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从前慢》
2020-08-17陈诺
陈诺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从前慢》一下就红了。“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成了所有文艺青年的个性签名。可是我们见到这句话最多的地方却并不在书的扉页,也不在安详平和的姑娘笔下。恰恰相反,行在喧闹的街头,光怪陆离的商业街,几乎每一家奶茶店、礼品店的墙上都用大号的宋体印刷着这句“滥俗”的诗——尽管从我第一眼看到它后,到现在依然认为它很美。
好讽刺啊,在最变化万千,最明亮繁华的地方却充满了对“慢”的回忆与渴望。《从前慢》成了商家获利的工具,利用人们对所谓“文艺”的向往大力营销,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的收益。
也许“从前慢”,真的是从前的事了。
我不禁想起近日来热议的“量子波动速读”。视频中的孩子虽然正襟危坐,却做着在外人看来再可笑不过的事,他们飞快地翻书,书页哗哗地从每个人的大拇指上划过。据称,这些孩子正在利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其原理是所谓的“量子纠缠”“光的波粒二象性”,多荒唐啊,这显然是个骗局。可是受害者不是别人,正是追求“高效率”的我们自己。
“五分钟看完十万字”“再也不用熬夜苦读”“完整复读书本内容”“一目千行迅速掌握精要”“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越近”……在广告的诱惑下,这些往常能够轻易被识破的骗局,却使不少焦虑的家长在“效率”面前,白白交了“智商税”。时间的脚步没有放慢,更不能变快,可是生活却越走越急。人们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变成48小时,恨不得把一周七天加上个“星期八”。你急我更急,“秒变”“速成”“快餐”等词的出现频率几乎成了“always”,而“慢思”“细品”“冥想”等词的出现频率简直是“seldom”,让人欲哭无泪。
你我都难以摆脱“高效率”的束缚,彼此都将成为这座“永久时钟”的齿轮。即使我们可以回到“车,马,邮件都慢”的日子,但我们的灵魂也不会和身体一起慢下来。可见,“快”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
很少有人肯安静地捧起一本书,去探索丰盈的精神世界,很少有人愿意一笔一画地写信,投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甚至有人觉得吃饭也是多余,进而放弃味觉的享受,选择简单、便捷的代餐食品。人生几度秋凉,人们为什么非要把生活倍速播放?
我得承认,我们自己,正是那位将“慢”推入“从前”的坟墓中的人。人们打着理想之“慢”的幌子,用以掩盖当今社会再也慢不下来的人心。这首《从前慢》已经在无法刹车的快生活中变质、曲解。不知木心先生得知他的作品的境遇,他会怎样。
如果是我,我会把诗撕碎,撕掉曾经热爱,至今依然挚爱的每个字词。
我爱诗,所以绝不会向这种浮躁的“快”低头。
我哀悼這像暗夜流星一般飞快逝去的“慢”。
但我仍在暗夜中等候明日清晨升起的太阳。
(指导教师:苏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