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20-08-18彭楷黄世欢闭献灿黄开健邹成林
彭楷黄世欢闭献灿黄开健邹成林*
(1.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5303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 南宁530007)
甜玉米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型果蔬,具有皮薄汁多、爽脆甘甜、适口性好等特色,深受各阶层消费者青睐。广西横县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夏长冬短,年无霜期大于320天[1]。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甜玉米的生长,预计2020年横县甜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2万公顷,年产鲜苞30万吨,横县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和种子繁育基地[2]。因此加大甜玉米引种和筛选研究对横县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邹宇等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于桂北地区种植的甜玉米品种“602”[3]。林艳红对10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主要性状、抗性及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蜜甜玉米”和“WY1”号比较适合在北海市进行推广[4]。黄焕桢对7个超甜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从中选择了“闽双色6号”和“泰鲜甜2号”两个适合广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5]。
横县作为广西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基地,有关甜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开展较少。随着农业科研人员对横县甜玉米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6]和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虽然广西横县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甜玉米产业化形成了规模,但是缺少高品质的甜玉米品种[7]。为加强横县甜玉米品种引进、试验和筛选等工作,丰富甜玉米种类,本研究对2019年引进的7个甜玉米品种开展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横县种植的鲜食甜玉米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甜玉米品种共7个,分别为“京科甜63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斯达甜216”(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斯达甜231”(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金冠597”(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甜18号”〔先正达种苗(北京)有限公司〕、“佛甜10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甜16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其中以“粤甜16号”为对照品种(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春季在广西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红壤土,肥力中等排水方便,前茬作物为甜玉米。试验采用简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品种6行区,小区面积24m2,行长6m,密度3500株/667m2(每行21株),周边设置与品种相同的保护行区。实收中间4行(面积16m2)计产。育苗移栽,春季3月19日育苗,4月2日移栽,4月10日施追肥,4月16日施第两次追肥,6月上旬进行适时采收。按常规进行田间管理。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甜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记录和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和鲜穗产量,主要包括生育期天数、散粉-吐丝间隔期(ASI)、株型、株高、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型、穗长、穗粗、百粒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抗倒性等,在收获期进行小区鲜穗测产并换算成667m2产量。采用Ex⁃cel2010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参试甜玉米品种生育期比较见表1。
表1 参试甜玉米品种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知,各参试甜玉米品种从出苗到采收天数为65~77d,其中早熟品种为“斯达甜231”,生育期为65d,比对照早7d;迟熟品种为“先甜18号”,生育期为77d,比对照晚5d。各品种散粉期和吐丝期均比较相近,因此各品种散粉-吐丝间隔期(ASI)值较小,为0~2d。
2.2 田间植株性状分析
参试甜玉米品种田间植株性状见表2。
