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探究
2020-08-16左亚桐
左亚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也有了创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在预制厂生产运到施工现场后,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受人为与环境等施工因素影响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质量。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其优点在模板使用、人工用量、施工速度、施工作业环境等方面尤为突出。目前应用较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类型分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预制实心墙、叠合剪力墙、预制圆孔剪力墙等,又分多层剪力墙结构、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全预制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包括非预应力和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核心筒为现浇剪力墙,框架为预制装配式。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创新型建筑领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因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故也被称为“工业化建筑”。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控制探究
引 言
时代的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至今,施工工艺摆脱了传统的现场浇筑,装配式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引用到建筑行业中。装配式结构在较早时期就已经出现并被小范围的使用,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成为社会的潮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技术成熟之后才逐渐被大范围使用,成为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新的发展趋势。
一、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混凝土主要就是将水泥、沙子以及水和一些外加剂等材料进行配比,再通过有效的搅拌、成型以及硬化后会形成坚固的石材。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水泥混凝土不仅仅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也有较高的可塑性以及良好的适应性等优势,而且原材料的价格也偏低,所以在很多建筑行业中得到有效的运用。但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也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受到影响,这样也会对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影响。对此,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控制对策,以此来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坚实保障,也为建筑领域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
(一)节约资源。相比较传统的现象浇筑混凝土而言,装配式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节约资源。了解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人都知道,在进行现场浇筑时,不仅受到当下天气因素的影响,而且其浇筑时所使用到的模板也因为人为的使用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浪费。因此,在现场浇筑之下,投入时间长,施工成本大,资金周转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现代装配式结构的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施工的成本[1]。装配式结构中所使用的预制板都是提前在预制厂所购买的,相对于现场的拼接来说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比现场拼接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当时间成本减少时,资金的周转也能够得以提高,而且在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浇筑时,能够减少噪声的污染和废水的排出,无论是对施工方还是周围居住的居民来讲,都是一个适宜的选择。
(二)缩短工期。在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时,能够节约时间从而缩短工期,这也是装配式结构的一大优点。装配式结构在施工的时候能够提前准备好使用材料,相对于传统的主体封顶后再运送材料而言,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时间的节约能够提高资金的周转,从而减少了资金风险。除此之外,在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时,能够在施工的同时完成墙体的粉刷工作,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而言减少了时间成本,缩短了工期。
三、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策
(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科学管理。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础的材料,其质量的高低是会决定其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建筑企业开展各项施工时,必须要重视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以此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首先,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采购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要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混凝土、骨料、砂石等进行严格要求,并在采购中落实严格的选购对策,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在入场前必须要经过监理工程师、质检员和监督工程师等的现场验收后,在确保原材料满足要求后才能进到施工现场。其次,注重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在工程施工中,其原材料入场后应开展现场取样,之后将其送到实验室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而试配等工作,并在获得了相应混凝土配合比之后,也要组织相应工作者对其开展审查论证,由此确保该配合比可以满足具体的建设要求,为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二)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系统。想要全面有效的增强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那么就应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系统。其主要就是在建筑企业中,结合实际情况和混凝土建筑施工特点等,再借助科学管理方法来对质量工作目标进行确定,在针对该工作,有效的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系统。另外,针对所建立的质量保障系统,应结合混凝土施工中薄弱环节开展管控工作,这样不仅利于保障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而且对降低工程施工隐患也有极大意义,为落实各项施工工作也有极大帮助。
(三)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有效落实。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建筑企业应注重该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将模板中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异物开展全面清除工作,保障模板保持清洁。其次,在工程中如果运用的是木质建筑工程模板时,其建筑企业就应在浇筑前运用水来打湿其表面,这样可以方便后期拆模工作的落实。再次,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其施工单位就要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了,而且应将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有效控制到两米以内,并借助分层连续方法来进行凝土浇筑工作,也要保障浇筑施工中不可以间断。最后,施工单位也要开展振捣施工,也就是在浇筑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均匀的振捣,杜绝漏振问题出现。其中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其施工者在运用振捣棒时不可以振到钢筋,由此降低钢筋发生位移的问题。
(四)保障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建筑企业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也要对其整体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其施工单位要针对所运用的混凝土类型和养护方法来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例如,在运用蒸汽法时,其主要包括静停、升温、恒温以及降温几个环节,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重在静停期间要确保环境温度不小于5℃,而在灌筑结束后的4~6h,并且其混凝土终凝后才能进行升温。而且其升温的速度不能高于10℃/h。在恒温期间的混凝土,其内部的温度不能高于65℃,其恒温养护的时间也要结合构件脱模的强度要求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情况来进行明确。而对于其降温的速度也不能高于10℃/h。
结 语
混凝土建筑施工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也是重要的工程项目,对其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是增强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性的重要过程,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要重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工作的落实,这样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实现稳步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坚.试论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2] 周龙.浅析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9):00101-00101.
[3] 谷雪.水泥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农业研究,2018.