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临床抢救观察分析

2020-08-16杨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抢救中毒效果

杨勇

【摘 要】目的:研究起搏器对于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接受并治疗的40例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例,纳入的时间段最开始由2014年11月直到2019年11月,把胺碘酮的20例作为A组,把起搏器的20例作为B组(其中有5例是心脏骤停的患者),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在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A组患者更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B组患者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对比A组患者更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效果颇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关键词】乌头碱;抢救;中毒;效果;严重心律失常

乌头碱指的是具有剧毒成分的一种乌头类植物,在患者出现中毒后,会立即发病,其神经、心血管等有关的系统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1]。许多患者在被送至医院后,其毒性已经被扩散至血液,所以,遗失了最为适宜的洗胃时间。现阶段,临床中具有许多解毒抢救对策方面的研究与分析,而其中,起搏器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抢救方法。文章纳入的时间段最开始由2014年11月直到2019年11月我院接受并治疗的40例患者,现在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出我院接受并治疗的40例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例,纳入的时间段最开始由2014年11月直到2019年11月,把胺碘酮的20例作为A组,把起搏器的20例作为B组(其中有5例是心脏骤停的患者)。A组性别:11例男患、9例女患;年龄:处于19岁-53岁之间,平均(36.11±5.87)岁。B组性别:12例男患、8例女患;年龄:处于20岁-54岁之间,平均(37.88±6.28)岁。经对比2组的基本资料后提示无差异性,可比较,P>0.05。

1.2 方式:2组患者在住院后,依据其病情立即对其进行洗胃;对患者施予气管插管、吸氧、心电监护等方面的治疗,并随时对其自身的身体情况、生命体征等进行检测。

A组:施予胺碘酮:對患者施予盐酸胺碘酮片(由江苏恩华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出品,批准文号即为国药准字H32021922,规格即为0.2g)进行治疗,对发作总频率处于80次/min-100次/min之间的患者,单次200mg,每日两次;对发作总频率高于100次/min的患者,单次200mg,每日两次;对发作总频率低于80次/min的患者,单次200mg,每日一次;对心律失常得到消失的患者,单次200mg,每日一次,共进行一个月的治疗。

B组:对患者施予起搏器:在共20例患者中,其中有5例是心脏骤停的患者,对于心跳骤停患者而言,在对其手术位置进行消毒后,对患者施予局部浸润麻醉。把穿刺针在患者右锁骨下外1/3的静脉下,把电极穿刺至心室、心房。把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至右侧胸大肌筋膜与上皮组织之间的囊袋,保障1根心室电极通过右心室而流出,把其固定于室间隔部位,在心房位置连上1根电极,在右心耳位置对其进行固定,调节心室与心房中电极所处的位置,对起搏器各项参数进行设定与调节。最终,应用起搏器治疗抢救成功。

1.3 观察指标: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疗效:治愈:各项表现与症状全部得到消退,心电图显示出恢复至正常的状态下;显效:各项表现与症状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改善,心电图显示出心律失常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改善;有效:各项表现与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显示出心律失常有所改善;无效:各项表现与症状、心电图并未获得改善,甚至是有所加重。

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

1.4 数据统计处理

数据均以软件SPSS 22.0处理,治疗疗效、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为[例(%)],组间检验用,P<0.05时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较2组治疗疗效 在治疗后,B组治疗疗效对比A组更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2.2 比较2组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 在治疗后,B组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对比A组更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乌头类植物中,具有许多生物碱,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毒性,如果出现误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带来影响,使得其中枢神经出现异常性兴奋,接着,还会对其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等带来影响,让中枢神经被麻痹。这类药物所具有的毒性会对心肌带来直接性的作用,提升其应激性,进而引发心律失常。临床中对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大多都是借助胺碘酮来进行治疗,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在患者出现中毒的2h中,使用较大剂量的胺碘酮能够对其中枢神经所出现的兴奋与麻痹进行控制,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总的治愈率;还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借助中西医结合也能够对这类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减短抢救所需时间,比如,使用硫酸镁、阿托品等有关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调节其电解质所出现的失衡。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疗效、心跳骤停抢救的总成功率对比A组患者更高,同时,在B组共20例患者中,其中有5例是心脏骤停的患者,且应用起搏器治疗抢救成功。由此证实了,起搏器对于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效果颇为显著。分析其原因,即:乌头碱是具有较高亲脂性的一种双脂型二萜生物碱,其本身所具有的毒性较强,在其进入至人的血液后,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跳骤停,而起搏器能够促进缓慢性心律失常得到相应的纠正,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心输出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最终,让心跳骤停患者成功获得抢救,且患者对其具有更为良好的耐受性。所以,起搏器在临床中已得到了十分普遍地应用。

综上,起搏器对于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效果颇为显著,能够促进其各项表现与症状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参考文献

易丹,谭姗,肖桂林,刘华益.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导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9):1399-1402.

猜你喜欢

抢救中毒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中毒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爸爸中毒了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天哪!我中毒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