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标研究*

2020-08-18刘赞扬赵菁奇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

孙 靓 刘赞扬**, 赵菁奇

(1.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肥230091;2.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合肥230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更充分更均衡更协调的发展,是更多依靠新动能的发展,其核心是效益优先,要求同时注重发展的“量”和“质”。科技创新能力是在一定发展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及产业化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1]。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2018年,长三角一市三省以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和1/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更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并取得优势。

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形成城市集群化的空间和经济组织形态。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三大城市群,国际上被普遍认同的大型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伦城市群[2]。当前,开展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把长三角区域的科创能力放在国内、国际坐标中来检测,将有助于发现其创新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推动长三角建设成为引领国内城市群发展的典范和标杆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官方权威数据、著名智库榜单,在深入开展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城市群对标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1 长三角与国内京津冀、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

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各具特色和优势。京津冀区域是全国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尤其是北京拥有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高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3]。粤港澳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较为健全的产业配套体系、发达的投融资体系、完善的双创服务体系以及便利的国际化环境[4]。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制造能力强、创新链条各环节分布均衡的地区,具有科技、资本、市场等资源优势,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的区域之一[5,6]。

为明晰长三角区域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的科技创新实力,本文从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以及创新链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科研和技术创新产出、制造业产业化规模等维度开展比较,研究得出:

1)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前列。根据《2018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7]报告(表 1),长三角有上海、苏州、杭州、合肥、南京等18个城市入选,其中包括如镇江、太仓等中小城市;而珠三角只有6个城市、京津冀只有1个城市入选。该榜单研究范围为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和澳门,其特点是加入了人均部分,避免了大城市在总量上产生的基数优势,更加突出创新效率,反映出城市群中创新的均衡度。另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8],广东位列全国第一;京津冀的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第2、7、19位;而长三角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均居于全国第一方阵,分别位列第3、4、5和10位。

表1 2018福布斯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的30个城市Tab.1 Forbes China's 30 Most Innovative Cities in 2018

2)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总量较大。2018年长三角一市三省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投入总计达 5,958.3亿元,占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2.81%,占全国同年 R&D投入经费的 29.95%(表2)。其中上海的R&D经费投入强度最高,达到了4.16%;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7%和2.57%;安徽的 R&D投入强度为 2.16%,与全国均值(2.15%)基本持平。2018年,北京的 R&D经费投入强度达6.17%,而河北仅为1.39%;广东的R&D投入强度为2.78%,而香港和澳门分别仅为0.86%和0.2%。可以看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区域R&D经费投入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区域R&D经费投入总量较大,且相对较为均衡。

表2 2018年度中国三大城市群R&D经费投入水平1)[9-11]Tab.2 R&D Investment Levels in China's Three Major Megalopolises in 20181)[9-11]

3)长三角区域创新成果比较丰富。2015—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市三省论文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主要含SCI、SSCI、国际会议录引文索引)收录546,084篇(检索时间范围2015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占全国被收录论文总数的27.79%,超过京津冀(541,245篇)和粤港澳(219,743篇)地区(表3)。长三角区域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数占所有年份收录论文数的47.67%,占比超全国平均值(41.64%),京津冀、粤港澳地区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数占比略低于全国均值。其中,江苏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占比达到 62.01%,广东为 56.81%,安徽为 52.27%,反映出这些省份近些年来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加速提升。而香港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只占28.45%,可以看出,近年来香港的科研产出下降明显。

表3 中国三大城市群论文被SCI收录情况1)Tab.3 SCI Indexed Papers in China's Three Major Megalopolises1)

2018年长三角一市三省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为 1,413,557件和 513,419件,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4.08%和36.83%,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36.32%;京津冀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分别为394,035件和163,279件,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9.5%和11.71%,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41.44%;粤港澳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分别为799,239件和218,158件,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 19.27%和15.65%,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27.3%(表4)。从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比例来看,京津冀城市群最高,粤港澳城市群最低,长三角城市群与全国均值相当,体现出长三角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安徽的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比例分别达到了55.71%和52.44%,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2018年度中国三大城市群专利申请情况1)[12]Tab.4 Patent Applications in China's Three Major Megalopolises in 20181)[12]

4)长三角区域制造产业基础较好。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2018年长三角区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例达24.97%(表5),远超京津冀(8.19%)和粤港澳(12.8%),这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区域内存在大量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例如南京的电子产业、合肥的家电产业及新兴的面板产业等。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13],京津冀城市群有4个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长三角城市群有2个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只有1个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表5 2018年度中国三大城市群工业增加值1)[14-24]Tab.5 Industrial Added Value of China's Three Major Megalopolises in 20181)[14-24]

2 长三角与世界级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

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将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全球范围内具备高质量协同实践经验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对标,更有助于发现其创新发展的优势和短板。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分布于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它在地图上呈现出一条西南自华盛顿市起、东北止于波士顿市的近似直线,形成一个由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群,而纽约市处于该轴线的中点。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包含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魁北克等城市,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指从东京湾的千叶开始,经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的长崎,星条带状,又可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3个大都市圈。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位于大西洋东岸,主要包括法国的巴黎-鲁昂-阿费尔城市圈、德国的菜菌-鲁尔城市圈、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圈,以及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城市圈。

英伦城市群由伦敦-利物浦一线的城市构成:如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瀚、谢菲尔德、利物浦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25,26]。

由于城市群在国内外都不是统计区域,国外有的城市群如“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甚至跨越好几个国家,难以找到可以横向对比的科创指标,更没有成熟的科创指标体系。为明晰长三角城市群在国际上的创新水平,探寻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本文选取科创方面比较重要且易于获取的数据来定性分析,包括创新竞争力综合排名以及创新资源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科技创新产出质量、高等教育资源等维度开展比较,研究得出:

