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护人员过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8-17杨小卫YANGXiaowei谢思思XIESisi徐春茹XUChunru郑晓燕ZHENGXiaoyan
□ 杨小卫 YANG Xiao-wei 谢思思 XIE Si-si 徐春茹 XU Chun-ru 郑晓燕 ZHENG Xiao-yan
医护人员过劳是指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1]。医疗服务的特殊性造成医护人员常常加班,故而过劳状况几成常态,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过劳死[2-7]。尤其是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过劳状况因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导致患者汇聚而更加严重。为了探讨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过劳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浙江省9所三甲医院93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详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浙江省9所三甲医院2018年8月拥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符合以下条件的医护人员作为被调查对象:(1)年满18周岁;(2)工作6个月以上;(3)无严重全身性疾病;(4)无精神病史。9所三甲医院满足上述四个标准的医护人员共计1437人,从中抽取1000人,发放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疲劳症状自评量表按最近两周的情况填写,一周后统一收回问卷。无效问卷剔除标准:缺失条目>问卷总条目数的5%。本研究均征得被调查者知情同意。
2.方法
2.1 问卷基本内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科室、月收入、夜班频率、工作满意度、职业态度、自我感觉情绪、自觉劳累持续时间、日均睡眠时间及生活方式(包括定期运动、饮酒和吸烟)。其中,自我感觉情绪分为平静轻松、紧张焦虑和压抑抑郁三种;自觉劳累持续时间(月)分为:<0.5、0.5、1~、≥6;吸烟史:将时间超过半年,日平均吸烟10支及以上且最近一个月仍然吸烟定义为吸烟;定期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年,每次时间>30分钟并伴轻微出汗;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3次/周和定期运动≤1次/周。
2.2 疲劳自评量表评分。采用王天芳和薛晓琳制定的疲劳自评量表[8](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量表包括疲劳类型及程度、疲劳特征两个维度。其中,疲劳类型及程度维度包括: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疲劳后果3个因子,疲劳特征维度包括: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和疲劳的时间模式3个因子,量表共6个因子,2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无或偶有、少部分时间有、一半时间有、大部分时间有和几乎所有时间有,分为5级,计0~4分,得分范围为0~88分。0~15分为不疲劳,16~35分为轻度疲劳,36~65分为中度疲劳,66~88分为重度疲劳。过劳定义为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ɑ=0.05,剔除标准ɑ=0.1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71份,剔除缺失条目>5%的问卷35份,有效回收问卷9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6%。医生659人,护士277人(均为女性)。医护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2.医护人员疲劳状况分布。医生过劳421人,占63.88%,护士过劳177人,占63.90%,医护人员过劳共598人,共占63.89%,说明医护人员过劳状态普遍且较为严重,见表2。
3.医护人员过劳状况的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科室、夜班频率、职业态度、工作满意度、日均睡眠时间、自觉劳累持续时间及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和定期运动)医生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医护人员基本情况
表2 医护人员疲劳状况分布
表3 医生疲劳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职称、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夜班频率、职业态度、工作满意度、日均睡眠时间及生活方式等护士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护士疲劳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4.医护人员过劳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医生以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夜班频率、职业态度、工作满意度、日均睡眠时间及生活方式为自变量,以FSAS评分为因变量(具体赋值见表5);护士以职称、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夜班频率、职业态度、工作满意度、日均睡眠时间及生活方式为自变量,以FSAS评分为因变量,具体赋值见表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夜班>3次/周、日均睡眠≤8小时、工作满意度低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医护人员过劳的高危影响因素,具体见表7~表8。
表5 医生变量赋值表
表6 护士变量赋值表
表7 医生疲劳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表8 护士疲劳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于三甲医院,即使是常见和轻微的疾病,大部分患者更愿意到三甲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9]。加之医疗服务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经常性加班成为常态。本研究中,医护人员的中度疲劳与重度疲劳比例高达51.60%和12.29%,中度疲劳远高于欧伟麟等[10]对广东省调查的19.73%,重度疲劳与其结果基本相近。这一结果与Lin等[11]和Jing等[12]的调查基本一致。过劳极易使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加重离职倾向,导致医护人员转行、医生自己开办诊所等现象发生[13-14]。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夜班频繁、睡眠不足、工作满意度低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医护人员过劳的高危影响因素。由于长期频繁加班、值夜班,医护人员的睡眠不足,必然会对医护人员在生理、社会、情感、精神和认知上造成不良影响。医护人员作为过劳高危人群,极易引发生理及心理疾病、医疗差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患者满意度降低[15-17]。本研究涵盖了全科医生、肿瘤专科医生、普通护士、主管护师及主任护师。因此,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过劳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Fernando等[18]的研究方法基本相似,能够体现目前浙江省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疲劳现状、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夜班频繁,对于年龄较大、已婚的医护人员,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睡眠,还会影响社会交往和履行家庭责任等。尹绍雅等[19]研究证实,过劳使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压力情境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或矫正,其持续积累必然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过劳死。工作满意度也是过劳的高危影响因素,尤其是低年资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容易因缺乏沟通技巧而批评失当,加之工作安排过重而使其工作满意度较低,因工作积极性受挫而产生过劳。Wang等[20]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一直整体性偏低,显然这方面还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足够的重视。生活方式方面,除了需要医护人员自觉改善外,医院应积极进行宣教,促使医护人员定期运动、戒烟限酒,达到身心平衡,使其以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投身工作和自我发展。
综上,夜班频繁、睡眠不足、工作满意度低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医护人员过劳的主要原因。首先,医院管理者应科学合理地增加医护人员数量、配置医护人员比例,从根本上解决医护人员睡眠不足问题。其次,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使其正视职业压力。最后,改善医护人员薪资待遇,转变传统粗暴的管理方式,加强沟通与人文关怀,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改善目前的过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