大学生留在城市找到工作概率及在城市就业的预期成本,假定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选择的表达式为:

D(R)=P{(E1-C1)-r*(E2-C2)>0}

式中,E1、E2分别为农村、城市的预期收益,C1、C2分别为农村、城市就业的预期成本,r为留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该模型表明,当大学生预期返乡就业的净收益与留在城市工作的净收益差额大于零时,大学生会做出返乡就业的选择。

本研究根据文献查阅及问卷调查结果将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诸多因素按照来源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

在当前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下,城乡各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同,因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做出职业选择,拥有不同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在返乡就业意愿上有显著区别。本研究调查样本中有72%的大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且对该类大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职业目标定位为教育类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明显高于职业目标为金融财务类、自主创业及其他行业。这是因为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乡村金融服务类行业及高新技术类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相应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行业环境也就远不如城市。

2.国家就业政策一定程度刺激大学生返乡就业

国家出台的相关返乡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不足,能够起到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作用。在调查的350名大学生中,有30%的学生表示了解相关返乡就业政策,将其返乡就业政策的激励值按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发现相关的返乡政策对他们的激励均值为60.22。以是否了解返乡就业政策与作为变量,比较了解返乡就业政策与不了解返乡就业政策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期望值可得,了解就业政策的大学生返乡意愿期望值达70,明显高于对政策缺乏了解的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

3.家乡归属感同样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选择

大学生个人的家乡归属感也是大学生返乡就业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推力,家乡归属感主要表现在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及对家乡的建设意愿两个方面。家庭依赖度高的大学生出与家庭距离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返乡就业;此外,大学生也存在对成长环境的建设意愿,这使得大学生愿意在学成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中,为促进家乡发展做出贡献。

(三)外部因素分析

1.家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

据调查显示,城市户口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期望值为64,明显高于户口性质为农村的大学生。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留在城市就业意味着可以享受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工作环境及提升空间等。在谈及大学生对就业地环境的要求时,交通便捷、物流及网络设施健全、娱乐设施等成为了大学生考虑的主要因素。

2.父母的就业期望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选择

父母从事的工作对子女的就业期望有密切联系。从生源结构来看,调查中有68%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及乡镇地区,其中86.86%的学生父母正从事着工作强度大但工资收入较低的工作,且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支持度低。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在做出返乡就业选择时的考虑因素得知58%的大学生会将父母的意见考虑在内,因而父母对于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支持度低也就引起了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较低。

3.家乡较好的人际关系

在谈及除经济因素之外促使大学生选择返乡就业的动因时,家乡较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了推动大学生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在家乡人脉资源越丰富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在家乡就业。大学生和其父辈及长时间生活在家乡,与家乡的人联系较为紧密,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便利。

4.社会文化因素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带来顾虑

社会保障和思想观念都属于社会文化因素范畴。社会保障较为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所承担的各项风险较小返乡就业成本较低,因而返乡就业意愿较高;此外,社会上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消极言论也成为大学生返乡就业过程中的绊脚石。由于对农村的认识不全面,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在农村的发展远不如城市,大学生与普通工人相比接受过更高的教育更应该留在城市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这种社会观念也给愿意返乡就业的大学生带了思想上的压力,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

三、推动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对策

(一)冲破固有的就业观念,抓住就业机遇

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先决条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发挥创新思维来开发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此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应该必备的职业素养,打破一层不变的就业观念,使家庭与工作能够更好的兼顾。同时,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做好合理的职业目标规划,主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抓住各种政策下的就业机遇。

(二)充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新思维

高校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做到与基层密切联系,联合培养基层发展最亟需的人才。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基层工作,为乡村发展送去人才奠定基础。高校应该增强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关注,开展就业创业学习活动和比赛,在活动中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在各项比赛中充分发挥创新思维。鼓励大学生以创新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以现代化商业模式开发农特产品。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目前,大学生对政府所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缺乏了解,所以政府要加大宣传方面的力度。国家及地方政府要为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政策支持的同时更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有利于降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此外,国家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来转变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看法,减轻大学生返乡过程中的思想负担。

猜你喜欢

贵州省意愿家乡
贵州省种公牛站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