1)相较于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区域创新竞争力差距明显。长三角区域部分城市的经济已经比肩世界发达城市的水平,例如上海GDP位居全球城市前十;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27],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已经进入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100强,长三角已经具备了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的经济基础。但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的创新能力差距明显。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表6),长三角城市群仅有上海入选,排名第35位。

表6 六大城市群中进入2018年全球创新城市100强的城市[28]Tab.6 Top 100 Cities of Innovation CitiesTM Index 2018 Global in Six Major Megalopolises[28]

2)长三角区域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快提升阶段,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根据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的 R&D经费投入强度全球最高,为4.55%;以色列第二,为4.54%;而整个 OECD的平均水平为2.37%。日本、美国等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多年保持在2.5%以上的较高水平;自2000年以来,法国、英国均分别维持在2.0%、1.5%以上(图1)。2000年,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9%,不足1%,2002年提高至1%以上,2014年突破 2%,至 2017年继续上升至2.15%。中国R&D投入强度(1.71%)在2010年首次超过英国(1.66%);2017年,中国 R&D投入强度(2.15%)基本追上法国(2.19%)。长三角区域的R&D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均值,并与全国创新投入强度快速提升的趋势基本一致。2018年,长三角一市三省 R&D经费投入强度达2.81%,已和美国2017年 R&D经费投入强度(2.79%)水平相当。与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长三角乃至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快提升的阶段,但由于起步晚,进入高研发投入期的时间还较短。

图1 日本、美国、法国、英国、中国R&D投入强度(2000—2017年)[29]Fig.1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in Japan,the United States,France,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2000-2017)[29]

R&D经费内部支出分成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及试验发展经费三类。从结构来看,我国的R&D经费(2018年)主要以试验发展为主(83.3%),基础研究经费(5.5%)和应用研究经费(11.1%)所占比例不高。基础研究是创新的供给侧,很多原始创新就来源于基础研究,2018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基础研究经费占R&D投入经费的4.31%,低于京津冀地区的11.1%,也低于全国平均数的5.54%[30]。这可能与长三角地区创新投入总量较大,一定程度拉低了基础研究投入的占比有关。但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全部创新投入15%~20%的比例来看,长三角区域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更加明显。

3)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科研实力较强,但创新产出质量不高。Nature《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中国占据10个(表7);长三角的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均进入前50强,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

表7 六大城市群中进入Nature《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50强的城市[31]Tab.7 Top 50 Cities of Nature Index Science Cities 2018 in Six Major Megalopolises[31]

根据《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32],报告选取全球20个国际大都市样本,针对反映学术创新质量的学术论文平均被引数量、ESI高质量论文比重2项指标综合排名,上海排第15位,反映专利创新质量的同族专利平均规模、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平均被引数量、被引10次及以上专利占比4项指标的综合排名,上海排第13位;可以看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需提高。

4)长三角区域国内知名高校较多,但世界一流大学缺乏。中国三大城市群拥有全国1/3的高等院校,汇集了近1/2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长三角一市三省共拥有高等教育学校(机构)457所,其中双一流大学8所,汇聚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2019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以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为依据对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中美国大学有41所,而我国只有6所上榜,其中包括3所香港的大学;排名前100的大学有46所集中在世界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仅有一所大学入选前百强(图2)。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名校在世界级城市群集聚,对标其他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世界级著名高校缺乏。

3 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区域经过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辐射扩散以及内部的协同优化,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尽管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但创新综合实力和整体创新能力已处于全国前列。从国内看,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创新投入较大,创新成果丰富,创新综合实力较强;但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在基础研究投入、创新产出质量、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差距明显。为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一市三省要紧紧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决打破区域壁垒,发挥协同联动效应,通过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等,从多个维度增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具体可以重点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

图2 六大城市群中进入《2019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100强的大学数量[33]Fig.2 Top 100 Time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in Six Major Megalopolises[33]

1)健全科技协同机制,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区域协同是城市群发展的核心,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帮助区域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体制机制的保障。目前长三角的一体化还主要表现在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进一步深层次的协调机制还不成熟。借鉴世界级城市群中区域协调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完善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协同机制,可从设立联合基金共同攻关、建设科技创新联盟、跨区域转化科技成果及共同组织和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建立长三角“政府—非政府—市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2)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摸清长三角区域重大科技基础条件、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主体、高端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成果等科技资源现状[34],以张江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要战略平台,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主要合作渠道,强化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突出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情报、专业技术服务等共享平台建设,更大范围地促进长三角创新券跨区域兑现,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促进区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互利共享。

3)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都保持有较长时间的高研发投入期,长三角区域的研发投入强度正处于较快提升的阶段,但由于起步晚,进入高研发投入期的时间还较短。同时,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的比例还较低,不仅明显低于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数。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并长期保持高研发投入状态,尤其是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引导区域内创新主体加强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可设立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拉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建立创新自发投入机制。

4)建设世界一流院校,打造人才和技术的聚集地。世界级的城市群均集聚着大量世界一流名校,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聚集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批世界级名校,高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汇聚也助力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标其他成熟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缺乏世界一流高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开启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应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措施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优化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鼓励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学府来长三角办学等。

5)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长三角区域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质量亟待提高。有学者提出“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积极转化积累的科研成果,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举措在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建立完善考核、激励和奖励等政策跨区域兑现的制度,构建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准入原则,消除财政资金、人才、技术和产品流动的跨地区障碍,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等。

猜你喜欢

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在世界级网红机场,买买买才是正经事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