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差异

2020-08-16曹菂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学生管理

曹菂

摘要: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两个大国,但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模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先分别介绍近现代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况,再比较中美两国在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学生管理上的差异,最后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学生管理

美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超级大国之一,其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吸收了欧洲高等教育的精华,又结合自己本土进行了创新。历史表明,大学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将我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况

1636年,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学院创办于马萨诸塞州,它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从那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快速发展。《达特茅斯学院案》使美国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有了明确的区分,且均获得了充分发展。对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而言,该法案保护其不受公共权力的干涉,给予充分的办学自由。同时政府开始使用公共资金创办州立大学,公共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1862年颁布的《赠地法案》将土地赠予各州,以此鼓励各州发展农业、技术类院校。进入20世纪,美国大学逐渐摆脱宗教与私人利益集团的控制,面向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需要而发展。二战后,鼓励退伍军人上大学从而发展大众教育,同时大力兴办社区学院,由此美国高等教育走上了普及化之路。

美国公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被大多数学生所选择,其与政府关系密切,由政府出资办学同时也受政府管理,学费相对便宜,但其办学受政府与议会的政治权利斗争影响大,如果政府补贴减少,学费也会相应增加。私立大学在美国发展历史悠久,美国大多数知名高校都是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私立大学大多与政府联系并不紧密,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因此学费高昂,但由于受政治影响小,私立大学办学往往更加灵活,追求效益最大化,注重发展品牌特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常年居于世界第一,同时每年也接收大量的海外留学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因此美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多样性、社会性、国际性。

二、近現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况

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的兴办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所大学是建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高等教育制度是1904年癸卯学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中华民国时期,逐步对已建大学进行改造发展,最终建立起了一批符合近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大学。其中,以北大校长蔡元培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的改革最为世人所称赞,其在短时间内一改北大往日思想固化,死气沉沉的校风,使学术讨论和思想争辩蔚然成风,学校总体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在原有的高校的基础上进行院系调整,同时建立了一大批新型高校,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得以步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从单一的高度集中政府办学逐步发展为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办学,当然这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有关,自此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三、中美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上的差异

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于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开展通识教育,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开展更强调专业技能有着很大的差别。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重点在于丰富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逻辑思辨能力与批判精神,完善人格。通识教育关注人本身,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强调给学生更多样化的选择以促进自由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受历史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更重视某方面专业的培养,技能至上,学生掌握了某种专业技能就可以毕业。办学理念上的差异也影响着课程设置的差异,中国的大学生在高考报名时就确定了大学所学专业,进入大学后转专业的机会较少,专业课的数量在总课程数量中占很大比重。美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不选择专业,进校后首先开展以文史、社科等基础领域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专业课设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总课程的三分之一。让学生在更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选择,美国高校转专业也较为便捷,如果是大三大四想转专业,只要能修满所转专业所需学分,也能正常毕业。

四、中美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上的差异

相比于中国更加注重书本知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美国高校的教学更注重动手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更有新意,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多变。美国高等教育极其注重课堂内容的创新,要求教师每年备课所准备的课堂案例都是不同的,大多数课程都会加入课堂互动,在互动中使学生更轻松地收获知识并且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中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多延续了中国中小学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听,课堂互动少,学生的学习被动,很少主动提问也羞于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考试内容较为死板,学生仅依靠老师考前勾画的重点进行突击学习就可以达到60分的及格线。在美国的高校,一般采用小班制教学,80%的课堂不多于40名学生,超半数的课堂不多于20人,课下学生们自学思考问题,课上畅所欲言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见解。考试内容大多是一些需要大量知识储备的没有确定答案的考察人思维的开放式问题,靠死记硬背无法获得高分。图书馆是美国高校里最重要的地方,与中国大学生参加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万事大吉的颓废和懈怠不同,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促使美国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自觉认真学习,而认真学习所需要的最好场所就是图书馆,无论自学、查阅资料、讨论都可以在图书馆中完成。一个常泡图书馆的学生,往往也不会很差。教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高校的管理者,“教授治校”是欧美大学的传统,大学给教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让大学教授在学校的治理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献智献言献策。

五、中美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上的差异

不同于中国高校绝大多数为高考统一笔试的招生,美国高校在招生时大多为考生自己申请制。以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为例,其入学难度和私立常青藤大学不相上下,该校70%的本科生来自弗吉尼亚州本州,在招生时尤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入学面试会有专门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美国高校推崇学生治校,学生自我管理。学习只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一小部分,学生们需要共同制定学生守则,组建运行各式各样的社团,统筹校园活动的开展等。与中国高校的教师管理学生不同,美国高校的师生关系更强调平等独立,大学教师为学生服务而非上下级的管理。除此之外,美国高校尤其重视体育的发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优势的体育项目,虽然美国没有专门的体育院校,但美国的大学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体育明星。美国大学认为体育在人才培养中功不可没,学生若直接参与体育项目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若是观看比赛则能够增强凝聚力,认清个人责任。无论如何,发展体育对学生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和整个一生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六、美国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开展小班化教学,提倡课堂互动,教师准备更加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表达。

(二)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将发展体育落到实处。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场馆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体育馆、实验室、宿舍等。高校与校企、校友保持良好关系,多方筹集办学资金。

(三)高等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展开人文关怀。中国现代教育要走教育、人才、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郑敏敏. 探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

[2]依有.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反思[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

[3]王佳燕. 从中美大学校训看中美高等教育理念之异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6).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学生管理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