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意义探究

2020-08-16刘飘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代意义中国

摘 要:“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形成的,有着深远的中国文化渊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塑造意识形态的壁垒。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在全人类都应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可持续发展观;时代意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国大力提倡实行“边治理边发展”的发展模式,在不影响人与自然平衡的前提下也不耽误发展的现实需求。这是基于现实的中国困境而提出的,事实证明,这也符合中国乃至全球各个国家。因此,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中国意蕴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历史渊源

可持续发展观这个符号是新生的,但其理念却是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熏陶而成。其概念在古代就已经发生,只不过提法和内涵有所不同。古代人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平衡的生活状态,在于他们早已领会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天然的依存联系,逆自然则必亡的道理。早在春秋战国,儒孔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老庄派也强调“道法自然”的原则以及兵法中讲顺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

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危机。中国就是其中的典型,由于政治因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两相蹉跎。因此,为了尽快赶上世界经济平均水平,新中国刚建立就开始奋起直追,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危机。中国共产党吸取发展教训,总结发展经验,得出 “边治理边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也就意味着中国摆脱了以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因为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守恒的,而不是穷尽后再挽回的。

二、可持续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意义

进入新时代,早期发展埋下的一系列隐患随之凸显,例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南和资源紧张等,不仅影响局部地区的发展,更影响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2]此时中国向世界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理念,直接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这一时代之问。

(一)有利于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大肆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发展创造了空前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向风口浪尖。

当前,生态危机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者说某个国家,而是打破地域疆界向全球蔓延,生态危机是全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生态危机?其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导致矛盾激化。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看起来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变更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既承认大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批判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观鼓励发展,并提倡在发展的同时利用好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以及廢弃物的产生,真正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赢。

(二)有利于形成人们普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态危机的产生在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错误的价值观念,人类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对自然进行无休止而又疯狂的掠夺,采用涸泽而渔式的开采,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完全没有考虑自然界的承受和再生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尺度”概念,即在不停止发展的脚步的同时,将一切人类活动应该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可承受力,明确发展不能以牺牲“长久”作为前提。因为人类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而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错误的意识指导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要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应从观念入手,改变人类对于发展问题的错认识。尤其应以青少年抓起,把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融入课堂教育,并鼓励全体成年公民参与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当中来,从而有利于转变生态危机的现状。[3]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

可持续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要义就是人类不能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从而损害自然界,因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界,人又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所以人类损害自然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损害自己。因此,人类改造自然界为自身服务必须保证在自然界能力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既是对自然界的保护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运行的内在规律,根据自然运行的规律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不能罔顾自然的客观规律而盲目地改造自然。因为自然本身的规律是不可能改变的,人类能改变的只是借助规律可以实现的形式。[4]

三、结语

我们所要建构的不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还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自然、社会三者有机统一的和谐。而可持续发展观正好符合当下的建构理念,首先是有利于解决当前紧迫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其次是有利于人们形成普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最后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发展和可持续在根本上是不冲突的,详细考察发展与可持续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际地位,才能真正为全世界人类长久的发展谋福利。

参考文献

[1] 张士铨.边治理边发展——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国情国力,1997(09):124-1126.

[2] 方平.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05):5-7+25.

[3] 殷格非.基于“共同”视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法则探讨[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Z1):104-105.

[4] 安妮克·赫德伦德-德维特,赵元元.世界观及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争论的重大意义[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8,35(04):16-39+5+9.

作者简介:刘飘(1997.3.16—)女,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资阳,硕士,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时代意义中国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时代意义及其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