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人类学分析《国家坐骑》中的“图腾崇拜”

2020-08-16王璐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坐骑凉州

王璐

摘要:图腾被认为是氏族特殊的保护者,与之而来产生了的图腾崇拜是民众祈求获得神力庇佑的表现。《国家坐骑》这部小说是在凉州大地、凉州人和凉州马的关系中展开的。因为地域的特殊性,“马”作为凉州人的“图腾”存在,是凉州人世世代代尊奉的神灵。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分析《国家坐骑》中的图腾崇拜现象,因图腾感生而出世的“韩义马”、图腾化身民众的信仰、以及义马还魂神灵的图腾祭祀,不难看出,由图腾崇拜衍生而出的图腾文化伴随了主人公“韩义马”短暂且神奇的一生。

关键词:图腾崇拜;马

远古先民从最初相信生物死后灵肉分离,灵魂不灭可以升格为神的“万物有灵论”发展到将动物、植物、非生物等作为自己部族的图腾,图腾也就因此成为了氏族特殊的保护者。可以说图腾是建构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图腾崇拜三个最重要的成分——图腾名称、图腾化身信仰和人起源于图腾并认为人与图腾存在血缘亲属关系的信仰。”

一、图腾文化与图腾感生

美国伟大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图腾是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图腾文化乃是由图腾观念滋生的各种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所谓图腾观念,即图腾亲属观念、图腾祖先观念和图腾神观念,它是图腾文化的根源,各种图腾文化特质都是在图腾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家坐骑》中凉州、凉州人与凉州马共生共源。“马”作为凉州人的图腾,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关于“马”的职业和政府专门机构,有马神庙、马政司、马户、相马师和圉人。

图腾感生隶属于图腾文化这个复合体的一部分,即“指初民不悉男欢女爱媾合生子的奥秘,把氏族番衍的功劳归之于图腾。”如简狄吞卵生子,姜嫄踩足印生子,都是图腾感生的结果。《国家坐骑》中有极其明显的生殖器图腾崇拜和图腾感生现象。小说中马户中每个人用手触摸了从天而降的汗血宝马,染上汗血宝马汗液的红色手掌拍打已经怀孕了的韩驤妻子的背,他们希冀此胎是龙胎。马日祭拜的情景,“马户们排了队,他们抬着糊好的纸马,头上戴着马头帽,身上披着画有马样的大袍,手里捏着马尾巴毛,迈着马步,在校场中行走。中间夹裹的,是韩驤的妻子。韩驤妻子身上披着的大袍子上画的马很有张力,眼尖的瞅到了斜缀在她胸前的马的生殖器,硕大而饱满”。一到立夏,在马场工作的马户便轮流回家,去完成种龙驹的使命,家里的女人在种龙驹的过程中,肚皮上必须画一匹马。

二、图腾化身信仰

《国家坐骑》中,韩义马代表“神驹”,是图腾转世投胎的亦人亦马的“生物”,他的出现就是民众对“图腾信仰”的力证。

诞生一个与图腾极尽相似的“人”,大家为此准备了一系列特殊的胎教。让韩驤妻子在小马场的石子路上拄地行走,一日喝三次青草熬成的汤。等待龙驹的出生和确信这个孩子是龙驹,还需要做一些严谨神圣的鉴定。第一步,相马师需拿着木槌在龙驹出生三天后敲骨听音。第二步,让龙驹睡在有特殊功能的圉床,它是保证人的头变成马的形状的头的工具,以一种站立的姿态固定睡觉三个月。最终,韩义马“兔头、鹤颈、直背宽腰、心肺发达、肢长蹄大。”

不仅如此,在“龙驹”的成长过程中,他只可以吃素,不穿衣服、光脚走路、站着睡觉、被阉割。学习马的生活习性,用嘴舔着吃,头发剪成马鬃的样子,穿马蹄,用马的姿态走路,奔跑。人们力求这个“龙驹”逼肖祖先(马),他的身体必须达到马的形态,生活习惯也必须和马的习性一样。

三、图腾祭祀:献身仪式

韩义马成长为一个符合“国家之马”的“马”后,祭献仪式开始了。仪式开始于马神庙,先是鼓声锣声一齐开声,然后木匠将木马腿夹到义马腿上,皮匠将皮带缠在木马腿上,裁缝披马衣,最后上木马头、安置木马尾。于是,义马身穿制作精良的马衣、四肢着地、头昂扬、仿佛天马再生。接下来便抬着义马到达福地,放置柴堆上。来参与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两根柴,将木柴举过头顶,扔向柴堆,这叫“攒柴”,柴越多,火越旺,义马转生的越快,民众也越能集福得运。然后,燃烧义马穿过的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再祭奉九根香在马王神前的香炉里,抬来进俎用的马槽,一为盛水的木槽、一为盛草料的铁槽,将水和草料给义马。献烫剥干净的大公鸡给草神;县长诵读祭文毕;将羊供献于水神面前,将牛贡献于马王神面前;鼓声再次响起,十六个身着长袍的孩童,脸上涂得五颜六色,排成四行站立在义马面前,齐声吟唱汉武帝刘徹的《天马歌》;马户头将牛皮鞭舞起,响声清亮;圉人点燃木柴,义马身上火光闪动;众人做扔柴状,绕着义马前行,一圈一圈的转,直至义马消失……

“图腾祭祀的目的是请求图腾佑庇(包括战争取胜,狩猎获丰,袪病延寿,祈雨祈年等等)。费尔巴哈说得很透辟:‘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图腾祭祀同样如此。”韩义马最终被火化献身(还魂)于神灵,就是这场图腾祭祀希望得到图腾庇佑的目的所在。

四、总结

《国家坐骑》中对“图腾崇拜”现象的描写也是直观反映了人们敬畏图腾的力量,希望借图腾的力量庇佑自己。各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虽然在现代人眼里看来,敬仰图腾中的鬼神力量是无知的,但对于以前的人来说,将图腾转化为信仰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国家坐骑》中的图腾崇拜却是将人性扭转为马性,将一个人变成了亦人亦马的物种,又可以看出这种力求人和图腾相似做法的不合理性。所以说,我们也应理智对待图腾崇拜。

参考文献:

[1](苏)海通.图腾崇拜[M].何星亮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

[3]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4]摩尔根.古代社会[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坐骑凉州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最爱凉州面皮子
凉州七里十万家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我的坐骑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奇特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