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遗珠
2020-08-17李燕崔贺勋
李燕 崔贺勋
摘 要:收藏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红山玉器中很少出现鸡骨白,并认为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皆为仿品,很多藏家对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鸡骨白玉器一般玉质受损过重,细节缺失,玉性损伤,光气不纯,它的鉴别难度较一般玉器更大。再加上鸡骨白本身难以盘玩,很多鸡骨白红山玉器因此受到冷落,价值難以发掘。上述诸多原因使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的价值受到大大的低估,进而被冰封雪藏,甚至不少精品流失海外。文章探讨了我们该如何理性对待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以及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鉴定;半拉山遗址
提起玉器,人们会联想起各个时代的精美器物,它们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玉雕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更代表了所属时代的风貌。人们通过欣赏玉器可以领略一个时代的风采,同时欣赏玉器又像是与祖先交流,通过一件小小的玉器可以一窥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得到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学到很多知识,甚至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而提起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大家的脑海中不免会浮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神纹玉琮以及凌家滩文化的玉鹰、刻画玉版、玉龟等。
众所周知,南方温暖潮湿,北方寒冷干燥,因南北环境的巨大差异,红山文化玉器多保留玉性,而凌家滩文化及良渚文化玉器却大都生白沁,呈鸡骨白、象牙黄、土大黄(褐)红,少数甚至完全粉白化。鸡骨白沁色最易在湿润且含氢氟酸的土壤中形成①,环境差异所导致埋藏环境的不同会使我们形成惯性思维,在潜意识里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中很难出现鸡骨白玉器。实际上,虽然埋藏状况的确存在差异,但结果却出乎意料,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鸡骨白玉器占了很大的比例。
本文仅以2016年发掘结束的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为例,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共计21件,其中鸡骨白玉器约占一半。②事实上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少,因为在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代,气候并不像今天的东北那样寒冷。据吉林大学滕铭予教授对赤峰地区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回顾③,总结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如下:
①距今8000—7000年,气候从温和较干气候过渡为温暖较干旱气候。
②距今7000—6000年,气候从温暖较干气候过渡为温暖温润气候。
③距今5500年前后,气候为较温暖干燥气候。
④距今5300-4000年,气候由半干旱过渡为温暖湿润气候。
上述赤峰地区的气候可能不能完全代表红山文化分布地区的气候,但其气候大体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从兴隆洼文化到赵宝沟文化,再到红山文化直至以后的小河沿文化,乃至夏家店下层文化,以赤峰地区为中心的先民分布区环境是比较温暖湿润的。大体上可以归为森林—草原气候,同时兼有部分沙漠地带。在森林与草原间点缀着纵横交错的水网,水草丰美,物种丰富,非常适宜古人生存。而红山先民们的定居地也表现出向距离河流较近的地点,以及向距离河流较远且海拔较高的低山地带发展的两种倾向。④而定居地选在距离河流较近的部族,他们所遗留的玉器中,其中就有一部分成了今天存世的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
众所周知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而玉器仿制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实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古玉的仿制技术,并且已经有仿制玉器流通于世,甚至也令当时的很多收藏大家都打了眼,损失惨重。到了清代,在《玉纪》和《玉纪补》书中已有成熟的鸡骨白玉器仿制方法和仿制技术的介绍,其描述中有将新玉以火烧之,遂成鸡骨白色,俗称伪石灰古。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上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场的扩大,现代技术也被运用到仿制古玉中,如酸处理、碱处理、高温、高压处理以及激光雕刻和作沁等。那么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该如何鉴别呢?笔者认为可继续利用崔先生的“六位一体”红山古玉鉴定法①,针对鸡骨白的特性,着重加强对料、沁、皮和神的观察。
首先,要注意观察玉器的肌理,确定玉料的材质。玉料是否为透闪石玉,如确为透闪石玉,则需再次确认其是否为原生沁色。如不是透闪石玉,则要判明其玉质是否为天然类似鸡骨白。如果玉质较软且颜色天生类似鸡骨白色,则一定要小心谨慎。
其次,要注意观察沁色的厚薄和沁色的过渡,并观察沁色分布,确定沁色走向。通过整体的观察和把握,仔细推敲古玉的信息交汇重叠处,判断其是否符合老玉的逻辑。鸡骨白玉器也有沁色深浅及阴阳面等区别,若沁色统一呆板,沁不入骨且沁色发脏、发死,则这件古玉可大概率判断为仿品。对沁的把握尤其要注意是否有沁斑,如果有沁斑则要考察沁斑分布的自然状态是否符合逻辑。
再次,要注意观察皮壳的状态,看皮壳是否带有原生次生物(碱皮壳等),是否具有光气,是否发干、发死,皮壳包浆是否润泽,是否有老玉的熟润感,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还要注意皮壳的连续性,观察包浆多采用45度视角迎光看其反光的光气,老玉光气柔和,再亮也不会刺眼。作伪者亦是利用上述观察光气特性或抛光、或封蜡、或涂油造假。抛光作伪在工痕凹槽处不能做到包浆光气一致,其反光冷硬,光线刺眼;封蜡用指甲划后会有划痕;涂油的玉器上手后,手上会沾油且有异味。如果皮壳出现工艺包浆和光气的间断,则判定为仿品。
最后,整体统筹所有信息,并与脑海中的真品信息相对比,判断玉器是否舒服,是否符合红山时期玉器的神韵。还有一步最为关键,就是一定要分析所有信息,有一点存疑即可放弃,万不可以赌博心态、捡漏心态来收藏古玉。
红山文化中鸡骨白玉器并不比其他玉器的档次低,决定红山文化玉器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如器形、大小、工艺、玉质、沁色、包浆及保存状态等。而沁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在其他方面相当优秀。有很多鸡骨白玉器的玉质甚至优于其他玉器,毕竟能在极差的条件下保存数千年不朽烂已经说明了其玉质的优良,一些鸡骨白玉器历经沧桑,依然散发着醉人的宝光。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打破偏见,鸡骨白作为古玉器上的一个沁种,其代表的价值与其他玉器完全相同。收藏者和研究者要正视红山鸡骨白玉器,不能因其仿制多、鉴别难就将其弃如敝屣。事实上,其独有的时代沧桑感以及内敛含蓄的余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当前市场中上一次经济危机的余波未消,近期又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导致经济波动,对古玩行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但很多古代艺术品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现大幅下跌,反而有不少的收藏品种出现了逆市上涨。这充分体现出古代艺术品是发达社会作为财富配置的一种重要选项,很多有价值的艺术品不仅能抵御货币的贬值,更能够给收藏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增长。对比近几年拍卖行情的火爆,我们不难看出古代艺术品在财富配置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收藏已经不仅仅是业余爱好,在日后更可能成为财富配置的热门选项,尤其在古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国,当前市场的波动更是一种机会,希望藏友们把握机会,提高眼力,另辟蹊径,不要盲目投资收藏热门,适当关注一些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俱佳,而且市场行情又不是很高的潜力品种,笔者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鸡骨白玉器就可以作为优质的收藏备选。
马云说过一句话:“今天很黑暗,明天更黑暗,后天很光明,而很多人都倒在了明天晚上。”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希望藏友们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还需继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