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养一体化”体系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认识

2020-08-17柳尧宋欠红叶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柳尧 宋欠红 叶勇

【摘 要】 心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解决这一状况的方法是建设健全“预防-规范化诊疗-康复-养生”的现代医学模式和疾病全程关爱体系。本文总结了赵淳教授及传承团队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导师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养一体化”体系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认识。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防控;防治康养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R8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赵淳教授系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养一体化”体系干预心、肺、脑等重大难治疾病;擅长指导亚健康人群康复、保健、养生。本文作者跟师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将赵淳教授“从心脑血管病防控战略高度认识肥胖危害及干预对策”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1 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心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现今在我国发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及发病年轻化趋势,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总数约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2.45亿,脑卒中约1300万,冠心病约1100万,心力衰竭约450万,在全球,有五分之二的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约1.1亿、超重人数约3.05亿、肥胖患者约1.2亿。根据《2018年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研究报告》指出,截止到2017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肥胖患病率6.3%,呈显著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超重人口将突破21.6亿[2],肥胖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大慢性病危害极大,造成个人、家庭、国家的经济负担沉重[3]。

对于大量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和PCI后患者,其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是目前的重点,因发病前预防和发病后康复得不到足够重视,许多患者发病后无法获得康复指导,不可避免地重复发病、住院及治疗,加重经济负担。因此,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与脑卒中康复、心脏康复在我国势在必行。如何防患令人深思,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更新观念,树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工作有待深入落实到千家万户;对承担慢性病防控任务的主力军—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亟待强化;对慢病防控管理模式研究和创新科学技术研发推广有待加强。

2 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战略思想认识

2.1 建设健全“治未病”系统工程,落实“三个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然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规划》,并制定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上述重大举措是推动实施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统筹解决当前人民健康突出问题的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顺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作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解决这一状况的方法是建设健全“预防-规范化诊疗-康复-养生”的现代医学模式和疾病全程关爱体系。(即“治未病”系统工程和疾病全程关爱体系。)对于建立以上体系,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服务患者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转变;二是从关注疾病向关注健康转变;三是从注重疾病的治疗向注重疾病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赵淳教授及传承团队多年来研究并践行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养”一体化综合干预体系,提出心脑急症防线前移策略;重视早期、全程、全面干预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减少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的基础和首要措施;强调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实施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养”综合方案。多年来我们为广大心脑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人群及患病人群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养生等健康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重视全面综合干预致病的多重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或糖尿病、肥胖、吸烟、心理压力以及缺乏运动等。研究发现,当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或聚集时,致病作用可互相协同、互为因果,致使心脑血管病的进程大大提升。在个体上,多重危险因素聚集较比单一因素治病作用强得多。

3 小结

在心脑血管的防治中要有整体观念,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的时候,应同时关注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对多重危险因素并存时须高度重视,防治原则是首先启动和持久坚持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同时针对各种致病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方可收获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Ng M,Fleming T,Robinson M,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ults during 1 98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2014,384(9945):766-781.

何耀.我國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345-348.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Obesity:Prevention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WHO,Geneva,1997.

王雅媛,梁凤霞,黄琪,等.肠道菌群--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的新靶点[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8(6):751-754.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略谈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