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环境改造探讨与营建①

2020-08-18付林江卢建珊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落景观

顾 云 付林江 卢建珊 林 敏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文旅发展因此火热进行,但目前传统村落地保护主要关注的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忽略了承载这些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系统,若这类生态敏感性强的传统村落生态系统得不到系统的保护,就无法真正保护好传统村落[1]。目前,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村落景观呈现风格现代化,空间环境“脏、乱、差”的社会现象,使传统村落处于“变味”的尴尬境地。本研究以六盘水市高兴村环境改造为例,剖析目前传统村落“变味”的影响因素;分析村落的生态人居环境传统文化特征及现状,以保护与改善传统村落的生态人居与自然环境,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为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做出全面规划设计,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保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村落概况与现状分析

1.1 村落概况

高兴村位于梭戛乡东北部,是梭戛乡长角苗集居的少数民族村,距离乡政府4.5 km。全村下辖陇戛、小坝田、高兴、补空4个自然村寨,共4个村民小组,403户,总人口1 617人;村域面积约5.26 km²,其中耕地约0.65 km²,林地约0.57 km²,牧地约0.73 km²等。该村地势南低北高,气候温凉,秋季通常都是低温状态,且村内没有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村民的人居环境比较恶劣,村内建有生态博物馆供游客观光、旅游。

1.2 现状分析

因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高兴村在经过初步改造建设后,村内交通便利,建筑风貌统一,植被绿化率较高,村内无水源溪流,饮用水直接从水库抽取,因此不存在水源污染。高兴村正在向乡村旅游发展,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划设计,村内未设计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导致旅游发展滞后。就现有条件分析,村内存在闲置地较多、景观节点少、文化载体少且空间划分模糊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植物景观破碎化且缺乏空间层次感,致使整体景观缺乏美感;基础设施不完善,仅有公共健身设施,垃圾回收站放置随意且无组织性,严重破坏村容村貌;道路均为现代水泥硬化路面,形式单调,颜色生硬呆板并且道路划分主次不明。总之,整体缺乏传统村落古色古香特点,村落存在“变味”的尴尬,见图1。

2 改造原则与方法

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工作,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2]。作为反应地域特色的标签,在对其改造时,应立足改造原则,还原传统村落特色。

2.1 改造原则

2.1.1 生态性原则

在传统村落环境改造中应该严格遵守环境的生态设计原则,充分尊重传统村落原始生态环境[3]。

2.1.2 经济性原则

传统村落环境景观空间环境大部分是由农业单元组成,在对其改造设计时将会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影响。农业景观是传统农村经济基础,因此,对其设计改造时,以提升农业景观的经济性为规划原则与出发点,打造集经济性与美学性为一体的传统村落农业景观。

2.1.3 地域性原则

每个地区的传统村落都有反映其特有地域特色的空间环境;所以,在进行传统村落景观改造时,应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等),通过开发利用,以实现景观的地域化。

2.1.4 可持续原则

在进行传统农业村落的人工景观改造时,要充分吸纳当地村落原有人工景观,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以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村落特色[3],实现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2 改造方法

2.2.1 构建良好的传统村落景观格局

针对传统村落现有的环境资源特点,取长补短,避免传统村落环境受到不可弥补的“环境整容”。

2.2.2 挑选典型,以点覆面,构建统一协调传统村落

立足传统村落现状环境,挑选典型地块进行改造,以点放线,线构成面,进而实现对传统村落环境地全面改造。选择性地挑选对传统村落公共环境影响较明显的重点公共环境景观节点进行优化与整改,并在今后的整改与设计中给村民留下较大的余地,以便将来的进一步改造与完善;在村民私人空间中,如民居庭院与建筑外立面等,以恢复古色古韵的传统村落为原则,参照传统村落建筑模板样式进行改造,达到修旧如旧的改造效果。

2.2.3 立足现状,构建原汁原味传统村落

前期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时,对保留村落古色古香意识淡薄,导致村落的建筑与景观绿化等呈现严重的现代化风格,失去原有的村落色彩。因此,在改造设计中对重点公共部位、建筑外立面、部分损坏道路铺装与绿化植被等进行艺术化以及乡土化改造处理,构建原汁原味传统村落。

2.2.4 就地取材,打造古色古韵传统村落

在保护传统村落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就地取材[4],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地貌与乡野植被等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传统村落传统工艺小品资源,营造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使村民对居住环境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继承与发扬传统村落文化古韵。

3 主要改造措施

3.1 景观空间格局改造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与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与组合,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5]。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形成良好的点线面景观空间格局。需要完善与扩充高兴村旅游项目、线路与面积,改善高兴村原有的景观单一等弊病。具体改造方法:①对于村外,与周边村落景观路线相互连通,就地取材,以本地基调树香樟建立相邻村落之间的景观廊道,对村落之间的游览路线增加景观节点,见图2;②对于村内,增加景观节点,提升“高兴村社区服务中心”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将其统一规划组织,见图3。

3.2 景观植物改造

基于高兴村目前景观单一现状,具体措施为增加植物种类,就地取材,这样既展现出本地植物美观的同时,也大力宣传了本地植物的可塑性。村内可以选择性种植一些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如黄花梨树、核桃等),保证了景观改造效果的同时,又提高了村民经济效益。根据美丽乡村不同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与植物配置模式,营造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氛围。

3.3 公共景观节点改造

传统村落的公共环境景观与节点建设是塑造及展示传统村庄景观与形象的重要手段与组成部分。在改造设计中,结合村落现有的环境设施、现状特色,挑选村内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共节点进行改造设计。在改造设计中以营造传统村落乡土风貌为基本原则,以高兴村文化为设计脉络,利用农家现有的设施和材料,增加乡土景观设施与小品,突出乡野与艺术特点;挖掘与扩大景观空间容量,展现传统地域文化特色[2]。

3.4 景观道路改造

增加道路铺装样式,选取本地石材,利用铺装的不同样式,对道路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并增加相应的生态停车位,减少村民以及外来人员随意停放车辆的行为,保证村容村貌的整洁性。

3.5 景观基础设施改造

根据该村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与所处的环境,进行长远的规划设计。主要对村内现有的垃圾堆放处进行改造,重点对垃圾的收集、处理与运输做统一的分类与无害化处理,提倡回收利用。结合本土地域文化特色,合理设计符合该村风貌的照明设施;利用村内闲置地,设计合理的停车场所及公共设施等;对村内现有地随意摆放的健身器材做统一地规划处理。

4 总结

4.1 从村民的舒适角度进行合理改造

任何的环境改造不只是为了让人们能有一个良好的视觉冲击,更是为了让村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合理地改造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美学效果,要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以及自身利益,并且展现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

4.2 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前提

环境的改造首先服务的是当地村民,了解村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并充分展示长角苗族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在满足村民景观需求的前提下,村民才有机会主动接受与支持村庄景观改造。

4.3 保留维护乡村原生态特质

在改造建设中,拒绝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6],大量地拆建会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性化改造,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才是传统村落发展的正确途径。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村落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