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致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初探

2020-08-16孙化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诊断颈椎病

孙化强

【摘 要】目的:主要为了探讨颈椎病致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患有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7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药物组以及康复组,药物组采用普通的药物进行治疗,康复组采用颈椎牵引、多功能电脑中频、微波以及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在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康复组以及药物组关于临床的痊愈率分别为83.3%以及33.3%,差异具备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组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机械进行康复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信息

选择我院患有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7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药物组以及康复组,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大致为18到65岁,平均年龄为41.2岁,病史大致为1至4年。在颈部的疾病当中,有1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性曲度变直或者反弓的,有15例患者為颈椎间盘突出症,有20例患者为寰枢关节紊乱,有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两组患者在相应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影像学上面没有比较显着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药物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包含一些消炎镇痛药等,而康复组则采用间歇性颈椎牵引以及多功能电脑中频以及微波进行治疗。

(1)颈椎牵引治疗采用日本ITO公司的TM-300计算机床牵引器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坐下,拉紧相应的枕吊带,保障颈椎处于垂直的状态,牵引的重量可以从5千克开始。利用间歇性的牵引模式,如果是男性,可以增加到12公斤,如果是女性,可以增加到10公斤,残余力大致为3公斤,牵引的时间大致为30s,间歇的时间大致为10s,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0钟,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一共有10次,需要连续进行治疗2个疗程。

(2)使用多功能计算机中频进行治疗的仪器采用的是北京公司的ECM99-IB计算机中频治疗仪,可以把一组直径为15mm-15mm的硅橡胶电极进行并排的放置在颈枕压痛点上,患者需要仰卧躺在治疗床上面,使用2号内部储存处方,剂量为耐受限,每次的治疗时间大致为2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一个疗程为10次,连续进行治疗2个疗程。

(3)使用微波进行治疗,采用的是上海电子有限公司的MTC-3微波治疗仪。微波辐射器以及颈部枕骨压痛点(触发点)需要保持垂直对齐,距离大致为10厘米,每次治疗的温度以及热量大致为15分钟,每天进行治疗一次,一个疗程为10次,连续进行治疗2个疗程。

(4)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每次服用0.2g,每天口服为两次。盐酸乙哌立松片,每次口服50毫克,每天服用3次,需要连续口服2疗程。保障患者戴颈圈的时间为3周。一定要注意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要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脖子后部以及颈枕部出现受凉的情况,要避免情绪激动。

1.3 评估标准

(1)比较的符合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头痛属于主要的症状,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以及神经根病;(3)上颈段以及枕大神经出现压痛的感觉;(4)X线摄片或者CT,MRI检查均可以显示出上颈部出现异常的改变。

2 结果

治疗之后,将两组患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康复组以及药物组在临床上的治愈率分别为83.3%以及33.3%,差异具备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头痛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病因比较复杂,种类非常繁多。在之前,起源于或者位于颈部以及枕骨区域的一些头痛经常被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枕骨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等,并且不被认为颈椎变形属于头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随着对颈源性头痛的加深理解以及认识,学者们普遍认为,之所以发生颈椎病是由于高位的颈神经(C1-C3)支配的结构出现了损坏而造成的,进而会由颈椎神经产生一定的伤害性疼痛信息。C1-C3神经传入到纤维以及其与三叉神经传入到纤维的中央汇合处会造成伤害性的输入障碍,最终造成头部以及面部受累出现疼痛,颈椎退行性改变以及肌筋膜痉挛都属于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外力或者长期不适当的头颈姿势(比如脊柱侧弯,过度的进行伸展,非常突然的过度旋转等等)会破坏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造成颈椎弯曲异常以及颈椎早期不稳定的现象;如果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也会造成颈枕肌,韧带以及关节囊等软组织出现慢性的损伤,炎症性的水肿,挛缩性的粘连等,对于交感神经产生刺激以及压缩的情况;长时间的慢性劳损以及陈旧性的创伤等,都会造成椎体病变,脱位以及错位等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疼痛。

多功能计算机中频可以对于局部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的作用,可以对血管的通透性起到增加的作用,更好的促进代谢产物以及炎性物质的排泄,可以很好的减轻疼痛,同时保障肌肉收缩以及放松变得更加的有规律,并且可以对痉挛起到缓解的作用。防止或者减慢肌肉的粘连并保障粘连组织可以变得松弛。微波可以产生热量,起到消炎,消肿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可以很好的对人体内类似激肽的疼痛物质进行减轻。

目前,颈源性头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肌肉松弛的药物,血管扩张的药物以及神经营养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药物存在非常大的副作用,停药之后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采用颈椎牵引,多功能计算机中频以及微波相结合的方法对颈椎病进行治疗。三种物理方法之间相互结合,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牵引,多功能计算机中频以及微波治疗之间的结合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疗效可以显著的得到提高,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性能好,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朱守荣,于生元,侯克东,etal颈椎病致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初探[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11(6):330-330.

庄淑美.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俞伟,岑萌,陈立军,等.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7(35):17-19.

猜你喜欢

诊断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