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应用效果

2020-08-16陈洪玮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陈洪玮

【摘 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5月本院产科实施预见性管理后接诊的15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将2017年6~12月本院产科实施预见性管理前接诊的15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统计预见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护理操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共发生31例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产妇及家属因素和沟通因素;实施预见性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操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支持、技术水平、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是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预见性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影响因素;预见性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5月本院产科实施预见性管理后接诊的1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6~12月本院产科实施预见性管理前接诊的1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妇均未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及产科相关并发症。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妇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对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护理人员因素、产妇及家属因素、沟通因素、管理因素是产妇发生护理安全管理不良的危险因素。

观察组

针对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开展了预见性管理对策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注重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医患应当注重医护人员护理水平和技术的提升,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向其讲授科学的护理方法,使其能够深入地掌握护理的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着力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当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激励医护人员自觉提升护理水平和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1.2.2 严格规范护理的操作流程

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在护理工作实施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信息进行认真的查对,提前将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妥当,注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感,若护理时间较长,应适当地为患者进行按摩放松,以防止神经压迫为患者带来痛苦,护理结束以后应对护理用品进行认真的清点,同时做好交接工作,并将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

1.2.3 构建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卫生部门相关制度进行密切的关注,及时对医院护理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安排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使其了解最新的制度内容,以促进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及时总结以往护理工作中所发生的安全事件和問题,以避免二次错误的出现。

1.2.4 加强业务培训,端正服务态度

医护工作人员工作繁忙,产科医护工作人员尤其如此,往往一天下来,医护工作人员甚至连上厕所和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也难免有情绪不佳的时候,容易导致工作失误,进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规避此类情形的发生,只能防微杜渐,加强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疏导医护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让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轻装上阵,带着愉悦的心情工作,提升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让医护工作人员减压的同时也能使患者提升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医护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埋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这样才能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应对自如,将安全事故的隐患的概率降到最低。

1.3 观察指标

共计干预时间为3个月。统计预见性管理实施前(即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护理操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标准由产妇根据主观感受对健康知识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支持、技术水平、舒适度5项内容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对该项内容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共发生31例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产妇及家属因素、沟通因素及管理因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产妇及家属因素、沟通因素、管理因素是对照组产妇发生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操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健康知识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支持、技术水平、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操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67%)(P<0.05),可见采取预见性管理后能够有效控制引发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从而降低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保障产妇住院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而观察组健康知识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支持、技术水平、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见性管理实施后各项护理操作有章可循、监督更为有效、护士排班更为合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从而整体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林育清.产科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130-132.

杨春琴,王利.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175.

邓雪辉,夏青青.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8):186-188.

金贤芳.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6):139-140.

猜你喜欢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