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评估及护理干预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

2020-08-16张琴黄开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张琴 黄开霞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评估及护理干预应用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防治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10月-2019.7在医院接受诊治的产妇88例,结合护理模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比组,每组人员均是44例,对治疗组人员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组人员进行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取得的出血防治效果。结果:治疗组产妇在分娩后的两个小时和二十四小时出血量数值分别是(125.36±31.25)ml、(207.14±81.69)ml。对比组产妇的出血量分别是(156.20±33.69)ml、(255.12±83.11)ml。经过对比,治疗组产妇出血量数值均较对比组人员小,P<0.05;经过调查,治疗组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是95.5%,显著大于对比组人员的满意度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评估和护理干预作用在医院产后出血防治上,取得的成效显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增加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评估  护理干预 基层医院 产后出血防治 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之后的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剖宫产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为子宫收缩处于乏力状态[1]。然而,若产妇存有胎盘娩出不完整、软产道损伤等相关因素,也会造成产后出血现象。导致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众多,但严重的产后出血及因此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是可采取相关干预可避免的,关键是要进行早期评估和正确干预[2]。所以要保持更好的母婴健康状态,减少孕产妇分娩过程及产后的出血量是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中分析预见性护理评估和干预应用的有效性,选取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开展具体医学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10月-2019.7医院中分娩的产妇88例,结合护理模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比组,每组人员均是44例。治疗组人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平均数值为(29.05±3.04)岁,孕周在35-41周之间,平均数值为(37.08±1.22)周。对比组人员年龄在26-37岁之间,平均数值为(30.36±2.99)岁,孕周在34-42周之间,平均数值为(38.24±1.43)周。两组人员在一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互相比较,(p>0.05),同时签订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对比组人员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出血防治准备;治疗组人员接受预见性评估和护理干预,包括几点:首先评估影响产妇分娩的高危因素,包括心理层面、凝血功能、产程、产次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護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并观察产妇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异常变化[3],及时和医生沟通;其次是分娩之前,护理人员要分析孕妇病史,明确其存有的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分娩之前对胎儿大小进行评估,做好分娩异常情况的准备工作。同时询问孕妇孕前的体重,计算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重质量(Kg)×10%或孕末期体质量×7%[4]。再次是分娩过程护理,护理人员观察孕妇的分娩进展,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进食。在分娩期间要给产妇至少建立一个静脉输液通道,便于运用缩宫素等相关药物。胎盘娩出后立即检查分娩胎盘的完整度,如果出现胎盘缺损的情况,要对其加以宫腔探查,提高产妇分娩效果[5];分娩后,严密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及出血量,采取称重法、容积法等方法计算产妇出血量、出血速度,寻找出血的本质原因,对症处理、治疗,及时汇报。同时,对于出血总量超过500毫升的产妇,计算出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比例,这对于分娩前体重偏低的孕妇相当重要。分娩之后的24小时是进行预见性评估及护理干预的关键时间段,应积极采取按摩子宫、母婴皮肤接触、母乳喂养等方法防范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应监测产妇入院时及产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组产妇在分娩之后两个小时出血量和二十四小时出血量,分析出血预防结果。选择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信息进行记录,包括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产妇分娩之后不同时间内的出血量

治疗组产妇在分娩后的两个小时和二十四小时出血量数值分别是(125.36±31.25)ml、(207.14±81.69)ml。对比组产妇的出血量分别是(156.20±33.69)ml、(255.12±83.11)ml。经过对比,治疗组产妇出血量数值均较对比组人员小,P<0.05。

2.2 比较产妇与家属满意度情况

经过调查,治疗组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是95.5%,显著大于对比组人员的满意度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3 讨论

产妇分娩之后出血会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对产妇健康生命造成威胁,如今人们给予健康提出严格的要求,常规模式下的护理方案无法适应临床需求。在产后出血量的防治上引进预见性评估和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产后难治性出血的发生率。基层医院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结合产妇情况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6],全方位评估产妇产后的出血风险,按照对应流程开展临床护理、预警及汇报,降低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能够为进行转诊救治争取时间。在医学研究中,对基层医院中的88例产妇进行干预,分为常规护理的对比组和预见性护理的治疗组,探索不同护理模式产生的护理成效。结果表明,对比组产妇的出血量比较多,且临床满意度数值比较小,具体如下;治疗组产妇在分娩后的两个小时和二十四小时出血量数值分别是(125.36±31.25)ml、(207.14±81.69)ml。对比组产妇的出血量分别是(156.20±33.69)ml、(255.12±83.11)ml;治疗疗组人员满意度是95.5%,对比组人员的满意度90.9%。基于此,治疗组选择的预见评估和护理干预起到的成效良好,有助于产妇分娩之后身体的恢复,存在较大的医学价值。

参考文献

杭茜.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7(4).

Liang J, Dai L, Zhu J, et a1. Preventablematernal mortality: geographic/ruralurbandifferenc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rom the population-based maternal mortalitysurveillance system in China. BMC PublicHealth, 2011(11):243

拉措.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0).

刘兴会,张力,张静.《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2009)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版)》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04):433-447.

朱士晓.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8(3).

刘洪英.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0).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