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心理视角下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
2020-08-17彭丽丽
彭丽丽
摘 要: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需要。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具有很强的契合性,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共同的对象主体。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提升要深刻认知政治心理对政治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要多角度、宽视野找寻政治能力的提升路径。具体而言,要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认同、加强政治实践、提升党性修养和注重政治监督。
关键词:党员干部;政治心理;政治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4-051-05
当前关于党员干部政治心理建设和政治能力提高的研究成果豐硕,但尚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政治心理方面的动态研究不足,多数研究只限于对当前的政治心理考察,纵向比较研究不够,很多成果局限于就“心理”研究“心理”,缺乏对当前热点政治问题的积极回应。我们也看到,党的十九大以来有许多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涉及了政治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但缺乏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就党的政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这说明本课题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挖掘潜力。
一、政治心理视角下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而心理是人的行为趋向的“发动机”和“调节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偏好。在政治心理视角下探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政治心理学学科建设
中国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其水平还有待提高。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以来出版的政治心理学书籍看, 其内容多集中在探讨心理现象与政治系统内部诸要素关系上, 如政治参与心理、权力心理等, 缺乏对政治心理现象自身内容, 如政治人格、政治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还未能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而且其研究也多限于国外资料的介绍和调查材料的初步分析上, 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心理学研究。因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政治心理学学科体系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政治心理视角下基层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拓宽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学科领域,拓展其研究范围,促进政治心理学学科建设。
(二)有利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当前对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主要是从党的十九大之后才“热”起来的,主要从内涵、时代意义和要求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在不同研究中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鲜有从领导干部政治心理视角来看问题,直视他们自发的、直观的内心感受和诉求。本研究有利于拓宽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开拓研究视野。
(三)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加强政治心理视角下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研究,可以为党员干部在坚定政治信仰、端正政治态度、提升政治价值观等方面提供一些具体方法,可以为基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提供参考、评判标准和方式方法。
二、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基本理论概述及其关系
(一)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的内涵
政治心理是党员干部在政治实践中对执政党执政理念及实践的一种直观反应,是一种直观、自发的认知和心理感受。政治能力包括党员干部工作层面的能力,即政治定力、政治鉴别力、政治引领力、政治领导力等,也包括把握方向的能力,以及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等。良好的政治心理对政治能力提升有着正向激励和促进作用。政治心理作为一种直观的政治心态直接影响着政治能力提升的方方面面;而政治能力的提升也对党员的政治心理起着反向作用。
(二)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的关系
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有着共同的目标。无论是政治心理建设还是政治能力的提升,其直接目的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最终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政治心理与政治能力有着共同的主体对象,二者都是围绕党员干部这一主体开展,都与党员干部成长息息相关。
三、政治心理视角下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路径
依据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将政治心理教育、政治心理制度建设和政治心理实践活动嵌入到增强政治定力、政治认同等政治能力提升的方方面面。
(一)加强政治定力,提升政治意志力
在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政治定力对党员干部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习近平对党员干部提出政治定力的要求,着重于对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心理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培育正确的政治认知,形成正确的政治动机和政治行为。”[1](P.55)政治心理学必然会探讨不同动机对自然人的意志与行动过程的作用和意义,从政治心理视角推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必然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
1.坚定理想信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教训深刻启示我们,一个政党的衰落是从理想信念的缺失开始的。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原因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探讨,但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淡化是公认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前往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9月12日,习近平前往北京香山,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9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期间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专程前往革命老区缅怀先烈,就是向全党全社会昭示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从苦难辉煌历程和革命精神的谱系中,汲取发展党的理论的丰厚营养和强大力量。习近平指出,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新时代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培养和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政治理解,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2.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关乎党的生存与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打倒帝国主义,完成民主政治。事实证明,这个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当前,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让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也就是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不动摇。基本方略是党面向未来的具体部署和安排,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完成现阶段历史任务的指南针。
(二)加强政治认知,提升政治认同度
“政治認同是组织成员基于一定的利益和价值需要发生的主动性选择活动,是一种政治心理倾向和态度”[2](P.57),也是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指标。
