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女腼腆,并非性格内向那么简单

2020-08-17晓林

现代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君恐惧症恐惧

晓林

她从不主动与人说话,被男生看一眼就浑身发抖

小君今年17岁,是一名高二女生。她面容清秀、身材高挑,加上学习成绩优异,在校园里知名度很高。但是,大家对她的评价莫衷一是:有的说她善良,低调;有的说她清高,不爱搭理人;有的说她自私,不愿分享学习方法;有的说她有心机,一见男生就脸红,却从不与女生一起议论男生,明显心口不一……小君并不知道同学们在背后议论她,因为她在班里没有知心朋友,但她知道自己不招人喜欢。

前不久,几个女生在教室里嘻哈打闹,讨论周末去哪里看电影。小君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忽然悲从中来:为什么我这么孤单?这个念头一出现,她顿时有窒息的感觉,非常难受。

“这孩子该不会是得了什么病吧?”前来就诊时,小君的妈妈俞女士不安地问,“她从小就腼腆,我也没当一回事。”

交流中,小君告诉我,她的确是个腼腆的女孩,从来不愿主动与人讲话,不得不与人讲话时,她就浑身不自在,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而且脸红、心跳加速,就像做了亏心事似的。

我问:“如果和你讲话的是男生呢?”

小君马上脸红了:“别说讲话了,就是男生看我一眼,我都会紧张得发抖,想马上逃离。”

俞女士插话:“男老师她也怕!上次给她报数学一对一辅导班,听说老师是男的,她死活不去上课。鬼知道她怕什么!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我十分认真地盯着小君,一字一顿地问:“告诉阿姨,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吗?”

小君眼里噙着泪水,重重地点头:“我想和女生们聊天、周末一起看电影,我不想和人说话那么不自然。真的阿姨,帮帮我!”

我给小君做了scl-90自评量表测验,其中“人际敏感”和“焦虑”分值明显偏高,但并没有到严重的程度。结合交流中的观察,我诊断她患有社交中的对人恐惧症。

“对人恐惧症?”俞女士问,“好奇怪的名字。不是社交恐惧症吗?”

我告诉她,对人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典型症状是害怕与别人对视,或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惶恐不安。患者明知这种恐惧不合理、过分,但又不能控制。对人恐惧症临床表现特殊,因而不难诊断。

童年心理创伤为日后性格形成埋下了祸根

治疗对人恐惧症之前,必须找到引发病症的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恐惧症的致病因大多在童年。于是,我与小君单独交流,请她回忆自己的童年,尤其是那些让她不愉快的事件。

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小君渐渐向我打开了心扉。她告诉我,她小时候,父母对她要求很嚴,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如果她不听话,爸爸就会发脾气。

“爸爸发脾气真的太可怕了,像暴风骤雨一样!”小君讲述的时候,表情如临其境,“记得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不高兴,罚我把做错的题重做一遍,写错的字重写十遍。当时已经晚上十点,我瞌睡得要命,不想认罚。爸爸顿时火冒三丈,把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现在想起那件事我还很害怕。”

上小学四年级时,小君从沈阳转学来上海。因普通话不标准,她曾被同学讥笑“土老帽儿”。课堂上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她被老师严厉批评,加上同学起哄,她曾拒绝上学两周。

小君还告诉我,她的父母有很古板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少出门,在外面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行为,更不能和男孩子交往,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小君很少去别的地方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上中学以后,她见到男生女生之间的交往很反感。

“我可能是个很矛盾的人,明明知道父母的观念不对,可遇事还是照他们说的去做,像个木偶,事后又恨自己没主见。”小君深深地自责。

上高中以后,小君的孤僻性格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她拒绝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运动会不报项目,在教室和寝室都很少说话,给人很清高的印象。她不擅长表达,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不少同学。渐渐地,她感觉自己被同学们孤立了,内心难过极了。

对自己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领悟是最好的治疗

针对小君的具体情况,我制订了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

首先,我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引导小君全面认识对其孤僻性格产生影响的诸因素,使其领悟到:

1.小时候,她被父母灌输了不恰当的人际交往观念,尤其是与异性交往的禁忌,使她的性格中有较强的羞耻感,对她以后的人际交往起到了阻碍作用。

2.小时候,她因被爸爸训斥而导致的恐惧反应、被老师当众批评而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被日后的负面生活事件激活,导致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由恐惧特定的几个人,到恐惧所有人。

3.在与同学相处中,她因性格原因多次被误解,感到委屈、怨恨,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她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所有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她性格中的羞耻感和胆怯心理。

4.正值青春期的她,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她已经内化了的两性交往禁忌又抑制她的欲望,使她常常处于心理冲突之中。而害怕、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她的这种冲突。

5.当她出现对人恐惧反应后,便批评自己,控制自己,督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这就形成了负面心理暗示,无形中强化了恐惧症状,进一步导致了她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使恐惧症状日益严重。在这种想改变又改变不了,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心理创伤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她除了回避女生,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老师的缘故。

对自己性格的清晰认知和深刻领悟是最好的治疗。两次心理辅导之后,小君的焦虑心情明显缓解。

接下来,我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对小君进行了三次适应性训练。

放松训练是在想象中进行的。我让小君在想象中不断模拟产生社交恐惧的场景,然后在我的引导下逐渐适应,使恐惧不再那么强烈。当她适应了一种场景,我就更换想象的情节,使恐惧增强,比如让男生出现、爸爸出现等,继续训练她的适应力。

每次训练结束后,我都会带着小君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以消除她的紧张和厌恶情绪。

随着训练的深入,小君的情绪状况越来越好,人际敏感和焦虑指数明显降低,表明她已经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了。

一个月的电话回访中,俞女士告诉我,小君的变化让同学们十分惊奇,都说好像班里新转来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学霸。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君恐惧症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挫折挡不住一颗进取的心
我有开学恐惧症
被盯恐惧症
别笑,这些都是认证过的
诠释证件照心态度 从此克服“证件照恐惧症”!
表达恐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