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冠脉病变特点影响评价

2020-08-16任海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

任海荣

摘  要: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治冠心病的10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资料,以其患有冠心病的不同类型为分组依据,将患有早发冠心病的50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患有非早发冠心病的50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生化指标、冠脉病变情况等资料,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研究组的吸烟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率、单支病变率及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均比对照组高,而研究组的高血压率、回旋支病变率、多支病变率、右冠脉病变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吸烟以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各血脂指标等是均引发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冠脉病变主要为单支病变。

关键词:冠脉病变特点;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064-02

男性发病年龄低于55岁、女性发病年龄低于65岁的冠心病可称之为早发冠心病,其发病率正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不断提高[1]。由于患者发病愈加“年轻化”,给社会与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故临床需要尽量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抽选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本院医治早发冠心病和非早发冠心病的各500例患者,试分析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冠心病的10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资料,以其患有冠心病的不同类型为分组依据,将患有早发冠心病的50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患有非早发冠心病的50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287例,女性患者213例;年龄35~63岁,平均(49.88±23.1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6例,女性患者234例;年龄56~84岁,平均(70.27±10.23)岁。比较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②研究内容已充分告知患者,知情同意书已由患者签署,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肌炎、心包炎等其他心血管疾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严重感染等疾病。

1.3  方法

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生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冠脉病变情况等资料,根据二者的差异判断危险因素。

1.4  观察指标

以单因素分析法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吸烟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率、单支病变率及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均比对照组高,而研究组的高血压率、回旋支病变率、多支病变率、右冠脉病变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纵观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早发冠心病患者和非早发冠心病患者在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血脂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糖脂代谢紊乱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本身便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会给影响纤维蛋白的降解,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提高患者发生早发冠心病的风险,并且甘油三酯与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有一定的关联,甘油三酯本身是冠心病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高甘油三酯会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而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即“脂质三联征”,其可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同样可以增加早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尿酸具有促脂质氧化作用,可以加快动脉硬化,虽然不会直接引发冠心病,但会使患者出现血脂代谢异常,间接增加早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吸烟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大心肌耗氧,加快动脉硬化;而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的患者不仅发生风险高于无家族病史者,其发病年龄也有可能提前,这是因为其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家族基因遗传倾向[2-4]。此外,再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主要是单支病变(71.2%),原因可能是患者年龄相对较低,其心血管系统受到各种基础性疾病的侵害尚比较轻、少[5]。

综上,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糖脂代谢紊乱可增加早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临床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伟,曹新营,白华,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03):251-255.

[2]逯晓艳.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44-44.

[3]孙丽娜,范新俊.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J].安徽医药,2018,22(04):692-695.

[4]颜晶,杜令.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03):377-380.

[5]周香,施尚鹏,曾力群.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變特点比较[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07):638-641.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
急性胸痛恶性事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策略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