表2 参试甜玉米品种田间植株性状
由表2可知,“京科甜633”“斯达甜216”“斯达甜231”“佛甜10号”为紧凑型品种,“金冠597”“先甜18号”粤甜16号”为平展型品种。各参试品种株高介于180~210cm之间,其中最高的为“京科甜633”和“先甜18号”,与对照品种相差不大;最矮的为“斯达甜216”,明显低于对照品种。穗位高则介于50~80cm之间,最高为“先甜18号”和对照品种“粤甜16号”,高80cm;最矮为“斯达甜216”,高50cm。叶片数相差不大,在14~17片之间,叶片数最多的为“金冠597”和“先甜18号”,最少的为“斯达甜216”和“佛甜10号”。雄穗分枝数各品种相差较大,最少的“斯达甜231”,仅12枝;最多的“京科甜633”和“佛甜10号”,可达19枝。各品种在空秆率、双穗率、倒伏率和倒折率这4项指标上表现较好,均未见发生。
2.3 抗病性分析
参试甜玉米品种抗病性表现见表3。
表3 参试甜玉米品种抗病性表现
如表3所示,各参试品种所表现的病害主要为茎腐病和玉米螟。其中茎腐病最重的为“斯达甜216”,感病率达到了15%;感病最轻的为“京科甜633”,发生率为2%。心叶期玉米螟为害最严重的是“金冠597”,为害率达到了10.0%,“斯达甜216”和“斯达甜231”则未发生心叶期玉米螟为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小斑病、纹枯病、大斑病、矮花叶病、玉米锈病、弯孢菌叶斑病、穗腐病、灰斑病等10种病害调查未见发生。
2.4 果穗性状分析
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穗性状见表4。
表4 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穗性状
从表4可知,穗重最重是“斯达甜231”和“先甜18号”,均为0.29kg;最轻的是“金冠597”,为0.25kg。参试的6个甜玉米品种穗粗均低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其中“京科甜633”穗粗最小。穗长最长的品种为“佛甜10号”,比对照长了1.5cm;最短的为“金冠597”,较对照短0.5cm。各品种秃尖表现较好,除“斯达甜231”外均没有出现秃尖。穗行数除“京科甜633”为14行外,其它品种均为16行。各品种行粒数均不低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其中行粒数最多的“佛甜10号”为48粒,比对照多11粒。百粒重最重的“先甜18号”为36.1g,最轻的“斯达甜216”和“佛甜10号”为32.8g。
2.5 鲜穗产量分析
参试甜玉米品种鲜穗产量比较见表5。
表5 参试甜玉米品种鲜穗产量比较
由表5可知,各参试甜玉米品种折合鲜穗产量 在821.2~1008.8kg/667m2之间,其中“先甜18号”鲜穗产量排名第1,达到1008.8kg/667m2,较对照增产7.55%;其次为“斯达甜231”,鲜穗产量为996.3kg/667m2,较对照增产6.22%。鲜穗产量低于对照品种的有2个,分别为“京科甜633”和“金冠597”,其中“金冠597”产量最低,为821.2kg/667m2,比对照减产12.45%。
3 结论与讨论
甜玉米的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与产量等关系密切[8]。学者们对包括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行粒数、穗长、鲜苞重、穗行数、百粒重、穗粗、穗数、秃尖等主要指标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9-13]。一般认为生育期越长越有利于提高玉米生物产量,但较长的生育期也会影响甜玉米下一季的种植时间。散粉-吐丝间隔期(ASI)对果穗结实效果有较大影响,ASI越小结实越好。株高和穗位高会对甜玉米的抗倒性有较大影响,抗倒性又会直接影响其产量,株高和穗位高越高抗倒性会越差。叶片数会影响甜玉米的光合作用,适当的叶片数既能提高甜玉米的有机物合成,又不会消耗过多的营养。同样分枝数在一定范围内越少越有利于甜玉米产量的提高。而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一般与甜玉米鲜穗产量成正向相关。
根据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和鲜穗产量等的综合分析,各参试品种表现情况如下:
“京科甜633”,生育期和叶片数适中,综合抗病性较好,但雄穗分枝较多,穗粗较小,穗行数也比较少,鲜穗产量仅排名第6,综合表现不够理想。
“斯达甜216”,雄穗分枝数合适,穗长较长,但叶片数太少,易感茎腐病,鲜穗产量排名第4,并不突出,因此整体表现不行。
“斯达甜231”,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和穗长表现比较适中,单穗重和抗病性表现突出,在生育期短、雄穗分枝数少的情况下,鲜穗产量排名第2,可见该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金冠597”,易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穗重、穗粗、穗长、百粒重指标普遍较低,在生育期较长的情况下,鲜穗产量较对照减产12.45%,排名最后,其综合表现较差。
“先甜18号”,株高和穗位高普遍较高,叶片数和雄穗分枝数较多,果穗性状如单穗重、穗粗、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均表现突出,鲜穗产量超过了1000kg/667m2,排名第1,该品种综合表现优异。
“佛甜10号”,生育期适中,穗长较长,行粒数较多,但叶片数相对较少,雄穗分枝数过多,其它性状一般,鲜穗产量排名第3,尽管高于对照,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该品种综合评价表现一般。
通过现有试验数据的分析,从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和鲜穗产量来进行综合判断,与对照“粤甜16号”(CK)相比,“先甜18号”和“斯达甜231”综合性状表现具有明显优势,适宜在横县进行推广种植。
本研究未能设置重复试验,对结果的准确性会有一定影响,需进一步进行后续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