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稻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究

2020-08-16杨如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杨如

摘 要:水稻是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本文围绕南方稻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南方稻区水稻种植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1引言

近年来,因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导致粮食种植受到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发展战略。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各地方必须围绕国家新时期的粮食发展战略,提高水稻粮食产能,确保国民口粮的绝对安全。

2影响南方稻区水稻高产的因素

南方水稻通常为一年两季。水稻的高产目标必须从种植和管理两大方面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而影响水稻高产的因素也在上述两方面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一方面,水稻种植过程中,因水稻种植密度的不合理,导致水稻和土壤肥力、光照之间的比例不平衡,从而无法实现太阳光能资源和土壤肥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影响到水稻的总产量。另一方面,因水稻种植过程中现代化机械应用普及率不高。我国南方稻区因种植区域相对分散,一些大型水稻种植机械应用普及率低,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水稻种植的人工劳动量,而且不利于提升水稻种植效率。第三方面,水稻种植绿色化水平不高。市场消费者对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质量需求水平日益提升,高质量的绿色水稻受到越来越多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在这一市场趋势下,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更加科学规范。水稻产品因农药施用量过多而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影响水稻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选择优良品种

水稻播种前必须精选优良的品种。农业种植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一是当地种植区域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水文、溫湿度等条件,根据当地种植区域的实际环境选择种植品种。优先选择本土水稻品种,或者当地农业技术研究部门推荐的水稻品种,使水稻品种更适应种植环境。此外,应优先选择高产类型以及抗病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避免因品种不熟悉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为水稻高产高质种植目标奠定前提保障。

3.2提高水稻施肥效率

水稻在揭膜炼苗后,可施加清水粪肥,施肥时采用少量多次施用的方法。在水稻三叶前(两叶期前后)可用尿素作断奶肥追施。无论是旱育秧还是水育秧,施肥都要根据育秧地秧苗的长势情况而定,如果水稻秧苗的长势差就多施1~2次肥,反之水稻秧苗的长势好就少施。总体来说,水稻的施肥原则是做到勤施薄施肥料,即少食多餐,这样更容易水稻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在水稻施肥过程中,除了确保水稻施肥效率外,还要注意肥料的均衡性。水稻有机肥、复合肥、底肥、追肥,应采取科学的方式结合使用。水稻生长过程中,必须确保底肥占到整个水稻生育期总肥量的60%以上。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必须确保水稻能够从环境中吸收多种微量元素(锌、锰、氯、铁、铜、钼等)。为了更好地保障水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农业种植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确保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2,同时适当提高肥料中锌、钙、硼等元素比例,有利于确保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供给,为水稻产量质量提升奠定保障。采取测土配方肥技术,使水稻营养均衡,水稻单产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到合理施肥,水稻营养成分配比科学合理,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施肥效益,降低种植成本。另外,测土配方肥技术减少了化肥的挥发、流失等浪费现象,有效避免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十分有益。对于再生稻,水稻的生长发育期是头季水稻生长发育期的一半,需要稻桩存储的营养物质来供给,除了在头季水稻做好施肥管理以外,还要进行后续的施肥补给,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的营养需求。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施入尿素作为壮苗肥,在水稻的孕育期和齐穗期之间施入磷酸钾肥,增强水稻叶片的营养活力,有利于提升再生水稻的结实率,促进水稻高产。

3.3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在水稻种植地块,围绕疏松耕层、铲除杂草、平整田面、有利蓄灌水为目标,合理使用免耕、少耕或机耕技术,减少耕作成本。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门及技术人员深入稻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快推进水稻中粮大户、水稻种植合作社以及农业机械合作社应用现代化水稻农业机械技术,以订单作业的方式、承包作业的方式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用水稻机抛秧技术替代人工抛秧,使水稻秧苗减少返青期,促进水稻有效分蘖,使水稻的成熟期比机械插秧技术提前一周左右,水稻产品提升10~20%,不仅提高了水稻种植产量,而且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避免了手工抛秧造成的种植密度不合理的问题。采用机械喷播、无人机直播、机械精量湿润直播等水稻直播技术,突破地理环境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为水稻播种质量以及水稻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采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实现了水稻机械插秧的同事将肥料精准施入到水稻秧苗侧面5厘米以及泥下5厘米的位置,解决了人工插秧和人工施肥不均匀的问题,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精准施肥避免了肥料的浪费和农业环境污染。

3.4采取科学合理的水稻用药技术

围绕农业部门的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部署和目标,水稻种植采用农药减量技术。利用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翻耕灭蛹技术、推广高效低毒没有副作用的农药新品种、采用无人机播撒农药等新型用药机械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提升水稻用药技术水平。结合农业部门的病虫害精准监测预报系统,积极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水稻用药减量增效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南方稻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水稻种植基地,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品种优选,提升水稻施肥技术、农技技术以及用药技术,为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更可靠的基础保障,满足国民的水稻供应需求。

参考文献

[1]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邹游,《南方农业》,2019(18)

[2] 浅析南方水稻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钟小华,《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

[3] 简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胡蓉,《南方农机》,2019(09)

猜你喜欢

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水稻栽培中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