1.情感认同。政治心理学认为,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都受到了情感的影响,考察党员干部政治认同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看其是否对党有着真挚且热爱的情感。在政治活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政治情感是一个从情感体验到情感认同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其经历愉快、激动、正义感等具有正能量的政治事件。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加大对党员干部正面情感的积极激励作用,不断提升政治认同度。可以通过对在联系服务群众、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及时进行表彰和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2.理论认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之初,就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务必保持独立,不能因民主派和小资产者的诱惑背离党性。共产主义者同盟是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党的性质。恩格斯为此提醒全体党员,“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3](P.225)领导干部自觉加强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能力,必须高度认同党的理论,对党的理论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这是因为,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的提升与增强,只有以丰富的理论功底和理论积累为基础才会产生强大的支撑力;反之,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理论水准较低,对社会现实问题会分析不透,很容易被敌人俘虏,成为思想上的阶下囚。增加理论认同需要坚持学以致用。没有思考的学习是僵化的,没有学习的思考是虚浮的,只有将学习思考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会避免纸上谈兵,唯有学思用贯通,才能在工作中解难题、促发展。
(三)加强政治实践,提升政治行为力
政治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的养成,政治心理也有着实践的基本要素,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实践的过程也是政治心理建设的过程。加强政治实践,有利于党员干部端正政治行为。
1.在服务群众中提高政治能力。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突出重点,聚焦问题,聚焦当前脱贫攻坚,聚焦扫黑除恶,聚焦医疗、卫生、教育等突出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要害,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强化基层一线政治锻炼。基层是大熔炉,拥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分类化”选派机制,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党员干部,可考虑选派到后进村、乡镇等基层一线历练;对不熟悉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派到招商和园区一线进行培养;对部分群众工作能力较弱的党员干部,选派到信访维稳一线接受考验,快速提高他们在重要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敢于担当中提高政治能力。担当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面对挑战要从容应对,面对错误思想和言论要及时予以反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战略定力,敢于亮剑。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增强担当精神,落实担当责任,提升执行力,切实做到执行不走样、落实不变形、创新有实效。
3.在坚定政治信仰中提高政治能力。坚持政治信仰,维护团结统一,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执行合力。首先,突出政治信仰的标尺作用。研究建立党员指数量化考评体系,与党员进出口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建立双向互动、虚实结合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根据党员群体分类实施专题教育。其次,统一全体党员的意志和行动。按照党章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各级党报、党刊和主流媒体,多渠道宣传党的主张,保证党员干部意志与行动的统一。最后,确保党内政令畅通。加强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完善党内决策分级督查落实机制,解决“中梗阻”问题。探索地方“两委”委员询问制度,防止党内政策落实出现偏差。
4.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提高政治能力。党内思想文化活动、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形式的党内政治生活,在全媒体和自媒体时代要更富于时代气息,要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党内决策在大数据时代要增强其科学性和民主性,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党的理论武装,确保健全和落实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机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加强政治修养,提升政治感召力
共产党员的党性蕴含着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意志力等内容,是共产党员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的过程。要求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
1.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加强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干事创业的客观要求。考核干部第一位的指标就是德,选人用人也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此,德才兼备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提高要发挥好从政道德、家庭美德的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推动作用,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弘扬忠诚老实、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2.注重纪律修养的提升。纪律修养指的是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将遵守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提升党性修养的目的。党员干部要把政治纪律作为“定盘星”。在六大纪律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政治纪律。党员干部的职务职级越高,越要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决不能视党的纪律和规矩为儿戏。既要严格自律,也要接受他律, 把自己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看低自己、看淡名利、看重形象,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坚持“高线”、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
3.注重自制力的提升。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诱惑,克服不良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原山西省委常委金道铭落马后忏悔道:“我深深地认識到,自己收受钱财是违纪违法的行为。如果只讲是受了环境风气的影响,肯定是片面的。因为在我身边的同事中,既有外来干部也有本地干部,人家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始终把握住自己,而我却犯了严重错误呢?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定力不足,自己抵御腐朽诱惑的思想品质不过硬。”各级党员干部要保持一颗“清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底线,要有规矩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五)加强政治监督,提升政治廉洁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廉洁力,培育廉政心态,加强政治监督是关键。一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约束,形成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的态势。二是加大巡视力度。巡视是一把利剑,在巡视和巡察的过程中,重点巡视巡察党员干部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要认识到巡视巡察在本质上是政治监督的延伸。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行要严肃处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对落实政治建设任务不力的组织和个人要严肃问责。四是健全完善政治监督体系。将上级组织监督、基层群众监督和同级监督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尤其要深化政治巡视、经济审计、生活巡查、作风调研,同时要促进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通力合作,增强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监督合力”[4](P.45)。
参考文献:
[1] 李永忠,刘敏.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心理生成与实践转化[J].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9(01).
[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生活 [J].学习论坛,2012(07).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王芬阳.领导干部廉政心态培育困境、成因及路径优化[J].实事求是,2018(05).
【责任编辑:刘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