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背景下分层教学方法探究
——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2020-08-18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源分层分类

郑 蕾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要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改革”,标志着高职院校在招生制度改革和实施环节均迈出坚实步伐,2019年高职扩招工作的启动,让大量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社会人员有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的机会[1]。面对生源层次和水平差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探索了相关完整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成效显著,获得良好社会效应。

1 分类招生生源及学情现状

1.1 生源状况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可以说,分类招生已成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主渠道,为不同类型的人员提供了各种各样学习途径和入学方式,为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提供了不同的生源途径[1-2]。学校截至目前通过分类招生培养的学生1万余人,在多年的分类招生培养过程中,各专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掌握具体生源基本信息,根据分类招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测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自普通高中、三校生、退役军人、农业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有升学意愿的社会人员,学生年龄差距、实际知识水平差异、学习动力因素等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怎样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过分类招生入学的学生,成为相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重点。

1.2 学情信息

从分类招生生源的认知基础、已有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方面,分析不同来源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收集了详细的学生学情数据。调查显示,专业通过分类招生来源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牢、知识基础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热情不高。但思维状态良好、动手能力较强,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环境适应性强。这样的学情现状,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怎样挖掘这类学生的潜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教学部门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让专业学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给传统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2 现有教学模式弊端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有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教学主要以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为主,这种模块化教学基于学生生源状况的均衡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其弊端。

2.1 文化理论知识教学薄弱

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欠统一,尤其是公共知识模块,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应用物理”“基础化学”等课程。这些模块化课程仅把原有课程体系分成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两部分,大部分院校由于学时限制只能讲授基础模块,而基础模块的知识恰恰是大部分分类招生生源的短板,根本体现不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更不能满足高职分类招生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要求。

2.2 忽视分类招生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众所周知,分类招生是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分类招生入学的,在招生环节就设置了职业技能测试或者职业素养测试模块,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职业素质、技能方面拥有相当的优势。但是高职院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分类招生生源的这种优势或者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在统一的教学班级,用技能成绩代替理论知识学分,或者考核评价方式侧重于技能知识的例子不多;笔者对分类招生生源曾经进行过调查,他们对于大多认为自己是没有经历过高考而进入大学学习的,这种心理直接导致许多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出现分歧。

3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作为招生人员,从事10余年招生工作并一直以来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执教过分类招生的不同生源学生,与各院部针对分类招生学生的培养有深入的探讨与实践,分类招生分层次培养的目的就是要明确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既加强技术应用型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又通过加强对可持续培养学生的学术性、基础性培养来提高他们的质量[3]。在实际教学教程中依据招生差异,从学业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知识结构、技能素养、创新能力、自身智能等各方面对不同来源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同时根据分层特点,开展梯度教学,以培养出更好、更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4]。

3.1 适应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物技术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食品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够从事生物发酵、食品加工、检测、营销及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特点,根据专业岗位、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素质结构等需求,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规定理论课程和各项实践性环节的学业,除规定必修课程外,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增加备选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教学上依据产业背景、就业分析、就业面向、岗位群设定,以及分类招生学生接受能力范围,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借助智能手段,将通识课程信息化,适当增加实验实训实习和能力拓展课程,解决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富有高职教育类型内涵的分类分层次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不同生源的动态合理分层

学生入学后,学校将招生测试内容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职业素养等和学生成绩等档案全部反馈到专业教学院部,院部根据学生成绩组成,从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出发,突破原有招生班级建制,按A,B,C分成3个层级的教学班级开展分层教学任务。将3层教学班级的学生按1∶1∶1的比例分配,在分班组织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动态分层教学”,A班强化通识课程,为学生继续升打基础;B班保持理论实践的对等,符合职业教育要求;C班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同时在三年级之前的每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意愿,让学业水平、学习态度、知识素养较高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层次的班级;对在高层次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根据笔者的要求调到低层次班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群体中,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

动态分层班组模式见图1。

3.3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专业教学目标是实行“分层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5]。教学目标分层达到了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率,是教师在分层次班级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通过对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师能够初步预测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根据学习结果进行分层次班级的动态调整。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坚持以实际工作状态为能力标准,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大体系培养中,以不同层次班级的差异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整合,并以此来拓展实践课程。具体实施中,精心设计,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分类招生来源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不同优势,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在技能训练中整合知识、情感、技能等学习目标。比如,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相关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据不同的分层班级,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等5门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整合,设置基础化学和综合实训包,针对A、B、C 3个不同层次班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有效保证教学目标落实。

4 结语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当前高职院校提供了多样化的招生方式,促使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要求,探索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分层次教学模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和分层次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来源广泛、文化知识水平差距较大的专业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在未来发展中更能突出自身的技能特长,提供新的人才培养途径。以学校教育平台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不同类别来源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了分类招生生源的个性化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生源分层分类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跨省生源调控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