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对其咀嚼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8-17周长东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牙列缺损并发症

周长东

【摘 要】目的:评估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前者为常规修复治疗,后者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评分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语言能力与固定能力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促进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有效恢复,固定功能良好,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咀嚼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牙列缺损即部分牙齿缺失,而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病症,是临床常见口腔问题病症,会造成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亦影响患者美观与舒适度,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常以人工替代材料修复进行失牙缺损情况,进而改善患者牙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5.67±3.2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59±3.66)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修复,给予患者口腔组织、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局麻,清除患牙,准备治疗物品,备牙,依据患者患牙情况,制定模型并给予患者佩戴。

实验组为口腔种植修复,给予患者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等,结合患者患牙的实际情况,确定口腔植入点,于手术引导板的辅助下,采用环形手术刀于植入点切割黏骨膜、骨面,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切口,行“L”型(或“H”型)切口,切割时应沿着患者牙槽嵴方向切割,然后剥离黏骨膜,充分暴露牙槽骨,于牙槽嵴顶点处钻孔,然后植入合适的种植体,以生理盐水冲洗骨孔,然后放入螺丝、缝合软组织。手术结束后抗感染治疗,服用抗生素,并嘱咐患者保持空气清洁,7d后拆线。

1.3 观察指标

①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评估患者治疗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固定功能,满分10分,分数越高,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越好。

②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牙龈出血、牙齿疼痛、修复体脱落等。(牙龈出血+牙齿疼痛+修复体脱落)/例数X100%=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描述,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描述,t检验,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固定功能评分无差异特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發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本文对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的临床效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为9.66±1.04、语言功能评分为9.42±1.02、固定功能评分9.56±1.14,对照组的咀嚼功能评分8.67±1.26,语言功能评分7.86±1.23、固定功能评分为8.65±1.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语言能力与固定能力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牙龈出血4例,牙齿疼痛3例,修复体脱落3例;观察组牙龈出血1例,牙齿疼痛1例,修复体脱落0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临床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患者咀嚼、语言、固定等多项功能加速恢复,同时亦可恢复患者面部美观度,并发症较少,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语言、咀嚼、固定等功能情况,提高面部美观度,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韦彦锋,刘艳春,白琴.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1):2171-2173.

朱景辉.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应用比较[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2):62-62.

伏娟.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8,047(002):204-205.

猜你喜欢

牙列缺损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探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复效果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
钴铬合金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与纯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比较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